在看完命運拳台後,尤其是對于結尾阿肝和張三去新的地區比賽,伊甸成為壞人這個結局其實是有些不滿的,而這種不滿當時還是有點疑惑的,因為沒有找到具體的生氣點,所以當時并沒有短評評價。這幾天在重新回顧李豪淩的過去作品,包括《凸變英雄》和《時光代理人》以及膠囊計劃後,這種感覺終于具體且讓我認為合理起來,所以便産生了下面的文章。

先從《凸變英雄》聊起,無論是1還是2,盡管聊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故事,不管風格是無厘頭抑或是在2中已經略有點李豪淩現在的故事裡發刀子的味道,在故事的完成度極高。

何為完成度高?以《鋼之煉金術師FA》為例講講,這個年番從最開始愛德華兄弟尋找賢者之石到後面與人造人的戰鬥再到後來對瓶中小人的故事,設定和世界觀是逐漸展開的,但故事的最後依然落腳點是等價交換,最後的結尾也是以等價交換收尾,所以這個故事的評價中經常會看到的稱贊是:像一個圓一樣邏輯自洽。

而《凸變英雄》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圓,不管前面多麼的離譜,不管是埋伏筆還是意象表現手法,在最後一集裡李豪淩導演把前面的所有故事和人物全部收束回來,這就是一個圓,觀衆在觀看最後一集時候也會感慨,原來這個伏筆是這樣子的,原來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到了《時光代理人》後,李豪淩的作品風格感覺有所改變,側重于單元劇的叙事,當然不管是單元劇也好還是一個長故事也罷,能把故事講好就是好作品。李豪淩在第一季的成功也是在于至少把一個故事講好了:那就是反派紅眼男。這個反派的伏筆從最初的第一個案子裡的那個黃毛到後面我們看到的附身,再到最後留有懸念的喬玲捅陸光。事實上我們看到除了單元劇的穿插外,基本講述了主角與反派的第一次過招的全過程,最後降伏反派(當然後面反派附身其實算是給第二季留個懸念),所以這也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但為什麼到了第二季後,對《時光代理人2》的評價反而有所下降了呢?這一點除了後面反派紅毛小孩的人設崩塌和新的反派出現的再一次展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并沒有很好的鋪墊。跟前面說的一樣,把故事講好講完整需要在故事前期就把鋪墊給做好,但很明顯的大家在最後第二季并沒有得到充足的鋪墊,于是當發現那個給紅毛講社達理論的反派回來時候,除了對這個機械降神的反派的震驚外還有就是怎麼還有新的一季(咋故事還沒有講完呢)

所以在這裡繼續說回《命運拳台》,李豪淩在世界觀上的設定以及對音樂制作的态度足以讓我對這部作品認可,但是這個故事就跟寫作文剛寫到正文,結果就戛然而止,仿佛時間不夠,隻寫到這一樣。差不多四個單元劇包括熊師傅、伊甸愛情,雨歌和最後阿肝與張三的羁絆,基本上這一季主要人物的塑造幾乎都沒有寫完整,張三的故事、阿肝的經曆、伊甸在最後兩集的轉變還有林風廷的故事基本上都隻是提了一嘴到幾嘴,無論是現實的閃回還是在崆裡的經曆,唯一感覺還行的就是對世界觀的設計,但也就跟開題報告一樣,吹得很好聽,但後面的都隻是觀衆的想象,具體什麼樣子都“請看下回分解”。

所以《命運拳台》基本上隻是把每個單元劇講完,但落到最後,你甚至都沒法找出一個具體的主線,無論是阿肝和張三的冒險經曆還是第三區拳台比賽人格修正,你會發現這個故事是散的,沒法最後圓起來。所以這是一個很緻命的問題:故事是個開環的狀态。也就是我在看完十二集全部後的感受,是不是下周還會有第十三集?

所以,是什麼讓李豪淩的作品讓我越來越覺得不夠好了呢,可能是他對于市場的考慮吧。可以看出,李豪淩今年除了時光代理人3以外,估計還要做凸變英雄X。把這個故事講完确實對于作品本身是好的,但講完也就表示這個IP也就完結了,後面需要新的故事,而新的故事市場和觀衆願不願意接受,就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