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現階段的林木工人片子,勢必就是充滿着男性視角叙事的,因為很簡單的原因:沒有女性伐木工人。所以嘗試從巨幅男性視角的電影裡尋找女性叙事,本身就成為了一種自讨沒趣。

其實說到底還是老生常談的問題,關鍵并不是女性權利單方面的缺失,而是女性角色的缺位。為什麼伐木工人裡不能有女性呢?為什麼女性在這部電影裡就隻能擔任老師和家庭主婦呢?

在上世紀真正的女權運動中,解放出婦女生産力的那句口号:婦女能頂半邊天。所以不僅有女護士,女老師,還有女拖拉機手,女伐木工人等等,尊重是随着責任承擔協同而來的。女性擁有真正參與社會各項工作能力的同時,才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權利解放——沒有人會因為你是女性而小瞧你,女性的工作可以做的比男性更快更好。

但是現階段的資産階級女權運動是做不到這些的,因為現有的女權運動并不是平權運動,而是本質上的特權運動。通過社會風氣的鼓吹和流行文化的洗腦,各種各樣的看似解放女性實則限制女性的話術都出現了:女性就應該安安穩穩,女性就應該考公考編,女性就不應該從事某些工作,女性就應該貌美如花,女性吃飯就不應當買單等等。這些看似給予了女性享受與特權的話,實際上剝奪了女性的權利:為自己奮鬥的權利。因為為了榨取女性作為消費主力的所有利潤,他們給女性鋪設了一條充滿誘惑的路——女性應當享受,女性隻享受就夠了。

所以同樣的,在上世紀國際共運退潮後,西方的左翼運動也轉向了低迷,開始搞身份政治:lgbt,女權等等。但他們所采取的方式,看似解放了特殊人群的思想,但實際上是在利用廣大群衆的善良——哦你是lesbian,哦你是gay,我尊重你,你應當受到特殊對待——所以本質上從平權運動轉為了索取特權,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人看不慣lgbt群體的遊行示威等等。說到底,企圖不承擔更多責任就獲得更多權利,是永遠不可能獲得本質上的平權的

所以我們急切需要的,是真正的女權主義與平權運動,而不是裹挾着消費主義的,心裡裝的全是生意的女權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