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5
遠超預期。雖非多麼偉大完美的作品,但打動我了,也找不到什麼可挑剔的地方,值得五星。
首尾的紅外濾鏡質感驚人,結尾的公路鏡頭孤獨寓于霓虹的街景,頗有《出租車司機》和《春光乍洩》的味道。
ps.這麼精彩的電影居然有人打呼噜。
自開頭起就節奏緊密,每秒都箭在弦上,情感氛圍張力拉滿,代入感極強。
作為道格瑪運動的作品,視聽具有粗糙的紀錄片特色,跳切和手持攝像很有新浪潮風格。剪輯簡潔、信息清晰、毫不冗餘,轉場留有縫隙,局部特寫,很有布列松的味道。插入的高糊特寫鏡頭《曬後假日》可能有所啟發借鑒。自然恰切的取景和對情感表現的微妙把捉十分精到,這在濱口那裡也得到了發揮。
劇本方面看,情人的兩條家庭線索彼此交織,内外起伏激蕩。
從平淡的生活出發,一個意外的激勵事件打破了平衡的局面,由機緣牽涉出沖突,矛盾不斷激化,人物反複在欲念之間做出抉擇,最終被逼至新的平衡狀态。劇情傳統甚至有些老套,但至少比法國的情愛糾葛(點名侯麥道德故事)精彩多了,倒品出了些濱口龍介的情感劇氣息。
情節似曾相識,女人喪夫,一個别人家的男人因為災禍的機緣安撫女人,而兩人互生情愫紛紛出軌。男女主兩個人從初見的禮貌逐漸接近再到暴露于共同的感情漩渦。人隻有被逼至絕境才會暴露出本性和真實的欲念,幾個人物都是如此。
人物形象鮮活立體,表演完全使人信服。而遇害者也十分令人同情,對于輝煌階段時創傷經曆太有共情了:兩個世界的割裂,對于未來的絕望。難免變得悲憤厭世和怨毒。不可避免在韶華時分淡出舞台,慢性死亡。男主出軌的後面對情感誘惑和道德現實兩難困境讓人動容。
最初的男女朋友像反向的《破浪》男女,而本劇中的男女主是大家眼中的好男女,幹出的事情卻遠不讓人滿意。
維度 ★(1-10) 級别
個人感受(觀看價值) 8.5
思想/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8.3
叙事水平(文學/文本價值) 8.0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視聽效果) 8.8
選角/表演 8.6
25.7.13小西天
我的影評合集:Aleph-我的影評
簡評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大銀幕重溫-再評《紅高粱》
評分:B+,保持初看的7.6(3.8/5)前言:想當初在老家大棚裡拿着pad看的,體驗很一般,這次終于在大銀幕重溫。時隔九個月,對電影的理解果然發生了質變。評析:大銀幕上觀看,優點和缺點都被清晰地放大。首先是劇作的痕迹比較重。這與文 ...
這不是電影!
評分:C,5-6。簡評:看的第四部格林納威,沒想到能差到這種地步(同時把莎翁也糟蹋了),再次挑戰了我的底線。幾乎是我電影理念和創作不折不扣的反面教材。電影橫跨音樂、繪畫、建築到文學,這次又加上了戲劇元素。不同于塔可夫斯基、布列松、林 ...
意大利村莊的紀實史詩-從土地到上帝
評分:A-8.4暫且保留,打四星。前言:友鄰評分高達9.3、碼了許久沒舍得看的神片,到今天的契機才看,也是順理成章。其一原因是按照導演的作品順序正好看到了奧米爾這部。其二是在梳理意大利電影的線索,也剛好看完了羅西裡尼的前十年作品,算 ...
一雙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評析《何處友家》與《小鞋子》
公衆号圖文版:“一雙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佳片導賞《何處友家》與《小鞋子》 - 微信公衆平台引言:本文将從不同角度評析兩部伊朗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一部是著名導演阿巴斯的成名作《何處友家》,另一部是十年後馬基德的成名作。二者在 ...
觀感-劄記
簡評:B-,6.5+第一次看了半截棄了,拖拖拉拉一個星期、零零散散看了四次才看完。沒什麼體會,隻覺得形式過僵、故弄玄虛,實在空洞無趣。色彩、構圖,畫中畫、框中框。極緻的清晰和幹淨,(和作品中繪圖師一樣)每個畫面都經過精心嚴格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