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的是作者寫的“我在南大的七年”,他講述了自己的家庭,其中有兩點對他是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

圖片來自網絡



他的父親是一個對新事物有強烈興趣的人,他們村的第一台電視機是他自己組裝的。

第二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父親告訴他遇到任何問題,找書去就行。

這讓作者有了兩個非常好的習慣,對新事物有強烈的動機,有了熱忱和興趣,做事情就不會覺得累,就自得其樂。

習慣學習任何新的東西的方法,不會嗎?查書去!

還有一個特質就是他的父母都具有相同的性格,遇到麻煩和困難的事情從不退卻。尤其是他的母親,更是如此,作為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母親在家裡承擔的事情和苦難遠遠超過了她應該承受的範疇,可卻從來沒有見過她放棄任何一件事,他總是不停的想辦法想出路,特别是遇到特别困難的事情,晚上睡覺也在不停的琢磨。

這些讓他意識到困難隻是最正常不過的生活狀态,而一步一步跨過障礙做事最自然的方法。

作者講述了他在大學期間幫助老師翻譯一本600多頁的著作,當時他覺得自己快做不下去了,老師告訴他,就硬着皮堅持下來,然後就等于麻木了,适應了,那種望而卻步的感覺逐漸自動退去。硬着頭皮過了情緒上最艱難的時刻,也就适應了。

作者回憶說,該書翻譯完之後,雖然有了不少的收獲,但在對他性格上的磨練才是最有價值的收獲。

讀到作者種種的家庭環境,學習經曆。有一個感受,就是每一個人都有過種種艱難的時刻,他那麼早遇到了,并且不同的是他克服了。

而我似乎從來沒有經曆過這樣難的時刻,也沒有及早的訓練,自己更沒有克服。所以永遠都卡在了那裡,動彈不得。

現在是一條巨大巨大的鴻溝,根本就不可能跨越。其實我并不想與誰比較,我隻想超越現在的自己,我想開啟一片新的領域,我想為熱愛的事情活着,我想為自由活着。

年輕的時候因為條件有限沒得選,我覺得我現在可以有機會去選擇。

睡前我說我從未有過像現在這樣渴望去做成一件事情,成為一名創作者,成為一名幫助更多女性成長的人。從來沒有過,做夢也沒有過。而我也從未像以前任何時候那麼熱愛看書,我開始惜時了,開始用年做單位了,開始敢于做夢了,我想10年後的我一定是另一個我。

後來我想其實寫作是一件門檻很低的事情,有電腦有腦袋就可以,比起其他的技能來說寫作真的很簡單,唯一要做的事是踐行自己的成長。如果我成就了自己,我就有可能幫助到和我一樣處在底層的女性。

我想每一個人都渴望成長,隻是能力、環境、出身有限,無力改變。如果我都可以改變,那麼你也可以。

退一步講即便我做不到那麼好。 那麼我對新知的學習也有利于自己的成長,更好的經營下半生。等老了,以書、花草為伴,也不至于孤獨無聊。

即使不看書不努力,時間也一樣會流走,一樣會衰老。可是作為高級的人類真的這樣甘願如此嗎?

周末的時候我們仨一起看了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這是一部經典的電影,此前我沒有看過。隻在别的地方多次聽到它經典台詞“希望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安迪被誤判入yu,從他一開始就不屬于那裡,一開始就謀劃着如何出逃,而對比其他的人,早已被體制化、甚至出去後無法适應外面的生活。

安迪則不同,他無時無刻給自己、他人、帶去希望,給大家籌建圖書館、播放音樂。。。每一天都在努力,每一天都心懷希望。

直到那天早上他突然消失了,也許所有人都認為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一天,可是安迪終于實施了計劃,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他穿越了大概五個足球場那麼大的臭水溝終于逃了出來,他終于自由了,終于自由了。

為了這自由他足足努力了19年。很多時候不是不行,而是過早地就放棄了,放棄了希望。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肖申克,逃出你的肖申克。不管用多長時間。

  有些鳥是注定不會被關在籠子裡的,因為他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着自由的光輝。                                            ----《肖申克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