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引起柯南動畫史上震動的劇場版,我看完了。

...

為什麼說引起震動了呢?因為這部劇場版圓了柯哀黨的夢,打破了新蘭黨的堅持。

柯哀黨,即支持江戶川柯南與灰原哀CP組合的“黨派”;新蘭黨,即支持工藤新一與毛利蘭CP組合的“黨派”。

...

事情還要從電影的開頭說起,國際組織開發出了一款系統,叫全年齡識别,作用是可以不受年齡限制,通過人臉識别在全世界的監控鏡頭中找到同一個人的存在痕迹。

開發系統的負責人被黑暗組織抓了,雪莉沒死變成灰原哀的消息極有可能洩露。

...

然後,為了安全起見,柯南把自己一直以來佩戴的眼鏡給了灰原哀,說是護身符……雖然新蘭是官配,但是官方經常有意無意地炒炒柯哀CP,習慣就好了。畢竟,柯哀黨也具有強大的觀衆基礎。

再然後呢?如果說,這還是暗戳戳地炒柯哀CP,那後面的劇情就是明晃晃地炒柯哀CP了。

...

柯哀水下接吻了!

也就是這一劇情徹底惹惱了新蘭黨,進而引發了大規模的亂戰:有人在聲讨柯南,有人在聲讨灰原,有人在聲讨小蘭,有人在聲讨青山剛昌……“群魔亂舞”早已不僅僅是柯哀黨與新蘭黨的對峙了。

不過是官方的把戲罷了,認真,你就輸了。柯哀黨也好,新蘭黨也罷,不都是在看柯南嗎?

...

我有點不明白現在的網絡環境到底是怎麼了?當初那群看柯南的人長大了,開始懷着成年人的眼光看柯南了,是嗎?開始站在道德的至高點審視柯南了,是嗎?有這個必要嗎?

讨厭灰原哀的大多是新蘭黨,讨厭毛利蘭的大多是柯哀黨。至于讨厭新一大概是因為,讨厭青山剛昌,對後續更新的劇集和劇場版越來越失望了。當然不排除是偶爾瞥過幾眼劇情的路人。

...

空中飛人,實在是一言難盡……

但是柯南劇場版的确是大不如前了,越來越像科幻片、動作片、愛情片……就是不太像懸疑片了。在這部《黑鐵的魚影》中,懸疑推理的部分就像是個附加的調料,讓觀衆記起來,原來柯南是個偵探,而不是小個子刑警……

我長大了,我也不喜歡看柯南了。怎麼說呢?就懸疑性來說,一般;就動作戲來說,一般;就劇情來說,越來越水。後來,各種類型的東西我也看過不少,但都沒有像看柯南一樣看過那麼久。

...

我看柯南的過程,大概看了五六年。現在我這個年紀,看一種類型的書,看了四五年是不可想象的。我看柯南的過程,大概交織在我的童年時光裡。我小學時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同桌,我們一起看柯南,甚至一起給柯南寫大結局。

以前看了那麼久的柯南,後來再也沒有認真寫過看過和柯南相關的内容。正好最近柯南的新片又出來了,新蘭黨和柯哀黨吵得不可開交,所以就想寫一寫關于柯南的東西。不是為了回答什麼,也不是為了争辯什麼,隻是為了記錄一下自己的那段歲月。

小時候的我,看柯南看的很不容易。不像現在,搜索一下,找小說,找漫畫,找資源,都很快捷方便。網絡真的是一個強大的東西,十幾年前的我是想不到的,不是指十年前的網絡做不到這些,應該也是可以的,隻是我還太小,家庭條件和技術能力等限制,隻能天天苦巴巴地去書店,翻一本又一本的柯南。

...

看柯南小說本的,應該都能理解那種感覺。去書店看到了柯南的書籍,第一件事就是看目錄,柯南小說集很雜很亂,特别是在你看了很多之後,經常翻開一本柯南小說本,裡面每個篇章的内容你都看過了。所以有時候,想要買一本柯南,或者是不得不買一本柯南的時候,需要斟酌很久。

斟酌原因一是囊中羞澀,我每次去書店是配額的,家長給的配額,隻可以買一本書。原因二是害怕買了一本封面沒見過的柯南,回家後打開目錄,發現内容早就看過了,那就血虧了。所以我很少買柯南(書架上也就十本左右)。看柯南正常采取的方式是什麼呢?

去過書店的應該都知道,書店的書分為兩種,一種是有封皮包裝的,一種是沒有封皮包裝的。實際上,應該百分之百的書都是有封皮包裝的,畢竟沒有封皮包裝意味着可以随時随意翻看,意味着是舊書,就買不出去了。

那為什麼會存在沒有封皮包裝的書呢?兩個原因,一是書店工作人員自行拆開的,為了招攬客人;二是 “我這種人”。

我這種人,會在書店裡看到自己喜歡的書,趁店員不注意,偷偷地拆下它的封皮包裝,然後躲在一個角落裡看完,不買。畢竟,讀書人的事怎麼能算偷呢?(該行為略顯可恥,不值得效仿)當時我的這種行為基本上隻用于看柯南了。

這算是屬于我的關于柯南的“青蔥歲月”了。

說回這部電影,怎麼一個水字了得?

...

沒有具有的主線劇情推進,仍然隻是一些宏偉壯觀的場面和炫酷的動作,僅此而已。

...

我是新蘭黨,但我覺得這個也挺好看的……

如今還在看柯南的人,我想不通除了情懷,還能有别的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