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現在似乎成為了一個所謂的愛國主義輸出口,你隻要敢說哪吒不好看,你就不愛國。于是乎在票房節節高升的時刻,全國從上到下都陷入了自我感覺良好的狂嗨中。今年的春節檔作品整體質量不行,從而襯托了哪吒所謂的成功,就好像你們在吃屎的過程中居然還吃到了豆子,這是一種意外之喜。從哪吒整體的故事劇本來說,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套路的故事,要塑造一個英雄人物的形象,首先就要讓他具備反抗固有體制制度的特質,然後妖魔化體制的确立者,而這個英雄人物必須要在體制的下遊,這才能讓逆襲或者說是反抗順理成章。好的作品應該是讓每個人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都有所得着,而不是揪着一個點死薅。主題缺乏應有的嚴肅性,為反抗而反抗,為鬥争而鬥争,這讓哪吒成了符号化的堆砌,就像卯足了力氣揮出所謂的正義之拳打在一團棉花上。有人說哪吒裡面的反派南極仙翁不就是權威的代表嗎?其實這就錯了,他還不能完全代表權威的本身,因為他并不處于階級的頂端,所以他才會心生歹念,以謀取自己更大的利益,說到底他也不是制度的确立者,他隻是這套體系裡的其中一環而已,上面還有人,就是因為反抗的不夠徹底,才讓人覺得這種所謂的反抗精神内核的虛無和口号化。春節檔缺乏有實力的競争對手,或者說是好的作品與哪吒競争,這才讓哪吒吃着愛國主義的紅利,導緻票房節節高升,裡面的水分有多少,不言而喻。哪吒是好,但也沒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