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電影緩慢又溫暖又壓抑,真是一種混亂的感覺。我理解的是,女孩在看受傷的鹿,職員本來想快點去找女孩,但是穿紅色衣服讓小鹿受驚了,父親情急之下把他弄暈,但鹿還是把女孩撞死了(傷),父親将職員扔在原始森林裡(必死)。

戴老師介紹,這位導演擅長領域是人物,尤其是通過對話來表現人們的心理活動,但這部電影是非該導演的典型作。聽戴老師說回電影,故事背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鄉村,世界飛速的變化與相對封閉的鄉村是一個對照。音樂具有高度在場性,聲音亦然。結局是開放性的,誰死了,為什麼父親要弄職員等等。最後,死亡成為統禦性的力量,影片都給了開放性回答。極簡中的極繁出現了,用一個記錄性的鏡頭結束。兩個突出的段落,一是攝影機架在後窗上,二是重複出現的場景(死鹿,帶刺的草)。怎麼運鏡(沒聽懂)關于内部和外部的理解。(運鏡,導演的主題—自我和他人)老外來者—後外來者—新外來者(相對于自然界)關于母親(可能死亡,戴老師懷疑和盜獵有關)(但我下意識認為女人死了或者離婚外出城市了,要是我本人可能就受不了日複一日的鄉村生活。)

回到我自己的看法,我大概能理解導演想表達結構性的沖突和困境,現實層面的村莊與城市,外來開發者和村民,到哲學層面,外來與内生,自我與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