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聲生不息》播出,我的心情自然是無比激動。很早之前,我便對這個節目懷有極高的期待,主要原因毫無疑問是,當代内地終于能有一個具備一定人氣的節目,專門傳承經典廣東歌。

第一期播出之後,有滿意,也有失望。演唱部分,問題較多,但節目整體還是瑕不掩瑜。

必須要說的是,相比起演唱部分,節目最出色的策劃,莫過于邀請了一衆大神級幕後人物(如鄭國江、郭偉亮、雷頌德等等)接受采訪,内容詳盡,幹貨滿滿,實實在在地為科普與推廣廣東歌出了一份力。

當然,當代填詞界的“兩大偉文”未能參與,雖然原因心知肚明,也能充分理解,但心情肯定免不了可惜。幸在,他們的作品仍能留在舞台上,流進更多人的目光中。

《聲生不息》第一期的16場表演,各方面都可圈可點。而我則将重點放在歌手們的vocal演繹上,針對部分演繹作一些個人簡評,并且抛磚引玉,适當為大家推薦原唱的最佳版本。

注意,以下一切評價皆為個人意見,若與你的相悖,請你理解——

1.林子祥《耀出千分光組曲》【個人評價】

作為華語樂壇的“大魔王”,今年已經75歲的林子祥,在最新的綜藝上唱了《長路漫漫任我闖》+《蝶變》+《男兒當自強》。估計很多不了解林子祥的人,會覺得這場live吊炸天,但實際上,這一場表演對他來說,完全是在平均水準之下。有幾處高音力不從心,有明顯的修音痕迹。以大差距輸給老婆,這個真的不冤。

如果看過近幾年林子祥在其他綜藝與晚會上的表演,以及演唱會(2021年廣東珠江頻道的綜藝,《海市蜃樓》依然能硬頂D5+F5;同年作為嘉賓出席的Dream Beyond音樂會,《男兒當自強》的C#5依然随便飚),便能很清晰認識到,即使是已經75歲的林子祥,在這場live也完全有能力唱得更好。

當然了,換作其他人,别說75歲了,即使是25歲,能唱出這種水準,也完全能配得上“吊炸天”的形容。然而,他是林子祥,是華語樂壇曆史上的大魔王。

所以,這場live我隻給——

6分。

【live推薦】

《男兒當自強》就是專門為林子祥的嗓音而誕生的。它的難度極大,粵語版中,幾乎所有C5、C#5的高音皆是非常難咬的字,尤其是“空”的C5,以及“血”的C#5,更是地獄級别的發音。别說5組,就說每一個A#4的“光”字,也沒多少人能唱出質量。

要用非常高比例的胸聲把這些音唱得厚實、遼闊,除了林子祥恐怕沒人能做到。

若用假音固然簡單,但如果用假音去處理這首歌,還不如用真聲去挑戰成龍的版本吧……

這首歌30歲了,留下過不少精彩live。

其中“霑沾自喜三十年”宴會的版本便是其中之一,這時候1996年,大魔王的聲音距離巅峰時期已經過去四五年了,但仍然留下了非常出色的《男兒當自強》。這個版本在聲線方面稱得上生涯最佳演繹,每一句高音的爆發力都無比震撼。可惜的是,伴奏不給力,而大魔王唱得也有些随便……這也就導緻這個版本“不耐聽”。

要論《男兒當自強》最牛逼的live,不得不提2002年“港樂·演唱會”。

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一場粵語+國語的《男兒當自強》,是史上最強、究極逆天、無敵震撼的live。

由于已經是演唱會的後半段,所以在vocal上,大魔王的表現稍微有些吃力,但瑕不掩瑜,依然勁爆。最重要是,這場港樂團助陣,有香港鼓王龍向榮的無敵演奏,徹底成就了曆史上的最強版《男兒當自強》。

真真正正的天神下凡,永恒不朽,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數碼】進來跪吧!你大爺林子祥最強《男兒當自強》天神級LIVE_哔哩哔

2.葉倩文《祝福》【個人評價】

Sally的音域一向非常廣,具備沉穩厚實的低音,以及遼闊清亮的高音,音色非常統一。即使年老,聲線狀态也不見随歲月而退化,倒是情感随着歲月的醞釀而變得愈發濃醇。這場的《祝福》無論從機能的呈現、技術的雕琢、情感的散發、情懷的感染等各方面來看,都堪稱完美,無比貼合這個節目的宗旨。

9分(第一期全場最佳)。

3.劉惜君《執迷不悔》【個人評價】

劉惜君的聲音條件其實挺好的,也具備一定的唱商與音樂審美。但是這首歌真的完完全全選錯了……

劉惜君的演繹,根本沒有半點《執迷不悔》本意傳達的灑脫、任性、傲然、我行我素,而降key又令到這首歌缺乏層次感與張力,所以整體我是無法感受到她的“執”在哪裡?“迷”在哪裡?“不悔”又在哪裡?

5分。

【live推薦】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首歌就是專門為王菲個人打造的,無比貼合她的個人氣質。阿菲在現場更偏愛唱國語版(畢竟是自己填詞的)。在這裡,我也順帶安利一下1994年“最精彩”演唱會上唱的國語版《執迷不悔》。

這一場演唱會,是我心目中阿菲生涯最好的演唱會。

1994年最精彩演唱會讓14歲謝霆鋒迷戀上25歲王菲《執迷不悔》《容易

4.馬賽克樂隊《大地》

不多說,3分。

5.炎明熹《蜚蜚》【個人評價】

說實話,我之前沒有關注過這位新生代。第一次聽她唱歌,我覺得她在聲線上有些泳兒的感覺,在弱混、氣聲與真假音的轉換上有點衛(fei)蘭的感覺,而偶爾作點綴用的哭腔又有點容祖(da)兒(tou)的感覺……

如果放在20年前,炎明熹估計很難冒頭,但現在這個時代,粵語歌手中還能有如此細膩處理字句、着重語感、具備高唱商潛力的,實屬難得。

更何況,她還很年輕。

8分。

6.魔動閃霸《卡拉永遠OK》

不多說,4分。

7.周筆暢《夕陽醉了》【個人評價】

周筆暢這個舞台表現力非常優秀,改編與演繹都非常棒,充分體現了一位專業歌手的業務能力。

然而,在我個人看來,這場live有一個絕對緻命的缺點……

《夕陽醉了》自帶的氣質是非常暧昧與騷氣的,周筆暢的唱腔沒有辦法帶出那種感覺。

7分。

【live推薦】

學友哥在1991年“每天愛你多一些演唱會”上的神級live,就已經唱絕了這首歌的氛圍感:

浪漫,騷氣,妖娆,酥化,迷醉。

夕陽醉了【張學友】粵語_哔哩哔哩_bilibili

8.毛不易《遙遠的她》【個人評價】

非常厭惡,非常差勁!這過度運用的氣聲,如念經般毫無層次感,整體完全就是典型的抖音快手短視頻風格……

連《遙遠的她》都要降key,連最後的長音都省略掉,毫無技術可言,真不愧是你,“D4天王”。

說句大實話,在全民K歌上随便找一個都能唱得比這live好。

0分。

【live推薦】

2003年“音樂之旅”演唱會,學友哥演繹了曆史上最完美的一版《遙遠的她》。

這輪演唱會舉辦期間,學友哥不幸患有鼻炎,加上在唱《遙遠的她》之前,他已經唱唱跳跳兩個多小時,聲線與體力都消耗了極大量。而正是這鼻炎與疲憊的聲線的影響,反倒讓這一版《遙遠的她》成為了後世無法超越的巅峰經典。

再多的誇贊就不說了,畢竟感覺難以言表,萬千感歎彙成這兩個字便足矣:

無敵。

(話說,怎麼歌手們的經典live,很多都是在聲線沙啞的情況下誕生的?像張國榮、張學友、陳奕迅、容祖兒……這麼說,我去把自己弄沙啞了是不是也可以出道了!)

【Live】張學友Jacky Cheung - 遙遠的她-好喜歡這一版

9.李健《如果沉默是金》【個人評價】

作為“國服第一弱混”“當代4組聲樂技術大師”,李健老師的唱功、唱商、音樂審美與人文素養是絕對無需質疑的。

這個live沒啥好多說的,大家肉眼可見,肉耳可聽,表現一如既往穩定——當然了,粵語水平也一如既往穩定,既限制了聽衆循環的欲望,也限制了李健老師自己的演繹發揮。

所以,這個live我頂多隻能給7分。

10.楊千嬅《無條件》【個人評價】

阿fa唱Eason的歌,我是蠻期待的,但同樣也非常擔心——事實上,表現效果确實也應了我的擔心。

《無條件》的主歌非常低,這音區明顯不适合阿fa;而副歌編曲的大氣反倒是畫蛇添足,它不适合将情感放大,會變得虛無。因為《無條件》的本意是表達對摯友的信賴與愛護,歌曲如在朋友耳邊,輕聲溫柔慰問一般,是很清水寡淡,卻又暖意濃濃,是一個切實的個體面對另一個切實的個體。

很遺憾,即使我再偏愛咱們這位“大笑姑婆”“紅館孟姜女”,這場live我也隻能給6分。

【live推薦】

陳奕迅很少在live上唱《無條件》。而最優秀的,莫過于2015年舉辦的“無條件唱陳奕迅”小型音樂會版本。

這首歌的主歌與副歌音域跨度還蠻大的,而這場live則完美展現了陳奕迅的低音、換聲區弱混與非常統一的平衡混聲,是超越CD版的存在。

陳奕迅《無條件》現場版,什麼才是一生最正确的浪費_哔哩哔哩_bilib

11. 安崎《抱一抱》

來錯舞台了吧……7分。

12. 曾比特《初戀》【個人評價】

很驚喜!沒有短闆的表演,很難想象這竟然是一個新人的表演,黑馬無疑了。

8分。

13. 李克勤《傾城》【個人評價】

如果真的有深入關注李克勤,你應該都會知道,他是一位技術大神。以他真正的實力,這樣的歌完全是随手拈來,他每天能唱100首!

可是他在内地綜藝上的選曲,每一次都令我扼腕痛惜……

說實話,他如果能選偏向于考究技術(尤其是氣息與快嘴)的歌曲,絕對比選《傾城》這種偏向于意境的要更能體現優勢。

這場live,沒能體現《傾城》的那種孤獨與凄冷……

7分。

14.單依純《愛與痛的邊緣》【個人評價】

盡力了,她已經在她的能力範圍内表現到最好了。

當然,怎麼可能比得過原唱呢——不過,能被人拿來與原唱比較,本身也證明實力了。期待接下來更多的表現吧。

7分。

【live推薦】

同樣是王菲1994年“最精彩”演唱會上的版本。巅峰的聲線,巅峰的唱商,将那種徘徊在邊緣,若即若離的朦胧感,以及藕斷絲連的黏稠感、綿綿感體現得淋漓盡緻,頓令CD版黯然失色。

王菲《愛與痛的邊緣》最精彩演唱會94現場版【有多少愛可以重來-粵語版】

15.李玟《真的想見你》【個人評價】

這就叫Diva。

9分(第一期全場第二)。

16. 林曉峰《寂寞的男人》【個人評價】

要說到第一期我最欣賞的選曲,毫無疑問是《寂寞的男人》。林曉峰真的有品味!這首歌一直是我的心頭愛,卻也是我永遠也安利不出去的冷門神曲(90%原因得怪這名字)……

其實歌詞非常有深度,也很寫實。作為1999年發行的歌,它跨越了時代,訴盡了現代人對自我存在的價值、理想的追求、人際關系的心境拉扯。這麼多年來,我聽哭了很多次,越聽越有味,越長大越有同感。

與其他歌手的演繹風格相反,林曉峰采取了最保守的一種風格。什麼風格?就是完完全全照搬原曲,模仿張學友……

相似度在90%以上,其餘的10%則在聲線與細節的處理上有明顯的差距。

當然,我絕對沒有說完全模仿原唱不好。實際上,如果讓我站在這個舞台,去推廣這些滄海遺珠,我也會選擇盡可能還原原作這麼一種方式。

問題就是,林曉峰實在是還原度太高了,令到自己一點特色都沒有……

于是這場live我隻能用四個字評價——

東施效颦。7分。

在第一場,選《寂寞的男人》,如此高的還原度,我相信林曉峰也是忠實的友迷。雖然我隻給了7分,但這是從舞台與節目的角度考慮。私心上,我很感動與感激林曉峰能有這份心意。這也是這個節目的宗旨。我會繼續期待的~~~!

【live推薦】

2003年“音樂之旅”演唱會版本的《寂寞的男人》,是最無解的版本。不多以文字形容了,大家自行感受吧。

(另外,1999年“有個人”演唱會,以及2016-2019“經典之旅”演唱會版本的《寂寞的男人》,也是神級live,有不同的滋味。大家如果喜歡這首歌,可以繼續去欣賞~)

張學友【寂寞的男人】音樂之旅Live演唱會_哔哩哔哩_bilibili

第一期被翻唱最多的歌(依舊)是張學友與王菲。翻唱再一次以實踐證明:平時聽張學友與王菲自己唱,可能會有種錯覺:“很簡單”,但當聽别人唱,開口那一刻,便不禁搖頭感歎:“沒那味,第一句就注定了差距”……我就總是有這種感覺,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如此呢?

結語——

我們為什麼喜歡廣東歌?

我們喜歡廣東歌,因為它的朗朗上口,因為它的人文關懷,因為它的思想格局,因為它總能将心境道破……

喜歡廣東歌的理由太多太多了。

現在,說粵語的廣東人越來越少,就連土生土長的家庭的孩子,也隻懂得普通話。我覺得這是非常悲哀的現象,我實在是不忍心看到廣府文化在不斷流失,逐漸變成隻能在他鄉才尋找到屬于自己家鄉的文化。

我衷心希望,這個節目能讓更多人喜歡廣東歌,接觸一些未能在内地流行的滄海遺珠,從而喜歡粵語這一門語言。

下一期的歌單更是令我期待,因為有我的“人生之歌”《葡萄成熟時》,還有《心之科學》《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這些近年我最喜愛的新歌……而娴公主的歌,也終于出現啦!

下一期,繼續拙評歌手們的演繹,繼續為大家分享原唱優秀的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