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當代語境的切入角度,卻隻是淺淺劃過一刀,無法達到探至病竈的深度。劇本的潛力隻在前半部呈現,在已經缺少戲劇性與複雜度的環境下,威脅的險要與深刻蕩然無存,成為似乎得以被任何其他病症替代的驅動工具,後段彼此的相處交流過程更是淪為最平淡無奇的溫馨樣闆。

儘管如此,前半部依然提出了一種新的人際關係的樣貌,在心理健康低下成為一種普遍但無法示之於人的現代病時,面對這樣的當代環境,我們究竟該如何對待他人,又期望能得到怎樣的治療呢?本作構築了一個烏托邦的人際互動場所,在包容缺陷與尊重對方感受的前提下,坦誠地交換心理困境,詢問對方的界線,時而越過加厚的堤防關懷對方,主動提供幫助。讓個體能夠成為被尊重獨立又是值得被愛的存在。我們可以不深入觸及對方的靈魂,不徹底介入對方的生活,可以僅僅是握手一般地傳遞微小、卻持久的溫度,在需要時讓對方陪伴,不需要時遠離人群,若即若離,但絕對是一隻手臂可以觸及的距離。

我們追求著的人際關係,就像是黎明前的夜晚一樣,在完整的理解之前,有著星星一樣的曦微存在支撐著希望,維繫我們之間的關係是如同維生素般維持生命體徵的最低要求,就算不完美也沒關係,隻要它能使我們脈搏繼續跳動,彷彿黑夜裡的星空一樣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