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線”之上,第二個主題詞是“正确”,全稱“XX正确”,懂的都懂。
二、正确
5、《瞬息全宇宙》:反權威的正确
在漫威與DC争相開啟超級英雄多元宇宙之際,《瞬息全宇宙》并沒顯示出有多偉大的創意。它的新奇在于一個“平民”的多元宇宙。
我很欣賞譯名《媽的多元宇宙》,這種一語雙關充滿對超英片不屑一顧的惡趣味,也暗藏非主流可以把“多元宇宙”玩得比大廠更花哨的挑釁意味。
影片抛開“多元宇宙”一貫用來拯救世界、拯救人類的宏大設定,反套路的設定為一個中年危機婦女拯救家庭、拯救母女關系的故事。用牛刀殺了一隻雞,而且殺得花樣百出,不走尋常路。
穿越“多元宇宙”的過程盡管比起漫威來視效略顯廉價,卻充滿了怪誕的惡趣味,也遍布影史各種彩蛋,令很多資深影迷大呼過瘾。
然而過多的内涵搞怪與迷影緻敬也提高了欣賞門檻,使得本片口碑兩極分化,愛的愛死,煩的煩死。
影片的諸多設定很“正确”,女性主角、少數裔身份、LGBT要素……滿足奧斯卡各種需求。但中心思想太單純,奪桂不易。
6、《塔爾》:高冷的正确
同樣有女性主角、LGBT要素,還疊加了挑戰音樂世界男權地位的大殺器,《塔爾》更具冠軍相。
但影片語焉不詳、留白過多的氣質則更符合歐洲三大電影節的美學标準,放到商業與藝術搞平衡的奧斯卡不一定受待見。
我不太喜歡這種電影,刻意藏頭露尾,強化混沌感,造成觀影不流暢。不斷就音樂素養抖書袋,卻把一部158分鐘的電影剪得毫無節奏感可言。感覺就像頂着古典音樂的殼唱了一段五音不全的RAP,非常膈應。
倒是“藝術家的私德是否會拉低其作品的藝術價值”與“劣迹藝人是否該遭到行業封殺”這兩個命題非常應景,社會代入感很強,極具思辨價值。
傲嬌女主最終身敗名裂遠遁澳洲去搞遊戲音樂,也算給國内許多劣迹藝人一個新的思路,不靠顔值且有一技傍身的可以借鑒一下。
7、《女人們的談話》:女性的正确
名副其實,整部影片就是女人們通過冗長而瑣碎的談話議定群體性決策。面對男性的侵犯,忍耐、反抗或是逃離?
挺考驗觀影忍耐度的,畢竟夾雜着各種哲理的碎碎念一股腦傾瀉下來,很悶,很暈。
乍一看本片講的是女權,深入去想可以得出很多屬于自己的結論。
這是一部女性“出埃及記”,聯想到曆史很多群體性跋涉,比如猶太人出埃及記、蒙古土爾扈特部族的東歸、我黨的長征……當時肯定都經曆了異常激烈的内部争論,甚至付出了流血或肅清的代價,才能達成一緻性決策。
而《女人們的談話》卻在每個人立場觀點迥異的情況下,通過漫長的談話,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互相理解,互相鼓勵,最終和平地達成共識、完成決議。
也許這才是“女人們”談話的可取之處。假想各國領袖都換成女性,俄烏沖突可能早就結束了。
8、《悲情三角》:隐喻的正确
很多人從性别、階層等角度解讀《悲情三角》,在我看來它就是在赤裸裸影射世界地緣格局,西方視角明顯,極其“正确”。
第一段。一對戀人為了吃飯誰買單撕破了臉皮,這不就是英國脫歐的本質麼?
第二段。懶散的美國船長把大船開得颠簸不穩,把全船乘客晃得嘔吐不止,還大言不慚地和同樣醉酒的俄羅斯土豪辯論“一絲形态”問題,這不明目張膽的吐槽兩霸麼?
第三段。大船翻了,船長沒了,衆人荒島落難,掌握制造技能、壟斷物資供給的亞裔女傭試圖建立新規則、新秩序;白人小夥夾縫裡求生存,不惜犧牲美色進行交易,這不就是歐洲人在隐喻某崛起大國破壞國際秩序麼?
這分明就是英國、歐盟、美國、俄羅斯、東方大國幾者(海報上的五人)之間的多重“三角關系”,互相鄙視、利用、離間與争鬥。眯着眼看是“悲情”,睜大眼全是“惡心”。
影片第二段裡嘔吐物亂噴、糞水橫流已是在挑戰觀衆的觀影極限,再疊加各種政治隐喻,敗人胃口。
本片野心極大,迎合歐美評委沒毛病,想要獲得普羅大衆的認可,空餘悲情。
雖然以上影片各種“正确”,極力迎合,在我看來仍然折桂無望。因為沒了“底線”,過度乖張走向極端另類,并不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