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而言三體1能拍成這樣,在國産電視劇的當下就算不錯了,原著粉滿意,幾個小的改編對于非原著作者理解也起到了幫助。現在網飛的還沒播出,但目測國内觀衆恐怕對于騰訊版接受度會更高;網飛那邊的改編以及對于“東方”的審美可能在國内觀衆這邊減分(不過長城内的觀衆也本來就不是人家的目标客群)

卡司方面,最滿意的是張魯一和陳瑾。張魯一有點唯唯諾諾,内心敏感的氣質很符合大家的預期以及人物的行為邏輯;陳瑾老師的表演更是不必說,站在那裡不用台詞就是葉文潔,特别是給鄰居家帶小孩,邊洗菜邊聊天時,那種給人的違和感無比自然;但葉文潔的一些台詞設計的,轉折還是太突兀了。

幾個覺得不太好的:首先是潘寒,全程冷臉沒表情,潘寒其實是狂熱的,去看看綠色和平的人什麼樣子吧。第二是王傳君,大家說的很多了,但其實确實也很難,搞純理論的大家的刻闆印象就三種:納(ban)什(feng)“藝術”宅、半瘋“陳景潤”、不會說話理工男;但第二種和魏成重疊了,第三種因為丁儀受過林雲的刺激帶點憂郁,很容易跟汪淼重疊,所以隻能按第一種刻畫;隻不過王傳君戲份不夠,也有點用力過猛了。第三其實是沙瑞山,為啥把他單獨拿出來,這個後面說。最後一個其實是史強,于老師确實很厲害了,但一是容易跳戲,二是确實他沒有史強那種亦正亦邪的勁頭(我心裡最符合的是姜文,當然估計也沒劇組能請得來。。。)

最後說回沙瑞山,為什麼單獨把這個配角拿出來說,就是我覺得三體1的故事裡有三個最容易出彩,也隐藏在書背後最重要的三個關鍵點。

一是從倒計時出現到宇宙閃爍那段的懸疑感,得益于近年來多部懸疑網劇,國内這次對這塊烘托已經做得很好了;隻是節奏對于書迷而言拖沓,對于新觀衆也沒必要。

二就是當人知道外星人确實存在的時候,其實會有非常大的心理沖擊,這方面其實有很多思想實驗,大劉整個三體的中一個立意也是“不需要見到外星人,隻要知道外星人真實存在,就已經是第三類接觸,就會對人類社會造成巨大影響”。例如現在基因編輯嬰兒是道德所不允許的,而在三體的情況下,這是人類求生過程中再正常不過的選擇。對于每一個個體也是,前一天還在關心的是還房貸,後一天可能就要考慮怎麼搶購末日生存包,去哪個山裡挖洞。而編劇也考慮到這點,她把這個沖擊放到了沙瑞山身上,這個改編是很好的,但一是喜劇演員的表現,再有就是劇本對此表現的深度和筆墨還是不夠的。

三就是集體主義。人類簡史說,農業化是人類的巨大進步卻也是個體的災難;社會進步與個人幸福間的平衡一直是政治、哲學、曆史學家們反複讨論的。我們是在集體主義教育中長大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理解流浪地球中的“犧牲”并為之感動,老外隻喜歡終結者式的個人英雄主義,并認為我們的集體主義是落後、非人性的。而三體1類似現在想對自由主義,三體遊戲中三體人的極端集體主義和後面危機紀元等多個時代中的思潮其實都是在探讨這個問題。這一點劇本改編的時候其實可以幫大劉從暗線挑明;有兩個位置改其實都可以:一是拯救派們玩完三體的反應是“這個偉大的文明太可憐了,我們要幫助他們”這個邏輯就實在太匪夷所思了,這是個原著小傷,可以在這裡加入;二是在國企領導和潘寒的線下見面會可以拍成“五月柱”下的辯論的形式。

最後,三體1騰訊版電視劇,仍然是一部值得推薦,值得二刷的電視劇;在忠實原著的基礎上,改編的當,OP和EP用心,重塑的配樂也貼近主題。看得出導演和編劇的用心,但還是有點感覺火候還差一點點,沒完全把握住,有點遺憾。期待第二季,希望更好,預祝融資成功(第一季連個直升機鏡頭都拍不起的可憐劇組,拍面壁計劃真替你們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