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芝麻官在豆瓣的評分算是很高分,也絕對是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的一部經典之作。因為這是一部借古諷今的作品,我們把時間線推到90年代,1994年,香港離回歸還有幾年的時間,雖然香港電影還處于當時所謂的黃金期,但想移民了國外的香港人大有人在。而當時的香港社會确實是一個看似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其實有不少人對97以後的未來感到迷茫,甚至是忐忑不安。港英政府經過了百年的統治,導緻了香港社會的貧富差距嚴重,而身在底層的這些勞苦群衆盼望着改變,恰恰就在那個百花齊放的香港電影黃金時代,同樣出生于貧苦階層的周星馳給大家帶來了這麼一部九品芝麻官,恰到好處。裡面的官場黑暗,正好反應了當時港英政府的一些現實情況。周星馳所飾演的包龍星并不是什麼完美的正派,他也有他的缺點或者說人性的軟弱,他本來也是出于生于官宦世家,奈何家道中落,自己也沒有什麼真材實料。他的官是買來的,買官的目的就是為了撈錢,所以在電影裡包龍星這個人物形象并不是一開始的偉光正,他就像我們身邊的每個人或者說就像我們貪财好色,市井氣十足。而恰恰就是這個人物的市井氣,就為後來随着劇情的發展人物被拔高兩者之間産生了巨大的反差,從而令到這個人物更加的鮮活。有人會提出這樣一個疑問,到底包龍星是什麼時候變“好人”?有人認為就是從一開始包龍星一班人吃完飯之後偶遇正在行兇的常威,繼而發現了戚家被滅門那段戲開始。其實隻要看過完整版的朋友都知道,影片一開始包龍星小時候向月亮許願希望做一個清官,可不幸的是他生在一個官宦之家,他老爸本身就是個貪官,也就是說這個人物他的成長軌迹,導緻他見慣了官場的醜陋和黑暗, 其實這一點可以從包龍星第一次審理常威殺人案那場戲,他那一句“下官三代為官,深知道官場就靠一個屈字,但這一次未免屈得太過分了”完全交代清楚包龍星完全明白這個遊戲規則怎麼玩,但他不甘心,他心裡那一點未泯的正義感支撐着他一定要為戚秦氏翻案,也就是從這一場戲開始,我們的大男主包龍星正面形象完全被樹立起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他在鵝毛大雪裡為戚秦氏喊冤。不過,九品芝麻官最遺憾的就是用更大的特權打敗了特權,所以還是跳不出官場的潛規則。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因為最後的戲碼是一場公堂戲,從電影的調度拍攝的角度來看,這肯定是一場重頭戲,而且拍的非常精彩。身為八府巡按的包大人與荒唐鏡為首的“反派”唇槍舌劍,鬥智鬥勇,最後還是邪不壓正地練到真正的兇手伏法,還了戚秦氏一個公道,經典的大團圓結局。可最值得玩味的還是包龍星辭官,皇上駕崩。因為大家都知道,包龍星最大的靠山就是皇帝,他駕崩之後,包龍星是不可能在官場上立足的。電影終歸是電影,在結束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不得不再次面對殘酷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