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Strauss主觀視覺中的Oppen與Albert 二人對話作為開篇引入,最後再以二人的客觀對話結束。這絕對是全片最重要的核心對話,而三人的聯系,我想這是否也能被看作是一種全新的“三位一體”?就像那場以“三位一體”命名的首次實驗一樣,都成為了一切連鎖反應的開端。同樣的,末尾的這場對話戲也是在感受完Oppen那如同原子彈爆炸裂變般起伏人生的連鎖反應後,讓人徹底沉默,含淚走出影院的決定性場景。剛離場後的我腦子其實是混亂的,内容過多,想說的也太多,沒有足夠的時間去串聯,整理起來也隻有短短的幾個字:一部史詩級的電影。
直到當晚4點醒來,然後就是接近2小時的情節暢聊與剖析,還是簡單寫一點吧。
先說體驗感,這部算是我的第一次膠片觀影體驗,也不知道會不會是有生之年系列了。雖然沒辦法感受70mm,但35mm菲林版的全畫幅+視聽效着實炸裂,可能是距離首映已過去十幾天,膠片的部分畫面已經有了沙沙的閃動,不過對于一部百分百曆史傳記片來說,這也算是錦上添花了吧,尤其在那些Strauss主導的黑白篇幅裡,大畫幅中的大頭像,每一幀都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呈現與沖擊。若不是保存不便及放映損耗等客觀原因,甚至會覺得這将成為又一次電影視覺表現的革新方向。
回到故事與影片,與Nolan以往作品的拍攝方式有着天壤之别早已不是秘密,但唯一不變的依然是那稀碎的“時間”、“空間”、“人物”,而“對話”也成為了觀影中的新挑戰,不過當你全情投入後,就會恍然大悟原來傳記片是可以這樣拍的。在整整3小時的高頻對話、時代人物切換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完整的Oppen,與不同政客、科學家的關系,聽證會的說辭,與愛人情人的往來,甚至内心的一次次裂變與幻覺……每一句詞都如同抽絲剝繭,将畫面中的時代、人物和跌宕起伏的生活及社會地位逐一揭開,那是一個真實的,在任何時代中都未曾加入一絲多餘濾鏡的Oppen。就像聽證會中那最最震撼人心的一幕(你根本想不到Nolan用了怎樣的方式去呈現一個被強行挖出秘密隐私之人的焦灼内心及旁觀的視覺),這段一定會帶來瞳孔震懾,然後發自内心地說出一句 “艹!Nolan牛B”!(雖然内地場一刀未剪,但加“小黑裙”處理已不可避免)
另外還想在這篇無劇透的簡短影評中說說演員,與其說演員,不如說他們在其中早已成為了我們熟悉又陌生的曆史人物本身。(其實總覺得這片子根本沒啥劇透的,如果有,那這些“劇透”都不會是故事性,而是針對于表現手法或畫面呈現才對)。
對于蓮蓮(Cillian Murphy),三小時的怼臉拍已經讓拍與被拍者雙方都發揮到了極緻,而蓮蓮交出的絕對是一份影帝的成績。我甚至說不出來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場,畢竟每一場都足夠抓人,在湖邊與Albert的惬意時光讓人心碎的,與女性的纏綿又呈現了作為一個神級人物的另一面,從一個國家衆人擁護的英雄到被Truman髒話嫌棄的内心變化,以及秘密審判的最後一場破防對話中,那無發讓人放松的絲毫緊繃神經的焦灼對戰……沒有哪一場表演是蓮蓮得不到滿分的。怼臉三小時,沒有審美疲勞,沒有走神恍惚,每一個表情,每一句台詞,一切都遊刃有餘,點到為止。
再不得不提的一定有Downey !如果說Iron Man讓其在商業中實現暴富(實在沒看過他太多其他作品包括IM),那麼我認為,Strauss這個角色才算是真正的藝術品,是的,可以說是藝術品!是Downey真正表演藝術魅力的展式。主要出現在黑白線的“客觀”叙述中,Strauss作為一個圓滑、奸詐、利己的商人,在通篇占有的篇幅并不算多,但在有限的鏡頭下,他将一個“反派”該有的眼神與小動作發揮得淋漓盡緻,渾身都是一個政客商人的道貌岸然,同時又充滿了無數可笑的心機與防備。他小心眼、他記仇、他心口不一,他就是冷戰時期的美國商人該有的樣子!從此以後,Downey一定不再隻是“Iron Man”,如果可以,最佳男配也理應實至名歸。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到的人——Truman的扮演者Gary Oldman,此刻他不再是《Darkest Hour》裡的有那麼一絲可愛的倔強小老頭,一個魄力恢弘的國家拯救者Churchil,而是成為了那個對道德愧疚的Oppen惡語相向的美國總統,一個在實驗成功過後火速對日本投放兩顆核彈的發令者,一個将兩座城市夷為平地的儈子手,一個真正改變世界的人。偉大的原子彈之父見到他竟變得戰戰兢兢,他的表演處處讓人起雞皮疙瘩,但他對Oppen說出的話卻無法令人反駁,那也是整部電影最戳人心的一句話——“别太把自己當回事,你以為那些人真的會在乎核武器是誰研發出來的?”讓五味雜陳的情緒瞬間到達頂峰。
其他演員,從出現到表演,同樣都是驚喜連連,相信《Oppenheimer》也一定會成為大家生涯中的裡程碑!
總之影片結束後,一定會感歎:Nolan的三小,時每次都過得那麼快,甚至在沒有科幻與未來感的現實中,憑借一句句台詞構建起的影片也一如既往。影片最後,淚點較為頻繁,從聽證會上還是無名小卒卻力挺Oppen的Kennedy開始(這是一個心酸的故事,建議了解),到滿頭白發的Oppen被授予那毫無意義的榮譽,再到真正獲得平反……我們看到了對于和平的束手無策,也發現了科學家們對人性的關懷與道德底線的團結。如果拯救世界的唯一風險就是将世界毀滅,那麼這個世界現在所做的一切研究,是否也都是Prometheus小小的火種呢?
至今我仍記得走出影院後,腦子裡的那個聲音,也是我在電影結束後的第一個念頭:
“打開潘多拉魔盒的科學家們根本無法拯救世界,就像Prometheus會被宙斯永遠鎖在至高的懸崖上一樣絕望。” 或許有些悲觀,但也正如Oppen所說:
We knew the world would not be the same
A few people laughed
A few people cried
Most people were silent
"Now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