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恐慌症後,
無法搭乘電車與公共汽車
步行所及之處便是我的整個世界
吃飯食之無味 觀物百無聊賴
終日渾渾噩噩 不知所欲或所求
活着好痛苦
卻又不想就此死去”

繼前作《惠子,凝視》(ケイコ 目を澄ませて,2022)選擇探索個人身體缺陷與價值追求的困境與破局。導演三宅唱這次将視野延伸至當下幸福追求的另一重困境——心理疾病的障礙。
改編自濑尾麻衣子的同名小說,由上白石萌音、松村北鬥共同出演。《黎明的一切》似乎秉持着與當下市面影視格格不入的輕盈,将我們推入平淡且不能算作完美的生活之中。堅持實錄背景音的習慣,讓影片一開場便被三宅特有的環境音包裹,在聽感上進入主角身處的“黑夜”之中。受到PMS(經前綜合症)傷害的藤澤任由情緒将自身束縛,在瓢潑大雨之中展露歇斯底裡的獨白。或許在受到疾病侵襲之時,聽覺的敏銳也在同時激起,恰是細節上的細膩反倒激起了内心蘊含的波濤洶湧。
這便是失調的身體展現,無關他人,無關環境,僅源于身體看似毫無邏輯的荷爾蒙失衡。而這沒有犯人的命題貌似注定了此群體不會被深刻理解或拯救的命運。三宅唱沒有将重點放置于疾病的「成因」,而是後期如何去一步步「痊愈」,擺脫失調引發的連鎖反應。


然而,随着叙述的視野逐漸延展,以山添與藤澤為兩顆星體圍繞的一個個人物不疾不徐地進入,他們都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失去過某些人或物,但他們或是參與集體活動,或是默默祭奠,或是着眼當下。這些并沒有通過明确的鏡頭一一呈現,諸如此類的留白恰是三宅的妙筆。
當情緒的落差出現之時,沒有一個人選擇故步自封,去用消極回應生活給予的,看似“不公正”的「失調」。相反,每個人都以自己的速度遊走在隧道之中,邁向屬于自己的黎明。而在拂曉之前的等待時分,支持着他們前進的動因,便是身邊共同陪伴的那些難以抹去的形象。
黎明的一切 (夜明けのすべて , 2024)
了解到身邊存在着同樣受心理疾病侵擾的同類,僅僅隻是聽到窗外的一聲車鈴,便能讓藤澤一鼓作氣,将閑置的自行車洗淨并推至因恐慌症不能乘坐電車的山添的門口,她的行動并不奢求某種物質上的回饋,而是純粹出于為“他人”行動的邏輯。這或許不能用慣常的觀念去評判或衡量,但這恰是人物魅力得以展現的時刻。
藤澤與山添的友情是基于病情的惺惺相惜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彼此尊重的對等關系。這種特殊的關系,無疑在電影之中是相對罕見的存在,但也賦予電影觀感更為舒适的方向。當女主角藤澤在新年的時候偶然碰見山添女友,藤澤的落落大方也徹底将二人的關系徹底封鎖,也為後期二人的互動保持着成年人的純真。
三宅唱一直都在刻意回避影視常見的一種「戲劇感」,一如順着溝渠恣意流淌的清泉,他的鏡頭始終都瞄準着人與人之間最純粹的連接,把握着最精妙的平衡點,保持情感最本初的特點。
黎明的一切 (夜明けのすべて , 2024)
當視角從個體升至群體的時候,以三宅獨具匠心的改編——栗田科學公司為例:熱情地分享餐食、其樂融融的做操、年末組織的大掃除,抑或是片尾形似田園牧歌的溫暖氛圍。而諸如此類的安心感在16mm的膠片拍攝下更加突出了光影之下湧出銀幕的氛圍感。
而後段天文館工作的融入,則将這一段自我療愈的過程推至最高潮,藤澤與山添秉承着已逝之人的精神将自己對美好的追求融入星空之中。星空在黑夜維系着每一個遠眺展望的靈魂,而這些維系引發的共鳴成為影片得以震撼人心的支點,成為獨屬于夜晚的浪漫。而情節的發展也影響着時間的流動,正如濱口龍介所言,時間的流逝再此得到重構,過往的,未來的,現在的動作在天文館的陰影中重疊,盡管生活時有黑夜伴随,或許未來還會因疾病或關系的重構而崩潰,但我們不能放棄對拂曉的等待。
黎明的一切 (夜明けのすべて , 2024)
總體而言,三宅唱似乎并未就此故事,意圖深挖出某些耐人尋味的本質,而這也在無意之中令《你的鳥兒會唱歌》(きみの鳥はうたえる,2018)、《惠子,凝視》(ケイコ 目を澄ませて,2022)中收獲驚喜的觀衆頓覺失望。但電影作為觀察的放大鏡,讓我們直觀地收獲兩個小時的溫暖與感動,從最初的迎向變作收尾的面對,我們逐漸與面前的角色站在一起,共同迎接屬于自己的黎明。
電影的盡頭恰恰是生活的開始,埋藏在尋常生活的某一天也許就是一段耐人尋味的轉機。
黎明的一切 (夜明けのすべて , 2024)
影名:《黎明的一切》(2024)
評分: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