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金融危機似乎又來了,不妨來回顧一下上一次的教訓:

2015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5項提名的《大空頭》最終隻獲得了最佳改編劇本這一個獎項,然而這并不妨礙它成為觀衆心目中的好電影。因為它用一種淺顯、風趣的方式講述了一個非常深奧與枯燥的事件——美國次貸危機。

2007年爆發并席卷全球金融界的美國次貸危機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但它的确從很多方面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格局,其留下的深刻影響潛移默化的浸入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

然而這麼大級别的一次金融風暴卻很少被改編成為電影,這不得不說是一件奇事。是好萊塢害怕惹怒金融權貴而刻意為他們遮醜麼?顯然不是。我想多半還是因為素材過于專業化導緻劇本容易陷入生澀難懂而難以搬上銀幕。

...

幸好還有邁克爾·劉易斯這樣一位著名金融記者以及亞當·麥凱這樣一位擅長喜劇片的導演,才讓這樣一部既深刻又不乏幽默的好電影讓我們從側面了解到這一場金融飓風的暴風眼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影片非常專業、系統且生動有趣、深入淺出的講述了次貸危機引爆的導火索—— MBS(住房抵押貸款證券)與助燃劑——CDO(次貸證券集合)的來龍去脈。并暗示了美國這樣一個良好運行若幹年且機制完備的金融制度為何頃刻間倒塌的内在原因。

...

那便是美聯儲V型反轉的貨币制度以及格林斯潘對于房地産泡沫過于樂觀的态度,也包括标準普爾、穆迪等重量級評級機構為了彼此競争而對次貸違約風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失責,當然最重要的仍是美林、摩根大通、雷曼兄弟等金融機構為了高效率賺取利潤而制定出看似天衣無縫、實則漏洞百出的金融産品。

...

從 MBS到CDO,普通老百姓與非金融人士根本搞不懂它們的構建與盈利模式。它們涉及到了長期債權(銀行房貸)通過創新性證券化吸引長線投資而讓原債權人短期變現,将優質債與垃圾債打包以降低産品風險,再層層分銷到整個華爾街乃至全球以分散風險等等一系列頗為複雜的過程。它原本是以證券化的方式加快貨币流通并平攤風險,出發點是良好的,卻因為過于信賴事後被證明有渎職嫌疑的評級機構而忽視了基層違約風險。

...

從片中可以看出那時整個美國都麻醉于房地産高速增長的虛假繁榮中,所有人都嘲笑看空者。而貪婪的金融機構将資金杠杆過度放大也注定讓這場災難演變到了幾乎無法收拾的地步。這些都很容易讓普通人質疑金融業存在的基礎:不直接産生實物與價值的行業究竟有何存在意義?

然而通過一部電影顯然無法探讨如此宏大的命題。所以導演隻是通過四組大空頭在本次危機中的先見之明來警示金融體系那看似環環相扣、無懈可擊的盔甲下實則蘊含着無窮的殺機,而這四組看似發國難财的成功者并非沒有提前告誡大家,隻是身在泡沫中的人們不願意從美夢中醒過來而已。

...

這四組大空頭為什麼快人一步?他們各有什麼成功的秘訣呢?

第一組:克裡斯蒂安·貝爾扮演的對沖基金經理邁克爾·巴裡。

他是靠純粹的案頭工作來發現危機苗頭的。這需要他仔細閱讀大量的MBS基礎文件。據說除了這些文件的起草律師,全世界隻有巴裡博士認真閱讀了它們,因為其他人都依賴于貌似公正的評級機構。

...

金融從業者最平實卻又最高深的武功便是理性與嚴謹,在這兩方面做到登峰造極的巴裡博士發現了漏洞,并通過金融機構為自己定制了看似傻瓜才會要的房地産做空産品—— CDS(信用違約互換)。可以說,巴裡博士是一個人在戰鬥,幾乎全世界都與他為敵,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話。

由于是他最先發現并創始這種做空産品,他勢必經曆最長的虧損期,因為在真正危機爆發前他的基金都必須按月支付數額巨大的保險金,這讓他旗下的基金市值最高虧損至-19.3%。于是他的老闆與投資人勃然大怒,紛紛施壓于他。

...

此時的他是最為孤獨且抑郁的,但他的另一項絕學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那便是無與倫比的抗壓能力。他通過在辦公室裡拼命演奏重金屬音樂來緩解壓力,并熬過了這場漫長的兩年等待。他的基金收益成績單最終定格為+ 489%,在這場金融海嘯中,他笑傲江湖。

巴裡博士是金融界的一個另類,與那些在拉斯維加斯開同業者大會時還穿着西裝革履的标準商務人士不同,他平時在辦公室仍然穿着邋裡邋遢的T恤與短褲。正是這種重裡子而不屑面子的特立獨行才讓他在華爾街顯得卓爾不群。

...

第二組:瑞恩·高斯林飾演的金融掮客賈瑞德·韋内特。

他偶然間聽說了業界關于巴裡博士的笑話,并從中嗅出了商機,不但自己購買 CDS(信用違約互換),還四處遊說各路基金經理,試圖在與他們的合作中抽取傭金。他的彙報方式相當“立體”,用疊疊樂這種兒童玩具完成了次貸坍塌的形象演示。

他的成功模式是華爾街的範本:嗅覺靈敏,惟利是圖,不擇手段将利益最大化。自己的資金全壓上仍嫌不夠,還得想方設法拉更多人上船以賺取傭金。這是典型的華爾街做派,油滑而嗜利。他的訣竅很“常見”,所以導演沒有花太大的筆墨來書寫,又或許是不屑吧。

...

第三組:史蒂夫·卡瑞爾扮演的基金經理馬克·鮑姆。

他是個脾氣暴躁、愛打斷人發言之後又自顧自打電話離場的傲慢家夥,然而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擁有善良品格的人,因為身處華爾街這個爾虞我詐的大染缸而感到深深的自責與苦悶,他是一個出污泥而不染的謙謙(cu lu)君子,痛恨虛僞與欺詐。這使得他變成一個不合群者,謹守道德的同時處處碰壁。

...

他的成功之道在于如獵狗般的追逐精神,他不相信直覺與嗅覺,隻相信缜密的調查與暗訪。他的團隊是片中唯一走入基層做實地調查的實幹主義者,他們殺入前線從而掌握了真實的還貸違約現狀數據與預期評估。這使得他敢于頂住壓力大規模做空,因為他壓根兒就不相信一個脫衣舞娘能按浮動利率還貸五套房加一處公寓。

...

第四組:由布拉德·皮特扮演的銀行家本·霍克特與他的兩位平民級投機交易者。

這是一個奇怪的組合,兩位小級别的私募基金經理偶然間窺見了商機,卻因為資金量太小無法動用機構席位購買到 CDS(信用違約互換),于是他們求助于在華爾街頗有名望與門路的一位朋友,這便是處于歸隐狀态的霍克特。

霍克特是個理想主義者,厭倦了金融界的浮躁與僞善,歸隐于鄉間過着與世無争的逍遙生活。之所以要幫助那兩位投機者估計是因為對華爾街的痛恨激發了他的鬥志,狠狠的砸向對方的下颚便是他作為隐者的複仇一擊。

...

當兩位同伴因為買到 CDS而歡呼雀躍的時候,感性的霍克特不無悲涼的說到:“你們知道你們剛剛做了什麼嗎?你們在對賭美國經濟崩潰。這意味着,如果你們赢了,人們會無家可歸,大批人會失業,大家沒有退休存款,養老錢都沒了。我最讨厭就是這一點,把人換算為數字。告訴你們一個數字,失業率每上升1%,死亡人數就會增加4萬人,明白嗎?……别在我面前為此而跳舞。”

這便是他的成功之處:置身事外,客觀而冷靜地分析事态發展,并作出不随大流的判斷與決定。

...

這四組人用不同的理念與方式獲得的同樣的成功,靠的是與衆不同的眼光與一以貫之的行動。他們是大空頭,敢于與大多數人看法不同的人,他們必須冒巨大的風險與全世界為敵。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膽量!

片尾字幕交代各位主角的現狀,令人感概的是巴裡博士并沒有因為第一個察覺風險而受到商界與政府的重視,沒有人來向他取經,反而是他被審訊了四次,被聯邦調查局查賬。他現在惟一在做的小型投資,隻關注一種商品:淡水。

...

如今,整個華爾街還在繼續自欺欺人,繼續發行着類似的金融産品,它們隻是CDO換了個名字而已。

回到片首:“不懂之事,自會小心;惹禍上身,皆是自以為是。” ——馬克·吐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