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林武峰都快成為理想型的度量衡單位了吧?

能有0.5林武峰,就很值得“哄搶”了(bushi)

李光潔飾演的林武峰,文能鬥碎嘴子鄰居,武能堵“狗洞”(bushi),風雨如晦之時是家中頂梁柱,麻煩頻生之際又是妻子的貼心小棉襖、甜嘴小蜜棗。

激流風浪中穩穩一彎小舟,苦寒生活中濃濃一點清隽。

在隔壁愚孝莊超英的對比之下更顯難得,大寫加粗的人間理想。

來,展開說。

一,家本位“家張力”、半糖理想式務實

某種意義上,林武峰是“家本位”的、平視珍視妻兒,而莊超英是另一種“超家本位”路數,将他自己的“公共價值”淩駕于家人的生活和需求之上。

狗洞事件是林武峰和宋瑩解決,當時莊超英人忙着在外閱卷。

隔壁鄰居搭房,是林武峰、宋瑩和黃玲三人帶着孩子們完成,當時莊超英人忙着在外賭氣。

是莊超英工作忙而林武峰是個“閑雜人等”嗎?當然不是。

在莊超英的潛意識價值排序中,莊超英作為莊超英的社群價值、工作價值、美德價值,都要大于“丈夫莊超英,父親莊超英”的家内義務。

某種意義上,莊超英是一個“公共”的莊超英,小到父母弟弟妹妹的家庭樹狀網,大到學校和鄰裡族群,“公共莊超英”的重要程度或許都遠高于妻子孩子。

種種事務中莊超英的不在場,表面上隻是不湊巧的偶然,深層或許是價值排序的應然。

或許莊超英更接近一個“公衆自我覺知”者。

你看,莊超英對鄰居一衆孩子,有教無類、有求必應。

不圖回報、不辭勞苦、不計後果,孜孜不倦的具象化。

但學生們各自為陣前來上課,隔音差、時間久,一度讓家人和一衆鄰居都苦不堪言。

這件事中你當然不能說莊超英純是壞人,他無償無私提供教學理應有很多朵大紅花,但當“公共莊超英”危及身邊人的利益時,他亦不予處理。

某些事件中,莊超英體現出一種“半犧牲式+半逃避式的理想主義”。

理想主義,覺得高考好就希望孩子們都能由此改變命運,其中有實際困難怎麼辦?不知道。

給孩子們高考補課影響大家生活質量怎麼辦?無視,逃避,假裝問題不存在。

要對爹媽愚孝但被老婆駁回怎麼辦?逃避,并以逃避來表态和無形施壓,不回家生氣氣。

但林武峰不一樣,他務實很多。

當然林武峰的務實,不是功利冷血,更不是苟且投降,而是一種暖調的積極靈活的“半糖理想式務實”。

換句話說,不是冷眼看破然後嗤之以鼻,而是勘破三春景不長、依舊願意溫暖邁步。

一鳴他們一大堆人嗡嗡嗡嗡吵吵鬧鬧上課,林武峰給出有效建議“統一、定時、輪流”。

一鳴他們高考無望、擺攤無路,屢次被抓,林武峰态度絲滑教他們認錯、用自己的表替他們脫困。

黃玲被氣得帶着孩子回娘家,林武峰上線當婚姻調解員。

雖說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每件日常小事裡都有濃郁的“家張力”,溫暖和煦夾雜着飯菜香、人情暖。

你看,同樣是對鄰裡釋放善意,莊超英的邏輯閉環重點是“覺得好、一定要”,而林武峰會多思慮很多步,橫豎上下左右都妥帖。

如果說莊超英的理想主義,傾其所有、無暇無力顧及其他;那麼,林武峰的“半塘理想式務實”,則更人情練達、更有章法可執行。

一定程度上,莊超英感知世界,是以“我”為單位進行丈量:我苦讀考學,你們也應該都可以。我少吃少喝供養父母拉扯弟妹,你們也應該都可以。我兒子莊圖南學習習慣良好,你兒子林棟哲應該也可以。

而林武峰行走人間,是以“每個個體”本身的獨特感受、特定情況為準的。

你看,莊超英很多時候無惡意,但他“以你為我”,這種“我之複制”“我之臆想”難免行不通;而林武峰對每一位都是“以你為你”的,更設身處地、更彈性、更熨帖。

退身半步,愛和善意亦更“因人定制”。

二人都友善都熱心,但莊超英有一點“以我為萬物之尺”(并非都因自大,而更可能是囿于見識的僵化固化),而林武峰是“以萬物為我之友”。

二,“創傷加冕”模式vs“愛商”滋潤模式

黃玲被婆婆薄待、未能上桌,莊超英人前不維護不反擊,人後一番“你是長兒媳(所做比她們都好)”的誇獎。

三分嘉許、三分肯定、三分“以贊許來撫慰”。

一定程度上,這句“你是長兒媳”,比婆婆“不能上桌”的薄待更讓我生氣。

婆婆薄待輕視,亦自知那是看輕黃玲;

而莊超英所言,他自認是“看重”黃玲。

前者傷害就是傷害,後者以褒獎之名傷害而不自知。

...

某種意義上,這或許是一種創傷之後的精神獎勵法。

黃玲忙完進屋、他便起身試圖招呼她坐下。

莊家阿婆将黃玲母女“趕”去小廚房,他欲言又止、遙遙幾望,未必沒有一點唏噓和心疼。

他并非不能理解黃玲被薄待,隻是比起發掘其中“冷酷惡意”,他更願意從“美德溫情”的角度來看待。

黃玲看見的是被動的剝奪和傷口,他看見的是主動的奉獻和愛。

艱難困苦年代中一家人殊為不易,不均不平是真,血肉至親也是真。

他苦着餓着自己,是因為愛、因為親情、因為報恩、因為美德,但這些在他的世界裡其實是一筆外表金光燦燦、内裡不堪細盤算的糊塗賬。

重要的界限是施動方和受動方的态度。

如果莊超英割肉以喂養父母姐妹,對方于心不忍、涕淚交加,那是一回事;

如果莊超英剜心以奉養尊親幼弟,對方大快朵頤、然後下單預定“老大媳婦的爆炒心肝、鹵水大腸”,那完全是另一回事。

但莊超英分不清或者說潛意識中不願意分清。

當然,上述比喻程度誇張,但受者一方是否主動索取、是否PUA、是否将之視為天經地義、是否在供奉停止後暴怒,都很能說明問題。

很顯然莊家爺爺奶奶主動索取“大兒子一家的所謂奉獻”,而上位者的索取,天然是有些一言難盡的,哪怕是隐藏在濃濃血脈脈脈溫情屬性中。

...

與其說莊超英的“愚孝”完全是觀念意識上的老舊愚昧,不如說這筆“愛和愚”“親恩和不平”的糊塗賬,或者也可能是創口未愈合,以“光芒”來精神止痛的後遺症。

一方面,他愛家人,甘願付出。

另一方面,面對“自損”的創傷,莊超英在成長過程中,未必沒有在潛意識中将道德誇獎當精神代償的可能。

某種意義上,這和中世紀某些苦修派的精神驅動,或許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如果說莊超嘉許黃玲“你是莊家優秀長媳”,是一種“創傷加冕”模式,那麼林武峰在宋瑩沮喪時的處理方式,才是妥帖、周全的“對症下藥再加糖”。解決問題、甜蜜提供情緒價值一條龍。

林武峰很會解決問題,物質現實層面是務實的才幹、一針見血的判斷,情緒方面他“愛商”很高,很會愛人。

我們的課本裡從來不教“愛商”,但愛商或許和智商、情商一樣重要。

你看,林武峰帶回電視票讓老婆眉開眼笑,說錢不重要“你開心才是這個家最重要的事情”。

眉開眼笑在這個語境下的常規模式是“把老婆哄得眉開眼笑”,但林武峰這句不是甜言蜜語哄哄而已、漂亮話說說而已,而是真心實意如此思之、行之,日升月落守護之、朝夕相對陪伴之。

...

人生在世很難事事萬全,但磕磕絆絆矛盾也好、雨打風吹困境也罷,林武峰的超高愛商總歸有一層幸福柔光。

你看,對比莊超英,林武峰更現代更當下,更會異位而思、更能提供讓人熨帖的配得感,有能力有手段有原則、有進退有分寸有溫度。

太老實巴交會無趣,太獨斷專行會傷人,太忙不能顧家,太沒本事又不能平事,而林武峰完美。

一點玲珑通透,但毫無鑽營之意、銅臭之氣。

一把優越條件,但絕無倨傲之姿、傲慢之驕。

對孩子号稱“放養”,其實更接近處處以身作則、以愛浸潤、以樂滋養的“暈染式”言傳身教。

對妻子不是帶着前置俯視意味的“寵”,更不是帶着忽悠之氣的“哄”,而是心心相印、事事挂心的體貼,是愛之珍之尊之重之的“愛重”。

平平淡淡一瓢飲,風風雨雨幾十年,愛得務實又浪漫,日常又甜蜜。

咱就想問,集齊多少個神龍才可以召喚一個林武峰啊。

...
三,高能效叠代者vs尴尬零餘者

很有意思的一筆,是林武峰說自己剛參加工作室很木讷,領導對主任說“加點水、别太燙”,他也把杯子遞給主任“加點水、别太滿”。

若幹年後,衆人唏噓老吳不讓姗姗讀高中,林武峰一針見血指出核心症結,并表示“如果我們誰也不能出姗姗讀高中大學的學費生活費,就不該質疑老吳”。

這樣一枚愣頭青,如何成為了人情練達的滿級選手?

林武峰往日成長故事線劇中并未展開,但我們可以推測,他有很強的“廣義學習能力”。

這種廣義學習,不是僵硬知識點、背題庫拿分數的意思,而是見賢思齊的正向驅動力,是長期主義的“終身制學習機制”。

不着痕迹又無處不在,耳聰目明,見之聞之、思之量之、念之化之。

林武峰從動蕩年代中來,見過滾滾洪流、紛紛亂局、曆曆悲劇,隐隐約約有一絲絲小樓不問春秋的“入世之隐”。

他當然是積極入世的,踏踏實實快快樂樂安安心心過日子,但對于“宏大問題”,對于更高的藍圖、更遠的遠方,他似乎又是諱莫如深、敬而遠之的。

小院夜色中談兒子教育,林武峰說自己大學隻讀了一年,說其實并不太強求林棟哲如何“有出息”。

這固然是一種豁達自然的通達心态,但未必沒有幾分“遠避之”的消極式謹慎。

時代春風已至,林武峰猶豫之後也靠近了“冰箱大業”,或許有一天他的謹慎猶疑,也終于會煙消雲散。

你看,林武峰似碧山春樹,從動蕩的滾滾長河中來、依舊有清冽舒朗一瓢飲;

莊超英似錯過季節的蒼松,能風雪傲霜枝、也能溫良俯仰,卻供養着密密麻麻依附蔓藤。

莊超英某些做法很難兩全,但不可否認他依舊有很多優點。

...

對待文藝作品莊超英也挺有超前性,完全不似古闆迂腐之人。

對待兒子莊圖南的疑似早戀苗頭,他的态度也比妻子鎮定許多,宜疏而不宜堵,宜寬不宜忌。

為人師長,諄諄教導、切切叮囑,亦慈亦寬。

他的問題從來不是主觀惡意,而是客觀局限。意識上的“愚”,觀念上的“窄”。

林武峰同樣有時代局限性,但他的自我調适和叠代機能很強,而莊超英錯身一步、帶着舊式的複雜的“尴尬零餘味”。

莊超英對一同苦過來的原生家庭,有太捆綁的親情,太充沛的恩情,太濃郁的患難之情,太慣性的“犧牲美德”之情。以至于在當下視角來看有些“愚孝”,一“愚”障目,在“我”和“我們”、“小家”和“大家”的劃分上,過于傳統含混。

如果說莊家阿婆阿公的某些舉動,是以糟粕之名行自私之實,那麼莊超英則是為子純孝、為鄰友慕、為師仁愛,他的痛點在于發生沖突時總是很難把握“度”。

頭戴傳統糟粕的“緊箍咒”,身持傳統美好的内蘊,左右為難、内外矛盾,何嘗不是在自己築成的鐐铐圍牆中無法起舞呢?

...

舒心結語

人或多或少都有時代局限性,但站在2024年的尾巴上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林武峰,依舊如此讓人心向往之。

鍋碗瓢盆“家”張力滿滿,但不市儈;

能掐會算、人情練達、技能滿滿,但不鑽營;

如清風吹碧山、似溪花照明月,美好舒朗但不務虛。

既有那個時代的大戳,絲絲縷縷未剝離真實年代感;又有更為廣義的不受限的吸引力。

故事裡的人,妍媸美醜都入木三分,十分恩怨都叫人牽腸挂肚,電視劇不是高考、沒有标準答案,或許像劇版“以史為鏡”,在每一位身上都能看見自己的一點點側面,嬉笑怒罵都有轟隆隆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