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一回來就迫不及待想去看這部電影,老溫說這部電影特别适合當下的我,是的,我内心也是這樣認為的。看到樂瑩自我實現的感覺真的太好了,什麼時候我也可以這樣!

每個人在自我實現的路上都付出了沉痛的代價,是親人利用、或是人與人之間的背叛、讓我們看清這個現實的社會,要掃除這些障礙成為更好的自己,就是想赢一次。

其中有一個畫面樂瑩走向拳擊比賽現場的時候,鏡頭切回曾經的自己、胖胖的、兩眼無神的,與當前的自己形成強烈的反差,并對自己說;“加油”,那一刻共鳴感最強,替她高興,也渴望自己能成為銀幕前她的縮影。好的電影就是你總能在電影裡找到自己的影子,它像是在替我們自己訴說着什麼。

...


...


看到樂瑩出場的那一刻,她已經赢了。在擂台上不斷的被對手打趴下,教練勸她可以随時放棄,對方是專業選手,樂瑩不間斷地重複了好幾次“我可以,我不要放棄。。。”被對方打的滿嘴是血也不喊停,讓我想起了曾經笑來說過的話,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裡咽。在你還沒有變強之前,在你還沒有被看見之前,什麼都不要說,因為說了也沒人信。

在人生的這個舞台上,被打趴下也要努力站起來,對,就是站起來。隻有這樣别人才會看得起你,你才是你自己,别人才會為你鼓掌,才能赢得尊重。

多麼像自己去年在職場的一些經曆,在一個會議室裡她們圍攻我,“打”的不敢還口,那感覺真的不好受。自己在職場受了委屈,卻不敢還手,隻會對自己的家人發脾氣宣洩情緒,是多麼愚蠢。想起笑來老師的書《七年就是一輩子》,他講述着自己的幾段人生經曆,其中有一段

“虧得當時我決定不去恨那個人,而是做自己的事兒”,否則,那該是多丢人的結果啊?

而且,若是我當時被情緒左右,被表象迷惑,多年後的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因此吃了大虧,不是嗎?

許多年後,我一直覺得那段經曆是我幸運的起點之一,因為我後來的淡定的性格,幾乎真的是從那時候開始的,情緒的鴻溝,隻要真正跨越一次,,就真的不可逆了,因為你已經明白一個道理,情緒與目标無關,相對于 達成目标隻有行動才是重要的事。”

看見樂瑩在擂台上被打多麼像生活給的我打擊,一拳拳的打在臉上,唯一的辦法就是還擊啊,用盡渾身解術站起來行動啊。

看電影很過瘾,可電影不是人生啊,不會春夏秋冬一閃而過,那是實打實的日子啊,要一天天的積累沉澱。而人生又可以活得像電影一樣。

2024年于我而言,是需要改變的一年:

改變從放棄百分百的安全感開始

改變從放棄依賴開始

改變從接受未知開始

改變從獨立思考開始。。。

恐懼是生物的本能,勇氣是人的贊歌。

我知道變好的過程并不舒服,也給自己一個預期,先完成這一年的小目标吧。

希望有天我也可以如電影鏡頭般的切換,看到曾經的自己,對她說一聲“加油”。就如海報一樣所說“你赢過嗎,哪怕一次”。

是啊,誰不想啊。

...


希望我們都可以站在自己的擂台上,迎接每一次疼痛和擁抱。而那些隐身在暗處的嘲笑和掠奪,既不值得讨好,也不值得反擊。它們不過是轉身奔跑時,腳下揚起的灰塵,一笑而過,專注于做自己。

讓這人生,僅此一次的人生過得精彩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