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皮克斯推動的一項名為Sparkshorts(火花動畫)的系列實驗性短片之一。
片名叫做《Purl》,是主人公 “毛球” 的名字(中譯版叫做阿珍)
作者用了一種很巧妙的方式,把 “毛球” 拟人化,用來代指一個剛踏入新職場的菜鳥。
盡管菜鳥 Purl 很努力地和老員工打成一片,卻始終無法融入他們。
Purl 選擇改變自己,僞裝成和老員工們完全一樣的形象。
開會時,放棄自己的想法,迎合其他人的觀點,哪怕不能喝酒,依然和大家一起舉杯暢飲。
......就這樣,Purl 得到了其他人的認可。

直到另一個 “Purl” 的出現,才讓她意識到,其實,自己并不想穿上黑西裝,表演得像個男人一樣。
她想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成為真正的 “Purl”。
其實,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會成為 “Purl”。
新學校,新工作,新社區,我們總有成為 “菜鳥” 的時候,而融入新環境的過程,常常并不順利。
被 “排擠” 帶來的恐慌和孤獨,導緻我們總是迫不及待地先改變自己。
以為隻要遵守了群體規則,就可以被群體所接受。
這種接受雖然可以帶來短暫的安全感,但卻壓抑了個體真實的自我。
産生兩種後果:
要麼,減弱了自我覺察和自我約束,使我們逐漸變得麻木,此時,我們就完成了去個體化,徹底淪為群體的 “工具人”;
要麼,隻是改變了表面自我,而我們的内心,依然渴望着真實的自我,兩種自我之間的沖突,會始終折磨着我們。
最終,這種負面的能量,不是傷害自己,就是傷害他人。
你是不是也經曆過像 Purl 一樣的情況?
以為隻要和别人一樣,就可以被認可、被接受,卻發現,這種接受隻能帶給我們短暫的快樂,最終隻會陷入更深的孤獨中。
如果你正經曆這樣的困境,給自己一些時間,不要害怕眼前的孤獨。
相信足夠強大的你,不必迎合他人,也可以發光。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影片中的 Purl 還有一個特别的身份:女性。
在男性主導的職場環境中,Purl 真實地展現了女孩們的困境。
希望每個女孩,不需要通過 “男性化” 自己,就能在職場中收獲認可。
我,可以是我本來的樣子,這就是一種平等。
願你,始終可以做最酷的自己,世界和我愛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