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瑪麗安一樣,我總是傾向于把人理解為有一千層,但其實把人當兩層去理解就完全夠了。
在“字面意義”上去理解,去交流,去愛。
無論有多少層,交流的時候都是要拿到表層來交流的。浪漫主義者總是想替别人腦補,這樣很不好。
與之相關的是對愛的理解,長期渴望愛而遇不到愛的時候人會把愛理解得很神秘,進而認為遇不到愛一定是因為自己哪裡出了問題。這時候需要的隻是一句堅定的“我愛你”,任何性質的,愛情的親情的友情的人道主義的都可以。反過來也一樣,愛就要大聲說出來,對被愛的人來說或許是人生的拯救。

跟瑪麗安一樣,我總是傾向于把人理解為有一千層,但其實把人當兩層去理解就完全夠了。
在“字面意義”上去理解,去交流,去愛。
無論有多少層,交流的時候都是要拿到表層來交流的。浪漫主義者總是想替别人腦補,這樣很不好。
與之相關的是對愛的理解,長期渴望愛而遇不到愛的時候人會把愛理解得很神秘,進而認為遇不到愛一定是因為自己哪裡出了問題。這時候需要的隻是一句堅定的“我愛你”,任何性質的,愛情的親情的友情的人道主義的都可以。反過來也一樣,愛就要大聲說出來,對被愛的人來說或許是人生的拯救。
(短評寫不下了,懶得重新構思長評,就碎碎地寫下去了。)本來想打三顆星,一看現在有8.7分,那還是再往下拉一拉吧。一個MV(蔡健雅還是好的呀)就可以講完的故事,擴寫成八集,編劇的局限性暴露無遺。把愛情當作衡量人生成敗的唯一标準,這點在 ...
以前是不理解“适合什麼樣的人”這種說法的,因為在太年輕的時候人都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而如果自己有一個固定的“适合的人”的類型,那也就意味着自己有固定的弱點或缺陷,這就矛盾了。然後随着歲月的流逝,個人神話總要破滅,漸漸地,面對愛情,“ ...
韓劇長于造夢,《人間失格》難得明确地告訴你它是夢。人和人之間本質上來講是無法彼此溝通的,所以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在這樣孤獨的底色之上,有一些時刻一個人和另一個人貼得很近很近,仿佛消除了孤獨,這便是愛。富情獨自面對外在傷痕累累、内在抑郁 ...
不知道誰給我勇氣寫這個标題的。雙峰第三季直接把整個故事的世界觀設定拍出來了,我覺得跟紅樓夢有很像的地方。而看到了相似的地方之後又會發現它們的根本不同之處。“你有種子吧?(Do you have the seed?)”庫柏問斷臂人。“ ...
柏拉圖、康德、胡塞爾、維特根斯坦;塞尚、馬蒂斯、畢加索;舒曼、貝多芬……一個鋼琴專業的大學生、一個中學哲學教師、一個想當藝術批評家的文化部官員、一個策展人。這些設定和埋梗(用典)就像一團一團鮮豔的顔料被擠在一張畫布上,然後用細膩的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