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開始,哥哥就望着天台,然後,在天台上一躍而下,差點把人吓死。
然後,鏡頭一轉,天台外邊還有一段兒呢,哥哥在這裡,許下了願望,将來,一定要努力讀書,考進香港大學,做個好老師。
多年過去,老師成為了老師。
課後打掃時,清潔工發現了一封殘破的遺書,這事兒,引起了校方高度重視。
這個年代,跳樓的太多了,造成相當惡劣的影響。
于是,開會讨論。
在這場讨論中,副校長是說了一些“不應該說的”話的,但仔細想想,或許就是這個道理,現在人,一言不合就壓力大,到底是承受能力太低,還是真的壓力大呢?
這個問題永遠無法知道答案,這不是數學題。
聽到副校長的這番言論,老師是不同意的,站起來就是一頓“整頓職場”的操作,哎呦,正義感爆棚呢。
但是,不好意思,這隻不過是老師的心理建設,等到老師發言,中規中矩。
由于事先并沒有看劇情介紹,一度以為,這故事,大概是講老師的單挑的吧,畢竟,這教師節也快到了,那些不講師德的老師,也需要一部電影鼓勵鼓勵。
這邊,找事主的事情在繼續,老師已經回憶起童年。
當年,老師的家庭,也算是精英家庭了。
鄭中基靠着自己的努力邁入了精英階層,由于自己的原因,他相信,努力能改變命運,所以,對孩子也是這麼要求的。
明細看得出來,老大比較笨,老二比較聰明,所以,家裡的待遇,也是肉眼可見。
在這場音樂會上,鄭中基捐了十萬。
但是,名字是簽的夫人的名字。
這個讓鄭中基很不爽,出風頭的事情被你做了,錢卻是我出的,這個天理難容。
回家好一頓收拾。
說實在的,鳳凰男大概都有類似的通病。
這個家庭的問題不小,但拼命往上爬的鄭中基覺得沒問題,因為,他本身就是這麼過來的。
經驗主義害死人啊。
哥哥是啥事兒都幹不成的節奏。
功課功課不行,彈琴彈琴不行。
但是,鋼琴老師是個溫柔的女生,即便哥哥再怎麼不行,還是可以與人為善的。
這,大概是哥哥萌發當老師的最大原因。
回到現在。
老師班上有個問題學生,綽号蛋糕。
至于為什麼叫“蛋糕”,并不是因為長腿。
老師覺得,這個同學,最有可能是寫遺書的那個。
于是,找機會談心。
我們始終要學會面對一些不如意的事兒。
這話沒毛病。
當下的社會,是個狼群環伺的搏鬥場,在溫室裡頭長出來的花朵,經不起這樣的摧殘。
到那個時候,你去抱怨這個環境給你壓力了嗎?
如果這點風雨都不能經曆,那還能做點什麼呢?
如果真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那也就罷了。
如果,隻是個精神脆皮,那怨天尤人的壓力,多少有點可笑吧。
抑郁,是種病,得治,不治将恐深。
但是,預防大概更重要,先期免疫更重要。
對抗抑郁的最大武器,大概是堅強自己的心志,無它。
這就像跑馬拉松,從來不鍛煉,選擇去跑馬拉松,這未免太可笑。
如果堅持鍛煉,未必能跑馬拉松,但至少可以跑個800米吧。
如果,你跑個50米,就喊壓力大,那隻能證明自己脆皮吧。
這些都是題外話,有感而發而已,和故事沒有太大的關系。
老師以為自己的苦口婆心,蛋糕多少會有點感動吧。
但是,老師想太多了。
蛋糕随便反殺了一句,讓老師無言以對。
一個經營不好自己家庭的人,還好意思勸别人,省省吧。
好吧,來看看老師的家庭生活,為什麼搞到這個地步的。
其實,一開始倆人貌似也很美滿的呢,看個問題學生的家庭作業,倆人都能補個家庭作業。
但問題時,當要“奉子成婚”時,老師退縮了。
妻子沒見過這麼渣的男人,選擇離婚。
理由相當充分。
可是,老師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個問題得好好探究一番。
于是,又回到了童年。
這一天,電視上報道,本地漫畫家謝永滔自殺。
這個漫畫家究竟是不是真實存在,小編還特地請教了度娘,但沒得到答案。
但是,他的作品,是哥哥小時候唯一的慰藉。
很巧合,這裡也提到了“會變成怎樣的大人呢”,幾乎和《錯過你的那些年》裡頭一樣。
漫畫家的死,成了壓倒哥哥的最後一根稻草。
故事至此,才“真相大白”。
原來,老師是弟弟,哥哥早就在不堪重負中選擇了自殺。
哥哥的死亡,鄭中基是需要負全部責任的。
他的那套教育方式,源于自身成功的幸存者偏差,并不适用于每一個人。
但是,成就是不是需要“逼一逼”,個人感覺還是需要的。
第一天跑50米可能覺得累,但每天堅持,或許一年後,能跑到800米。
一定的壓力,在承受範圍内的壓力,給一點大概也不是什麼壞事兒。
但是要注意分寸,一旦過量,适得其反。
故事裡頭的哥哥,隻是個孩子,給太大的壓力,大概就沒有了騰挪的空間。
如果已經成人,适當給點壓力,應該沒太大問題。
作為過來人,鄭中基大概也是明白,現在不遭受家庭的毒打,将來必然遭受生活的毒打。
隻是,他也不是教育家,沒有嘗試過其他的方法。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才是最穩妥的方式。
可惜,鄭中基太多時候,隻是在拼命往上擠。
網上流行的一個段子,孩子高考結束,要上大學了。
老爸拉着孩子喝了頓大酒,直接把孩子往死裡頭灌,第二天,告訴孩子,兩瓶啤酒,這就是你的極限了,知道自己承受的極限,以後才能好好生活。
孩子的成長,需要大人的監護。
但是,成年人的“成長”,需要自己自強。
動不動那抑郁出來當借口,未免太牽強。
故事最大的懸念解開,後續基本沒什麼波瀾了。
老師大概也是在這場遺書事件中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心病向來隻有心藥醫,自己沉淪在過去,别人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喚醒一個假裝睡覺的人。
這世界,最應該學會的品質,大概是珍惜吧。
珍惜自己,珍惜家人,珍惜身邊人。
珍惜時光。
自從哥哥選擇了自殺,整個家庭也就崩塌了。
所有人,都不會快樂。
弟弟,從此都沒有快樂過。
這一點,早就被當年的女友,如今的前妻看得明明白白。
故事最後,是一場所有人的“成就”吧,那封遺書,究竟出自何人,故事并沒有明确交代。
或許,這隻是一種宣洩情緒的方式。
關鍵的是,老師通過此事走出了自我。
你我,都該警惕,别讓情緒左右了自我。
自從哥哥自殺後,鄭中基大概也從來沒有快樂過。
父子之間,夫妻之間,母子之間,從此割裂成遙遠的世界。
最後,鄭中基已經“記不起他的樣子”,心痛得無法呼吸。
多年以前,小編也曾碼過一些文字,曾經在《第一次的親密接觸》中提到過,叫做《落鳳崖的風》,故事裡的“我”,在多年以後,也記不起女孩的樣子,痛徹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