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今年賣相最好的一部劇,制作大演員多,議題夠爆夠吸引人,節奏快反轉多,人性争鬥也足夠吸引人,角色衆多而面目鮮明,線頭多但緊緊圍繞新聞部展開,在娛樂下對新聞道德的一些探讨也有意思。演員方面總體來講目前沒有特别拖後腿的,阿佘馬明詩韻都很有大将風範,像龔慈恩鄧志堅等配角也有很不錯的表現,小花方面王敏奕貼合角色但沒有突破,何依婷台詞和氣場拖了後腿,但還是看得出她的用心的,這個精神脆弱又眼高手低的形象還算令人信服,小生何廣沛演了個牆頭草角色,還是有新意的。當然問題也有,調子起得太高太強調戲劇性,其實有很多細節上的問題,比如為了突出記者而弱化了警察法證等,如果後期劇情把控不好會走向崩壞,以tvb的尿性虎頭蛇尾是很有可能的。當然,這确實是tvb目前拿得出來的最高陣容,也是今年最有誠意最值得看的突破之作。

順便吐槽一下幾個案子的邏輯和細節問題。

一、最開始的巴士翻車案。

1、過分強調記者,在車禍發生後記者居然比警察、消防、救護來早這麼多,車禍一發生周圍人第一時間應該是報警叫醫院吧,就算圍觀群衆第一時間拍攝上傳社交媒體,那也要在網上發酵一段時間才能引起新聞部的注意吧,沒理由記者來得比警察還早,如果編劇想讓家研那一組最早到達現場,還不如設計成他們剛好就在現場目擊了車禍,所以能第一個進入現場。

2、警方的反應不合理,偏偏在高ling去醫院的時候逮捕巴士司機,還是以危險駕駛罪為由。如果警方一開始就将司機視為嫌疑人,那應該一早就會有警察看管着他,不會給高ling接觸司機。如果警方是後來決定逮捕司機的話,那也不合理,當時顯示出來的證據隻能證明小混混搶奪方向盤,以及車子的機件可能有問題,沒有證據指向司機,就算警方懷疑司機存在駕駛不當的問題,最多也就是說請司機回警局錄口供,沒理由在沒證據的情況下就以什麼什麼罪名帶人回去。

二、仁心基金選戰和後續的葉晨家暴案。

這個案子其實設計得還算不錯,尤其是後面葉晨家暴案的一系列的操作能夠很好地體現出Man姐強勢又不失左右逢源的一面,既争取了勝利,又兼顧了各方利益,葉晨通過直播賺足了同情心,小劉先生也有了一個體面的下台階,家研姐也不用為了新聞而跟律師男友傷感情,甚至那些等待手術的孩子們也能獲得手術機會,就算家研姐對Man姐不把基金虧空的事說出來感到不滿,最後也無奈接受了。

但Man姐幫葉晨化妝扮傷就是畫蛇添足了,雖然man姐對這一點的解釋一套套的,但很明顯這次騷操作是自己給自己挖坑,就算沒有小薇偷拍洩密這檔子事,傷痕造假這事也是個定時炸彈。葉晨受家暴這事鬧得這麼大,要是警察上門進行調查取證,又或者是其他記者後續的采訪拍攝,都很有可能發現葉晨沒有這些傷勢,到時候要麼是電視台為流量而造假,要麼就是葉晨裝可憐博同情,總之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三、思覺大叔發狂案。

這個案件就真的是把警方按在地上黑了。

1、hk巡警巡街起碼都是兩人一組,更何況是進入他人住宅的時候。劇中這種一個警察單獨進入思覺大叔家中的情況,不能說沒有,但也是極低概率。

2、從思覺大叔的女兒被找到,再到後來溜進思覺大叔家中的過程中警方全程下線,既沒有聯系疑犯的家人,也沒有封鎖好現場。像tvb自己起碼也拍過《飛虎》,裡面也都表現過飛虎到場後是怎麼掌控現場情況的,要拿到現場建築物的設計圖紙,還要像當地居民了解現場環境,結果這裡為了突出記者而過分弱化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