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集看下來,不禁驚異于tvb這一次的銳意進取,無論是新人監制在風格和題材上的不走尋常路,還是演員陣容方面大膽引入大量年輕演員,亦或是精巧的12集體量,都能給我們帶來了新人新氣象的感覺。
一開場就是一場又一場的荒謬戲份,在小旅館敗興而歸的情侶卻在歸家的搖搖晃晃的巴士上定下相伴一生的諾言;孤高的女攝影師困苦自己的工作舉步維艱和藝術不受賞識,對于感情和性關系卻随随便便,與某位男攝影師氣氛暧昧卻關系危險。


而小妹正處于生活壓力較小的校園時期,既會以學霸才女的霸氣十動然拒地回應表白,也會暗自關心某位男性的生活動态,悄悄打扮靠近。

至于年老的父母,他們的溫情早已在日積月累的瑣碎事務當中被消磨殆盡,在母親生日宴的那天,父親的一系列舉動(忘記母親生日、在飯宴上當着客人的面數落子女)激化了矛盾。母親對着蠟燭許下了生日願望,然後在狹窄的屋内宣布要離婚。

僅僅第一集,便已經着重樹立了四對男女的感情線,不僅兼顧了不同年齡層,講述了不同時期不同人群的愛情狀态,更借機折射出各種現實問題:
陳子郎和邱凱琪乃是相戀多年感情穩定的情侶,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但平日就算隻是想找一處私密空間增進一下感情也要精打細算,更何況在之後的劇情中陳子朗父母離婚,邱凱琪父親再婚,家庭的巨大變故使他們對于謀求一間住房的願望更加迫切。由此可見香港住房問題對于年輕人可謂是一座大山。
陳子朗父母的婚姻問題也是十分值得注意探讨,其實現實生活中不少老年夫妻的婚姻可能已經名存實亡,隻不過子女的存在和生活的慣性讓他們維持着共同生活的狀況,而這種情況的荒謬性在劇中得到進一步的放大,老母親明明是真的忍無可忍要離婚,卻受困于明文律法和生活環境,不得不和老父親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卻各有各的過法。除此之外,這條故事線還涉及了其他問題,比如女性從家庭中解放出來後何去何從(對應莫少霞申請離婚後到茶餐廳工作但難以适應),還有對于一些大男人的剖析,陳漢聲的名字與他總是蠻橫大聲與人交流的習慣,其實是這個人物内心不自信的表現(《香港愛情故事》制作特輯 演員白彪 語)。
小妹陳子婷這條線代表的是年輕男女對愛戀的初嘗試,患得患失,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又想保持矜持,出于一時激情而确立關系後又對每一步的進展小心翼翼,直到後來冷靜下來慢慢察覺兩個人之間在三觀上的和人生目标上的矛盾,再加上有其他更優秀的三觀更加契合的男生出現(那個新加坡留學生),原本就不穩固的感情自然面臨挑戰。究竟是讓小情侶相互扶持改變,還是讓這段感情無疾而終呢?
至于說到大妹陳子欣和紀家希的攝影師之戀,這條感情線是最讓我感到矛盾的,一方面這條故事線的内容很“離地”,氛圍迷幻文藝,感情關系混亂,其中關于攝影藝術、愛情關系的論述顯得遠離日常生活格格不入,但另一方面,編劇明顯是在陳子欣身上賦予了一個觀察者的角色,她對愛情關系的觀察和看法可以看作創作者的投射,如果忽略不看又怕妨礙理解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