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容給滿分,劇情給零分!這是大多數觀衆看完《飛虎之雷霆極戰》後的直觀感受。
本劇開播當日,#飛虎之雷霆極戰# 、#黃宗澤汪sir#等話題沖上微博熱搜,其中#黃宗澤吳卓羲馬國明16年後重聚#更是在開播當日直沖微博話題榜單第六。
自2012年首部作品推出後,“飛虎”系列的三部作品均斬獲了高口碑和高流量。如今新一季《飛虎之雷霆極戰》推出,粉絲們自然對這一經典IP抱有更多期待。
從持續升高的熱度和話題來看,《飛虎之雷霆極戰》似乎早已成為“預訂爆款”。
然而,好景不長。《雷霆極戰》播出沒多久,網上就出現了許多關于這部劇的負面讨論。
豆瓣上就有網友評論:“這個陣容可以說是現在TVB能請到的頂配,奈何劇本水平和港劇黃金時代根本沒法比,啃老本終究會有一天沒人買單。”
神仙配置
用“千呼萬喚”來形容《飛虎之雷霆極戰》一點也不過分。早在該劇宣布開拍以及公布演員陣容時就引發不少網友的期待。
作為《飛虎之潛行極戰》的後續之作,《雷霆極戰》自然想延續“飛虎”系列的高口碑。
因此,《雷霆極戰》選擇對卡司進行升級。
的确,無論是黃宗澤、吳卓羲、馬國明三小生自《沖上雲霄》後時隔16年的首次合作,還是衆多實力派老戲骨悉數出動,同場飙戲,《雷霆極戰》的演員陣容都能稱得上是港劇如今能拿得出手的最頂尖配置。
劇中既延用了《飛虎之潛行極戰》經典角色的原班人馬,又加入了汪明荃、吳啟華、蒙嘉慧、苟芸慧等觀衆熟悉的面孔。
幾位男主演苗僑偉、黃宗澤、吳卓羲、馬國明,各個單拎出來都能擔當以往香港警匪劇中的男一号。而吳啟華、姜大衛、林嘉華、麥長青、梁競徽、陳山聰這些“配角”,也能單獨開一部毫無收視壓力的新劇。
值得一提的是,許久未露面的阿姐汪明荃,也在《雷霆極戰》中客串了一把香港女特首。
除此之外,該劇還邀請到好萊塢男星“精靈王”李·佩斯加盟。在已播的劇集中,李·佩斯已經與黃宗澤上演對手戲,這一多少有些打破次元壁意味的合作也成為該劇的看點之一。
除了咖位夠,幾位主演在劇中的表現也帶給觀衆不少驚喜。
劇中,黃宗澤、吳卓羲、馬國明分别飾演行動組、調查組、情報組組長。黃宗澤和吳卓羲兩位,更是從上一部的親兄弟,變成了個性南轅北轍的歡喜冤家。
黃宗澤的人設,本身就是劇中最吸引人的,藝高人膽大、動辄親自拆彈的疑似前特工身份,加上他原本就有的鬼馬的外形和性格特點,的确圈了不少粉。
相較于黃宗澤而言,吳卓羲此次算是有一個小小的突破。他一改往日的“行動派角色”,改為飾演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孤兒章文龍,在熱血勇猛之餘,又多了幾分謹慎。
剛剛加入“飛虎”系列的馬國明,飾演的是因為曾開槍打死同僚而一直無法從陰影中走出來,隻能躲在幕後搜羅情報的“狗仔”。馬國明将這樣一位看似“妻奴”但工作上堅決果斷的人物形象演繹得入木三分。
有網友評價:“在TVB待了這麼多年的馬國明終于領悟到了演戲的真谛!”
僅從演員陣容來看,《雷霆極戰》的确下了不少功夫。這些“老戲骨”咖位夠,且在劇中表現也相當不錯。
可僅靠這一點是完全不夠的,大多數觀衆對這部劇的诟病都集中在劇情經不起推敲、後期配音bug太多以及過于強調感官刺激等方面。
無聊劇情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觀衆對港劇的評分标準之一成了「很不TVB」。
曾經的香港警匪劇充滿懸疑、推理缜密、節奏緊湊,高潮叠起。這一類型的港劇憑借着嚴密而又不失風趣的叙事邏輯,激烈的打鬥場面,快速的叙事節奏,再加上略帶神秘感的職業背景獲得不少觀衆的青睐。
而此次的《雷霆極限》卻被網友評價為劇情很不TVB。
之所以被網友這樣評價,首先是因為這部劇的劇本質量确實不夠高,并且情節老套,有失以往港劇的懸疑水準。
比如在劇中,黃宗澤有個他國前特工的秘密身份;馬國明便衣時因意外事故打死了師兄,如今握不了槍。
卧底、特工、國際罪犯以及特殊小隊等等,這些以往香港警匪片中最常出現的身份又一次在《雷霆極戰》中出現。
如果說“身份雷同”是觀衆苛刻的話,那劇情經不起推敲就真說不過去了。
比如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黃宗澤突然在一個箱子中發現了導彈,明明場地很大,他居然選擇跑直線,還不知道跳開。更讓觀衆想不到的是,他還徒手拆導彈,這未免太男主光環了。
再比如,《雷霆極戰》開頭因為一個不确定真假的情報,居然讓一個處長和三個高級督察開會,就好比省公安廳長和三個街道派出所所長開會,不符合實際情況。
除了劇情經不起推敲外,《雷霆極戰》被觀衆诟病的地方還在于劇中演員的配音。雖然也是演員本人的聲音,但由于是後期配的,總感覺有些奇怪。
最明顯的就是劇中很多地方原聲對白被審掉了,演員後期重新配的音,很多地方口型和聲音對不上,觀衆很容易出戲。
而劇中女演員和跑龍套的配音也像毫無感情的機器人配音一樣,感覺這些演員随時随地都在向觀衆說“我是沒有感情的複讀機。”
由于劇情經不起推敲,再加上後期配音bug太多,《雷霆極戰》沒有了原汁原味香港警匪劇的味道。看完已經播出的這幾集,觀衆總有一種随時可以棄劇的感覺。
雖然問題很多,但劇中還有出現了不少時下的新鮮元素。例如在拆除定時炸彈以及跟蹤目标人物的場景中引入現場直播,毒販交易采取高科技的掃碼支付等。
但由于劇情bug太多,這些新鮮元素反而被認為是過分強調感官的快感和刺激而不被觀衆接受。
何時“東山再起”?
其實不止是《雷霆極戰》,近幾年,由于内地電視劇制作水平的提升以及歐美劇集一如既往的亮眼表現,港劇确實遭到不小的挑戰,這些在警匪劇上的體現最為明顯。
但不可否認的是,警匪劇雖然近幾年表現平平,但是是有過自己的輝煌期。
在60年代末,TVB電視劇開始萌芽,這一時期古裝劇與時裝劇并存,武俠劇、民國劇成為觀衆最愛的類型,直到80年代警匪劇開始嶄露頭角。
這一時期的警匪題材電視劇,主打勵志向上,而弱化案情推理,出現了一批剛進入警察系統的“師姐”、“師弟”等等。
最典型的作品就是張曼玉和梁朝偉主演的《新紮師兄》系列以及鄭裕玲主演的《警花出更》。
直到現在,香港警匪劇中的主角們依然飽含滿腔熱血,懲奸除惡的熱情。
90年代後,警匪劇進入鼎盛發展時期,并開始占據大部分的黃金時段。1995年到1999年,TVB在5年時間内推出了四部《刑事偵緝檔案》和兩部《鑒證實錄》,成為港式警匪劇不可逾越的兩大裡程碑,足見這一時期警匪劇的發展速度。
充滿懸疑、推理缜密、節奏緊湊、高潮叠起可以算是這一時期警匪題材電視劇的最大特點。直至今天,香港警匪劇依然在最大限度的凸顯這些。
在這一時期,警匪劇涉及的職位也更加細化。比如,警察開始細化成某一個部門的代名詞。“你好,我們是 ICAC”、“我是掃黃組同事某某”、“我是重案組高級督查某某”等等。
同時,劇情更加撲朔迷離,破案線與情感線并行發展,是這一時期TVB警匪題材電視劇的經典叙事模式,并延用至今。
僅靠談情說愛是不夠的。這一時期的警匪劇在案件的偵破過程中,展現出層層遞進、高潮叠起的叙事技巧。這也成為TVB警匪題材電視劇能夠吸引衆多觀衆的重要原因。
比如《緝私群英》這部警匪劇在反毒、反戰、反走私的劇情中,案件推理邏輯缜密,現場爆破血脈噴張。并且在感情線上,并不完全遵循原來的大團圓的結局,似乎總有那麼些意料之外和陰差陽錯。
到21世紀後,TVB警匪劇開始探索更多新鮮的内容形式,劇情上也開始融入更多元素。“靈異”便是其中常見的一種樣式。
比如,《通天神探》裡元彪利用第六感破案;《讀心專家》中姚學琛靠玄靈子破案,寥美詩運用“記憶宮殿” 殺人;《囧探查過界》直接上演女鬼幫忙破案的戲碼;《古靈精探》主人公也有通靈的特異功能。
同時,“科學”成為破案的關鍵,《仁心解碼》中涉及到了運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協助警察辦案,《法證先鋒Ⅲ》中法醫高Sir總是能運用出人意料的高科技手段來發現新的犯罪證據。
然而,這一時期的TVB的警匪劇開始陷入“抄襲”的泥潭。
比如,《談情說案》中林峰飾演的景博與日劇《神探伽俐略》的湯川學都是大學物理教授,出身名門,着裝講究,頗具偵探頭腦,經常利用物理知識幫助警察破案,或者說他所具備的的物理知識總能成為破案的關鍵。
甚至這兩個人平常的動作、語态都驚人的相似。片頭的“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甚至多了些諷刺的味道。
而近幾年,由于觀衆口味的多元化以及歐美電視劇的盛行,TVB警匪劇似乎越來越招架不住。
當然,外部環境的原因是不可抗拒的,但最重要的還是TVB警匪劇本身出現了不少問題。
比如制作粗糙:道具重複使用、演員翻來覆去仍舊是那麼幾個當紅影星;情節老套;過分誇張科技的作用等等。這些都成為阻止TVB警匪題材電視劇發展的屏障。
而這些問題幾乎都在《雷霆極戰》中暴露了出來。所以,即使使用了TVB最頂尖的演員配置,這部劇依然沒有被觀衆買賬。
其實,警匪劇一直一個充滿魅力的電視劇題材。即使是在青春劇大行其道的今天,警匪劇依然有不小的市場。
所以,對于警匪劇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靠演員陣容的強大來吸引這部分觀衆,而是要在劇情上多做文章,讓觀衆看到香港警匪劇嚴密的邏輯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