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丈夫離開後,獨處占據了大部分時間,内心的孤獨感在日常生活中蔓延,娓娓道來的瑣碎,唠叨式的訴說,關公不再是神像而是陪伴自己的朋友。
當意識覺醒,回溯以往,回到自身,一次又一次的對鏡練習,自我欣賞,我又變回了我。
當我再次成為我自己,關公也仿佛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陽台的植物沐浴陽光,煥發新生。
時間便繼續在日複一日中緩緩流淌。
《新年舊日》海報
《新年舊日》
制片人:廖勇 / 王天霸
導演:秦海
聯合導演:王天霸
攝影:秦海
剪輯:秦海
主演:王慧林
影片簡介:
王慧林習慣每天對着一尊關公像傾訴日常種種,栽培已久的葡萄藤卻因肥施多了日漸枯萎。随着丈夫逝世後的第一個生日即将到來,生活也正悄悄地發生轉變。
導演介紹:
這是一個關于獨居退休女性生活的影片。本片沒有強烈的情節反轉,跌宕起伏的情緒,隻有日常的生命切片和一尊與宗教無關的關公像。當曾經認為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和事悄然消失,自己的生活便陷入了自我放逐。直到重拾自己的那刻,那段無人知曉的生命空窗,伴随着某天關公像的消失而結束。
本片是以我母親作為原型創作,同時假如了我的生活側寫。我的母親,如大部分東亞女性一樣,從女兒直接變成妻子,變成了母親。從一個家庭走向另一個家庭。生命的主題是自己的父親,是丈夫,是兒子,甚至是關公。人到晚年才終于有了自己的空間,才體驗到姗姗來遲的自由。而這份自由是如此陌生,甚至讓她措手不及。一個要以自己的需求為主,伴随着内疚與哀思的全新生活,給壓抑的自我掰開了一線生長的空隙。
很遺憾我在母親的晚年才見到了她自我的一面。是她的生命力,堅強,勇敢啟發了我的創作。
一個退休獨居女性的轉變:當我成為我
| 亞洲真實:秦海《新年舊日》
采訪、整理:琮琮
編輯:張先聲
凹凸鏡DOC:請先簡單的介紹一下自己,以及這部劇情短片的創作背景?
導演秦海:我是秦海,來自台灣的電影攝影師,畢業于捷克FAMU,曾入選金馬電影學院。幾年前因為愛情留在武漢。我和我媽媽三年沒有見,當我再回家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像一個外來者打擾了她獨居的生活,也是創作這部短片的緣起。
我發現獨居的生活并不全是形單影隻的孤獨,她似乎在日常中找到了獨屬于她自己的節奏。從前她一睜眼就在想怎麼照顧丈夫兒子,怎麼孝順父母,怎麼關心弟妹,現在終于能去從自己的需求出發了。好像絕大多數我熟悉的中式家庭一樣,女性到了暮年才有機會慢慢褪去妻子女兒母親的身份一點點,得以看看自己是誰。我想我應該平靜的陪伴,默默的支持,大概也是這個想法建構出我在影像樣貌。
導演秦海
凹凸鏡DOC:劇作大概用了多久?拍攝制作了多久?
導演秦海:其實是把兩年前寫的一個類型片劇本給重新去情節化,當時寫的一個是關于母親的傾訴對象-關公像,有天突然消失的故事。重新改寫花了一兩個月,彙整了自己的觀察以及和母親的對話,還有主演王慧林(片中飾演-王慧琳,也是我制片人的大姨)的一些前采,往更日常生活的方向靠。
前制花了一周,拍攝三天半,更多的時間還是花在剪輯上,是一個頗開自己内心深處的漫長過程。
凹凸鏡DOC:風格很強烈,自然光線,沒有大開大合的情緒,用紀錄日常式的拍攝方法是怎麼考慮的?
導演秦海:我們确定的風格是不要去強調攝影、燈光、導演、無色彩傾向等邏輯去構建影片風貌。而且考慮到演員是素人,即便是在演員自己的家拍面對攝影機多少會有些緊張,我們就試着把燈光藏起來,用體積小的相機,拍攝現場盡可能減少設備對演員的幹擾。先安排拍攝日常生活的狀态,保持拍攝距離,等演員适應了再慢慢進入有台詞部分的拍攝。
可能是這樣拍攝紀錄片的方式來拍劇情片,讓演員可以放松呈現出的真實的生活質感。我們燈光指導司學傑老師曾參與過《春風沉醉的夜晚》《推拿》《浮塵謎事》等等電影,也是我做攝影指導工作時長期合作的夥伴。我們工作非常有默契,他清楚我想要的日常光感,他的設計很細膩工作非常高效。
整個劇組都是我們的朋友,彼此信任,我現場不用操什麼心,給我留了充分的時間專心去捕捉演員的當下。
凹凸鏡DOC:創作上是否有受到哪些片子的影響?
導演秦海:參考片其實真沒有,因為帶有些私人表達所以不知道怎麼參考。長期影響的肯定還是跟大家一樣,比如侯孝賢導演在《童年往事》中對于空間的運用,還有楊德昌導演的片子裡不直接表達人物孤獨,但卻能感覺到人物的感受。
《新年舊日》劇照
凹凸鏡DOC:片中有一個細節,燒紙的時候是在路邊直接燒的,沒有畫個圈圈寫上名字?
聯合導演/制片人 王天霸:武漢燒紙一般是在路口,地上畫三個圈把紙分為三份,分别給離世的親人,祖先和路過的遊魂。但是故事中的這個細節在劇情裡沒有具體交代。同樣選擇模糊交代的民俗細節還有拜關公扔筊杯的方式。武漢本來也是一個非常多文化交融的地方,每個家庭可能都有不同的習慣細節。她拜關公和燒紙更多是寄托她的哀思和孤獨。
凹凸鏡DOC:對畫幅比有什麼考慮?
導演秦海:使用4:3是希望可以讓觀衆更多去聚焦在人物身上,也是想讓框裡框外能有更多的空間想像。
凹凸鏡DOC:對關公傾訴是劇本上的台詞還是演員即興發揮?
導演秦海:主要是虛構,以我媽為原型加入一些演員的經曆寫的。拍攝前讓演員以自己方式朗讀,我們再修改至符合演員氣質的台詞。
凹凸鏡DOC:在關公前擲筊的設定是否帶入地方特色?
導演秦海:多少是,武漢其實比較少這麼做,還是閩南地區比較多見,但更重要的是王慧琳為什麼這麼做。首先還是回歸到關公代表的意涵,原本是無關乎宗教隻是以前夫妻倆開店供在店裡,後來店收了人也離世了,就把關公擺在家供着,供着供着反倒關公成了一個隻傾聽不會說話的朋友,它裝了這個女人一輩子的傾訴,意即她的一生從出生開始就别無選擇,從出生就放置在别人(男性)身上,即便這些人已離她的生命遠去,但重心還是回不到自己身上,反而是放置在一尊男神上。
一些自己可以決定的事她卻沒法決定,諸如老公的東西要不要移到樓上儲物間、兒子不彈的鋼琴要不要賣等,她将這個選擇權留給了關公,擲筊杯就是在讓他者(神明)代替自己做選擇。當她不再需要這個外部對象時,她慢慢找到了自己時,外部的神就消失了。
《新年舊日》劇照
凹凸鏡DOC:關公的位置在一進門對面的電視櫃上嗎?
導演秦海:前面跪拜和擲筊的時候關公像好像是放在高處,後面給了一個畫面是電視櫃,後景演員在陽台搭衣服。很感謝你注意到這個細節,其實一直是擺放在電視櫃。現實生活講究點的是擺放在廊道的牆高處,也有隻要拜拜時關公像比人高就行,可能沒有标準答案。
回歸到片子本身,一開始關公像是比人高的,更準确是說攝影機拍攝出來會讓關公像比人高。直到王慧琳逐漸将生命重心回到自己身上,也就開始比關公像高了,到最後這個關公像也就默默消失了,意即王慧琳已經重拾自己生命的芬芳,不需要賦予在任何人事物身上。
凹凸鏡DOC:這部短片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導演秦海:我覺得這個片子對我的意義一開始是很私密的,第一部導演作品是跟媽媽有關,是我想增加對她的了解的一種嘗試。另一個層面是我在剪輯摸索的時候發現的,就是所有的鏡頭擺放的潛意識都是我想用攝影機去彌補我不在媽媽身邊的時候,比如像是兒子打電話那場戲,我們往往隻看得到自己,卻看不到打電話那頭,這可以說我用劇情的方式去演一個紀錄片。我自己拍時,在剪輯和觀看時我無法回避。這部片給我帶來很大的成長,意義已經超過電影本身。
另外我自己很熱衷參加映後,聽觀衆們分享觀影感受。因為刻意的去情節化和叙事,原本很擔心視聽呈現被局限在私影像,但我們可以塑造的留白反而給觀衆們想象的空間。有些觀衆朋友說想起自己的姥姥、媽媽,甚至自己變老後的樣子。
有觀衆說他跟媽媽彼此因為些誤會有段時間不聯系了,看完後就打給了媽媽。印象深刻的是曾有位年紀與我媽媽相仿的觀衆看到自己很努力帶着傷痛在支撐着自己的生活,這部影片給了她鼓勵。這些來自觀衆的真誠分享讓我十分感動,是任何創作者可以收到的最高的認可。
凹凸鏡DOC:你媽媽有看過嗎?
導演秦海:坦白說還沒呢,還是有點害羞。但媽媽一直知道我在做什麼,也在拍了這個片子後我們重新建立了一種相較于以往更緊密的關系。
《新年舊日》劇照
凹凸鏡DOC:有什麼習慣是對自己創作有幫助的?
導演秦海:因為我是一個高敏感人,我覺得有幫助的是當對于自我和對外部世界的觀察,我會盡可能保持一個理性與感性共存的狀态。我在試着同理但不要濫情,可以哀愁但不要沉溺。另外,平時對時空間的思考,這個無論是任何影像,甚至是生活本身都能看到的有機變量,比如相片子裡前面王慧琳碎片化的家務勞動,不知不覺觀衆就能進入這個角色的時間感,算是我一直保持這個思維模式的獲利吧。
凹凸鏡DOC:導演母親的日常和演員自己的日常是否有相似之處?
導演秦海:當然有的,巧的是兩人正好都是家裡大姐,各自要承擔一半母親的重擔,從兩岸不同的家庭模式找到相同的脈絡确實是很驚喜的事,或許也是一種人性之間必然的趨向。也有對坎坷命運的悲怨和依賴,但最重要的是她們都有一顆偉大又善良的心,而且她們都很勇敢。
凹凸鏡DOC:《新年舊日》片名有沒有什麼寓意?
導演秦海:其實在武漢有”新年“這個說法,是去世後的第一個春節。《新年舊日》新年與舊日兩者并存,而我們在生與死、失去與得到的輪回中,生命還是持續的走着。
凹凸鏡DOC:導演和制片後面有什麼新的計劃嗎?或者有正在拍攝制作中的新片?
導演秦海:目前我跟制片人角色互換,下一步短片她導演我當她的制片人,打算明年春天時開拍。另外我自己也在打磨下一個短片,和創作長片劇本,也是家庭題材。
導演秦海和制片人王天霸在影展
主創介紹
導演-秦海
中國台灣高雄人,祖籍山西。導演/電影攝影師。畢業于捷克FAMU電影攝影專業,2018年入選第十屆金馬電影學院,2022年入選獵鷹計劃短片季年度導演十強,2023年入選第八屆青蔥計劃。曾以攝影指導身份參與電影長片《月光武士》《伊比利亞的派對》《驚夢49天》等,短片《防蚊貼片》《四十四隻石獅子》等。《新年舊日》為其首部導演作品。
制片人-廖勇 (泥巴)
獨立制片人。電影《GAGALAND》-入圍2023年鹿特丹國際電影節主競賽金虎獎,入選2023年西南偏南、DMZ 等。
電影《這個女人》-2023年瑞士真實電影節-Zonta女性電影人獎與灼光國際競賽單元評審團獎,獲得第十七屆FIRST青年電影展“FIRST FRAME第一幀”單元年度影像推薦。 入圍台北金馬獎、IDFA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和香港亞洲電影節。
制片人/聯合導演-王天霸
編劇/導演,水母人文化傳媒主理人。曾擔任電影《這個女人》海外制片人。該片拿到了瑞士真實電影節灼光單元大獎和Zonta大獎,FIRST青年電影展“FIRST FRAME第一幀”。同時 入選了多個國際電影節,包括DMZ、台北金馬獎、IDFA和香港亞洲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