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季的小丁真的給了我很大的驚喜,他很平和地安穩了所有人的情緒,這一季的設置和上一季很大的不同,亮點是一開始先學習了當地的菜品和文化,不過這個學習的過程就不能找幾家好一點的餐廳嗎?過去端盤子做苦力能體驗到什麼,既不能體驗當地文化也不能學習到美食做法,而且一開始就應該說是沒有錢僅僅隻是學習。找一家大的好的餐廳學一天呗,這樣的設置為了節目效果最後導緻所有人都吃力不讨好……而且為什麼是剛下飛機休息一晚上第二天就開始這樣的體力勞動,能不能把倒時差的時間也算進去。倒時差那天就不應該安排别的事情,至少得有一天來倒時差吧,否則觀感真的很差。
如果非得弄一些體力勞動來賺取資金,不如就設置不同的項目感受當地的文化,比如一些做美食的步驟,采摘賣錢之類的,融入當地感受一下。去農場牧場工廠之類的交流學習不也挺好嗎,不是非得去中餐廳端盤子吧?

而且别人的東西不能帶就算了,林大廚的東西不能帶又沒有準備,中餐的很多東西本來就是在國外有錢都買不到,他自己帶過來本來就很辛苦了,這樣不是為難别人這樣是為難廚師……别的不說租個房該有的東西都應該有了。這是在做什麼?0個人想看大廚受苦。而且生硬地制造矛盾把林大廚擺在壞人的位置,另一邊就是為了弟弟妹妹好這個買那個也買,這個想吃那個也想吃。其他人對于廚具就沒有要求嗎?别人不說了姜妍對廚具就沒有要求嗎?其他人不是各個都說做一兩道菜嗎?其他人就沒有想過要幾個盤子幾個碗幾把刀來供他們使用?

而且前面已經完全提到了有個菜市場,他們很多東西其實去批發市場更便宜。不應該先去批發市場嗎。先去批發市場最後再來菜市場查漏補缺比較合适吧,想一步到位省力就得花錢。還是有個當地向導比較好,嘉賓對當地不熟就算了,節目組對當地熟悉嗎。

新的一季想别出心裁有一些不同就應該多增加一些環節,把這幾個人塞到當地美食學校系統學習一下都比去那幾個店端盤子好。特别是小丁那個餐廳,人都沒有一個,老闆還很兇完全是負面宣傳,也沒有學到東西光累了一天。我請問呢意義在哪,根本就不是雙赢的局面。

中餐廳的人比較少,這樣對餐廳的環境要求其實挺高的。還有一個我想吐槽的點就是,嘉賓能不能在家練幾道菜再上節目,好歹上的是一個美食節目,你上了節目現學不是更耗費成本和人力嗎,至少得有點基礎做菜的水平吧,上一季糖和鹽都分不清的我都不想說了。這一季還打算現學現賣,菜都做不熟完全把客人當小白鼠嗎?

這一期的嘉賓其實都還行,但是就是很平。小丁的高光很多是因為他确實很努力。沈月的能量真的太低了,看得出她很i,很多時候還需要别人的照顧。但是這一季能給情緒價值的人又很少。這一季的嘉賓或許還行但是難以碰撞出什麼火花,很多時候看着看着我都快忘了沈月在他們中年齡算大的。她能量低而且對于很多事情沒有準備,稀裡糊塗的就開始了。這個年代不會還有人立笨蛋美人的人設吧,大姐你都一大把年紀了,做好功課做好準備不是應該的嗎。從她前期的各種反應來看感覺像是她連這個節目都沒看過一樣,至少準備是不充分的。翟潇聞這一季的觀感都比上一季好很多,上期的英文太尴尬了。這期也有好好學習的表現,他确實有了一點改變。

目前看下來我最喜歡的片段是沈月和翟潇聞在門口擺攤吧,這個片段很輕松自然,而且賺得很多,是不斷有正反饋的,能讓人感同身受到爽的,而且飲料鮮豔的顔色配上陽光本來就是最好的廣告。這波美汁源真的賺麻了。建議之後也可以多拉一點贊助商,假如真的一開始什麼都沒有的話。

我看到他們的話筒🎤想到很多餐廳都會有那種駐場歌手,其實也可以跨界合作,請一些歌手來打歌。不過這是在餐廳本身運營好的情況下。而且歌曲最好比較國際化的那種。廚房還是有點太小了,餐廳也不夠大,要是人手再多一點就更好了,可以直接分組pk,或者去幹不同的活,也不用每個人都這麼累。他們本身也可以去表演,不過這樣就有點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