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樹麗

觀影
第一次看到《茶啊二中》這個電影名字的時候,我頭腦子充滿了好奇,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導演為什麼起這麼奇怪的名字呢?
于是我開始百度,我的好奇心總是驅使着我不斷探索。原來片名《茶啊二中》源于長春古地名“茶啊沖”,是古代肅慎語(滿語)發音,意為‘天之城’,而将‘沖’字拆開,就是‘二中’。
通過百度我還知道整部電影以吉林長春為城市背景,以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作為片中學校原型,更将長春54路有軌電車等城市元素融入到影片中,向全國觀衆展示了長春的城市風貌。《人民日報》評論電影《茶啊二中》“用電影語言講好家鄉故事”。
這個百度讓我很是興奮,我多年前就在長春小住,每年寒暑假都會去長春探親,而且我們經常坐這個有軌電車,也就是輕軌,所以還沒看這部電影,我就已經倍感溫暖和親切了。

石老師的考核
電影故事圍繞兩個主要人物展開:石老師和王強。石老師教的班級是最差的班,她總是恨鐵不成鋼,所以對學生很嚴厲,被孩子們稱為“滅絕師太”,但是她是真愛孩子們,她從不歧視孩子們的差,而且她上公開課堅持用自己班而不用好班。
但是班上的孩子們未必能真正理解老師,就像王強,他不愛學習,總是帶頭搗亂,上網打遊戲,逃課等等,他甚至鼓動全班給石老師的考核全部打成零分。
這樣一個孩子如果換做是我們來教,我們會如何對待他?或者說我們會不會希望他轉學或者開除他,又或者對他置之不理呢?
雖然電影裡面石老師和王強機緣巧合互換身份後達成了彼此理解,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可能遇到這樣的故事,那麼我們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我這是第六年教這樣的班了,從最初的抓狂到現在的平和,這個過程中,我慢慢理解了孩子們,同時也與自己達成了和解。
我學會了換一種思維看問題,換一種眼光看孩子們,那就是把問題當做課題來做。
我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問題或難題都當作教研課題來對待,把難教的孩子當做研究對象,當做我的科研成果。
于是,我的心态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我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每天都有新的領悟,每天都有新的收獲,每天都有新的快樂。
當然這六年的時間裡,我堅持每一天寫一篇文,每周讀一本書,每天找一個學生談心或交流等等,我時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師,我的生活在講台,我的生命在學生。
石老師和王強互換角色,這不正是提醒我們要把自己變成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孩子,走進孩子嗎?
正因為石老師成了王強,她才發現原來孩子們的世界竟然如此廣袤和不易,因為是差班,孩子們經常被欺負,被嘲笑,甚至連個床鋪都沒有,她明白了孩子們的不易和心痛,她不再用自己的“我認為”來定義孩子們的“我以為”。
隻有孩子擦才能理解孩子,隻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其實孩子們都是想追求進步的,他們也渴望被認可,被鼓勵,被表揚,但是正是因為成績差,他們被邊緣化,甚至被一直看不起。
我們需要一種把人當做人的教育,我們向往并為之奮鬥的教育應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為了一切人全面發展的教育,是充滿民主精神,散發着科學芬芳,閃爍着個性光芒的教育。

不确定才會有驚喜
我們知道“金杯銀杯不如學生和家長的口碑”,最讓我感動的是石老師最後出現在公開課上講的那兩句話:“我總說你們是我教過最差的一屆,可我從來沒想過,我才是你們遇到過得最差的老師。”
我們總是認為是學生拖了我們行走的速度,我們總是會不自覺抱怨,可是我們總是從鏡子裡面照不見自己思想的“醜”,我們不能積極主動去解決問題,學生固然差,但是我們和學生相比,我們不也是差老師嗎?
石老師最後終于明白并理解了教育,她勇敢走上講台上公開課的那一刹那,她已經和自己達成了和解,和學生達成了和解,雖然她的公開課并沒有取得優秀名次,但是全班的孩子們卻給了她優秀的确認。

獎狀
這就是轉機,也是孩子們蛻變的開始。
當我們開始變自己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切都會跟着改變,一切都會朝着我們希望的方向行走,而且越來越好。
與做“名師”相比,我們更要追求做“明師”:明白之師,明智之師,明日之師。
好電影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