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0
豆瓣評分9.3,被沙丹标榜為最愛的電影,也是中國電影史上一顆繞不過去的明珠。
ps.在看過桑弧導演的《太太萬歲》(盡管我認為中規中矩),今天又看了傑作《小城之春》,再來看這部同樣備受推崇的經典,感覺各有千秋。
因抱的期望過高,覺得深度、廣度和力度都欠缺了許多。本以為是藝術價值很高的作品,如《一一》那樣的哲思和詩意。大家總是可以帶着時代的濾鏡看藝術品,而我總是一視同仁。大家總是說某些觀點超前,但我總是無法因為某句台詞認同整個作品,任何一句台詞不僅不能代表作品整體,有時過于直接的金句如果出現地不恰當還會損毀整體。
但由于定位失誤,有些落差和失望。實際上喜劇成分很高,當然可看性也強。如果參照《太太萬歲》這樣的傳統喜劇來看,那還是很不錯的。尤其在資料館的現場-氣氛相當活躍,觀衆很給面子,我媽評價很不錯。
趣聞:
看前等我媽了十分鐘,氣憤地甩了她,說道“亵渎之人,不看也罷!”戲谑的是,看完後我們的态度反過來了,她滿口稱贊而我大失所望。
簡析:
節奏明快流暢,情節明确簡練。劇本工整嚴密,但沒什麼新意,充滿設計的巧思。
視聽方面中規中矩,剪輯巧妙承接前後,轉場頗有意味。
台詞和表演都略顯倉促密集,而且還有話劇的殘骸。台詞還是闆正的戲劇腔,但已經相對好些了,隻是個别從女主口中說出的至理名言尚有生硬的說教氣。
石揮演技依舊沒得說,同為話劇演員,陳佩斯的台詞功底、表演甚至劇本都應該受到他的重要影響。人物總體略顯簡單,隻有男主立體鮮活。
情節設定讓我想到李安的“父親三部曲”,尤其是《飲食男女》的鳏夫結婚,當然郎雄的形象也和他多少相似。
而父女戀在在做媒時破綻的情節則和小津的《晚春》如出一轍。(二者居然同一年)
中間的一段向死而生、回心轉意讓我想到三年後的《生之欲》(絕對不止我一個人),到死也要幹一番事業、做出貢獻。人活着就是漂泊,總要發光發熱,閑着也不如投入熱心的事業。
一輪接一輪,婚禮接壽席。在哀樂小事的層層遞進之中有幸福祥和和滄桑感-很自然,但在我看來深度還遠不夠。
此外,本片現實意味深長,許多話放到今天效力不減反增。以下摘錄一些,都是在現場引發強烈鼓掌或哄堂大笑的:“别說是中學畢業了,現在好多大學畢業的還不是沒飯吃”“第一次拿薪水也有這種感覺,可是第二次就麻木了”“她答應和我結婚了”。當然還有些發人深省的至理名言:“我總覺得我們中國沒有中年,除了青年就是老年。像你現在就是做事情的時候。”“我們中國人真是一個古怪的民族,對于死看得這麼重要,對生卻不重視(李安在《喜宴》中說的那句類似的台詞“中國人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我不相信他沒看過本片。當然,這兩部作品的台詞都有些直白生硬。)
ps.看到一位友鄰說,他的曾爺爺和男主幾乎不謀而合。我也聯系到我的姥爺,也曾當過小學老師和校長,生活節儉甚至有些偏執,思想簡單但落伍、每天念着老一套的舊事。老來無事,精力無處釋放。
維度 ★(1-10) 備注
思想深度(學術文本價值) 7.6
個人感受(觀衆傳播價值) 7.9
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8.3
叙事水平(文學價值) 8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專業價值) 7.8
25.5.28小西天
ps.石揮展映,看的第二部石揮+桑弧。
時代的傑作-《哀樂中年》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大銀幕重溫-再評《紅高粱》
評分:B+,保持初看的7.6(3.8/5)前言:想當初在老家大棚裡拿着pad看的,體驗很一般,這次終于在大銀幕重溫。時隔九個月,對電影的理解果然發生了質變。評析:大銀幕上觀看,優點和缺點都被清晰地放大。首先是劇作的痕迹比較重。這與文 ...
這不是電影!
評分:C,5-6。簡評:看的第四部格林納威,沒想到能差到這種地步(同時把莎翁也糟蹋了),再次挑戰了我的底線。幾乎是我電影理念和創作不折不扣的反面教材。電影橫跨音樂、繪畫、建築到文學,這次又加上了戲劇元素。不同于塔可夫斯基、布列松、林 ...
意大利村莊的紀實史詩-從土地到上帝
評分:A-8.4暫且保留,打四星。前言:友鄰評分高達9.3、碼了許久沒舍得看的神片,到今天的契機才看,也是順理成章。其一原因是按照導演的作品順序正好看到了奧米爾這部。其二是在梳理意大利電影的線索,也剛好看完了羅西裡尼的前十年作品,算 ...
一雙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評析《何處友家》與《小鞋子》
公衆号圖文版:“一雙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佳片導賞《何處友家》與《小鞋子》 - 微信公衆平台引言:本文将從不同角度評析兩部伊朗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一部是著名導演阿巴斯的成名作《何處友家》,另一部是十年後馬基德的成名作。二者在 ...
觀感-劄記
簡評:B-,6.5+第一次看了半截棄了,拖拖拉拉一個星期、零零散散看了四次才看完。沒什麼體會,隻覺得形式過僵、故弄玄虛,實在空洞無趣。色彩、構圖,畫中畫、框中框。極緻的清晰和幹淨,(和作品中繪圖師一樣)每個畫面都經過精心嚴格的控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