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津安二郎的作品總給人一種獨特的感觸,卻以一種最普通,最日常的生活形式所呈現的,通過其特有的“榻榻米式鏡頭”超低的機位、靜态鏡頭中去表達的豐富的幾何圖形畫框中人物的對話、神态,不同于常規的“過肩式鏡頭”即正反打鏡頭,低機位拍攝更類似于主觀鏡頭,視角更明顯,雖然給人以距離感,卻又是很熟悉的日常生活,又多了些親近感。

影片講述了二戰戰敗後日本的生活狀況,作為平山老人将女兒道子嫁出去的故事。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往往沒有太多的劇情與情節,更多的是稀松平常的普通民衆生活。電影《秋刀魚之味》的名字來源于其主題和導演小津安二郎的個人經曆。秋刀魚肥美的季節在秋季,且物美價廉,倘若别的時候吃總覺得像是錯過美味。
本來平山女兒道子有喜歡的人,可因大哥幸一誤以為路子不想過早結婚而對男方說出,導緻男方誤會而錯失姻緣。就像在冬季吃秋刀魚一樣,已不是最佳時機。

本片中平山老人看到老師的女兒,未婚且衰敗的容顔後大為觸動,并決心然後讓女兒早點出嫁,女兒道子起初并不理解,而後終于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最終得以覓得良緣。已婚未嫁衰老的老師女兒、未婚的路子,已婚的幸一妻子,小酒館老闆娘作為女性的生活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生存憂慮。
小津安二郎在創作這部電影時,正值他母親去世,他在日記中寫道:“秋刀魚之味”讓人感受到春天的惆怅和清酒的苦澀。他對母親的依戀很深這也是女兒道子出嫁後,平山老人對孤獨的面對。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往往不拘泥于時效,子女總要離開父母,日本老人是克制的,覺得子女成家後自己不應該過多打擾别人的生活,對親情的社會觀念和本國有極大不同。

沒有老伴後的平山,在女兒出嫁後去了酒吧,看了很久老闆娘,他可能是在想妻子吧,她們的下颚很相像。嫁女後的平山像一隻孤舟随水流前行,女兒出嫁,人生的孤舟也即将走到盡頭,這或許在當今的日本更具有現實意義,在老齡化日益嚴重的日本社會,鳏寡老人隻會更孤獨。

這裡不得不提下,道子岩田志麻真的很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