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树丽

...

好影推荐

写在前面:

五一假期我没有选择出游,而是首选观影《维和防暴队》。我选择这个体裁的电影一方面是我有军人情节,我崇拜英雄;另一方面我喜欢王一博这个孩子,所以他参演的电影我自然不会错过。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维和防暴队》是一个语篇,我们会从哪些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呢?

我们必须明白教学设计的起点是语篇研读,而我们想要读懂这个语篇,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是什么”,“为什么”,然后我们才能理解“如何做”,从而完成我们的教学设计。

01.是什么(what):维和部队和维和防暴队

在观影前我做了备课,首先我百度了“中国维和部队”,我们必须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或者说这是常识,这样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让我们感动的故事,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挖掘出更多的信息。

...

了解维和部队

我们在影片中看到很多UN的字母,UN是united nations(联合国)的缩写,我们的维和部队被称为“中国蓝蓝”,我们从影片中也可以看到我们的维和警察都戴着蓝色的贝雷帽或蓝色钢盔。

...

维和警察

但是影片里出现的是维和防暴队来自警察而不是部队,这又是我们必须了解的一个知识点——维和警察防暴队。

1998年,为适应国家总体外交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选派公安民警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1999年,公安部党委将维和警察培训任务赋予中国人民警察大学,这所学校开始承担我国维和警察、成建制维和警察防暴队、常备维和警队、驻外警务联络官和外籍警察培训任务。
2000年,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在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挂牌成立,成为“中国维和警察的摇篮”。目前为止,学校已向联合国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2691人次。维和警察们在这里进行严格的培训,接受联合国甄选考核后出发,将和平与希望带往任务区,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和平事业的负责任大国形象。02.为什么(why):导演拍《维和防暴队》电影的目的是什么呢?

燃动作大片《维和防暴队》影片取材自中国维和警察真实事件,讲述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海外执勤时鲜为人知的生死时刻。影片由刘伟强监制、李达超执导,黄景瑜、王一博、钟楚曦领衔主演,欧豪特别出演。

导演李达超表示中国维和警察为了守护和平贡献良多,他们的辛苦付出值得被所有人看见,他希望能有这样的一部电影表达中国维和警察的使命与担当,记录他们在海外执行任务的点滴,让更多的观众了解这一伟大的职业。

为了表达对中国维和防暴队的敬意,参演的演员全部接受真实的训练,练到嘴巴和鼻子都是“土”是常态,同时演员们还接受了持枪、开枪、枪械准备等专业动作的培训,剧组也邀请了多位曾参与海外维和任务的原维和警察在片场全程指导,严格把关每一个动作细节,把他们当着新兵来严格训练。

当然在拍摄维和防暴队在广场遭受不明真相的群众殴打的那个场面的时候,那是真打,虽然演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受伤,但唯有痛才更懂得不易。

单从这一点上,我们致敬参演的演员,当然从影片中我们更真实感受到和平的不易,我们中国维和部队对维护世界和平所作出的重要的贡献,联合国授予全体维和警察“和平勋章”就是最好的证明和最大的确认。

03.电影讲了什么故事?

《维和防暴队》故事取材自中国维和警察的真实维和任务。影片总顾问、曾2次赴海外参与维和任务的警官林志干表示,那次任务堪称他维和生涯“最危险的一次行动”。当时该任务区国家机器瘫痪,社会局势失控,不法暴徒企图刺杀议员,而他们的任务正是要解救并护送人质。重重的路障、暗中的埋伏、不断的冷枪都无法阻挡“中国蓝盔”的一往无前。

04.问题追问:我们中国为什么要去维和?

在电影前半部分,我们看到的是惨无人道、丧心病狂的种族屠杀,地上躺满尸体的画面让人心寒胆怯,这时候我们特别感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感恩我们的国家给我们的安全感。

如果没有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及时介入,如果没有有效阻止不同派别的武装冲突避免悲剧的发生,如果没有维和部队的出现,战乱地区流离失所的难民就会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得不到衣物、食品和饮用水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甚至会因饥饿和疾病引发瘟疫造成难民的无辜死亡,所以我们中国军人有责任出国维和,更何况我们是大国,我们有责任维和世界和平,我们重要从来都是以行动证明一切,我们要维护的是人类文明的底线,让更多人有活下去的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让世界信任中国。

当然走出国门我们就会倍感祖国强大,透过硝烟乃知使命光荣,历经战火更知和平宝贵,我们才能更深入思考我们活着的意义。

05.如果我们面对异国他乡不公正的对待,遭受恶意的殴打或枪杀,我们是否会动摇信念?

电影里面有几个镜头特别虐心,我们为了保护人证一路遭到枪击炮轰,我们失去了自己最亲爱的战友,甚至还面临用人质换取战友的抉择,我们会如何选择?我们是否会动摇信念?

我们必须明白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意味着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信念都是非常坚定的。当然我们个人在面对战友情和大局观的情况下,自己没有决定权,我们必须服从命令。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维和部队是联合国的部队,其行动必须接受联合国的指挥和命令,我们自己也是没有决定权的,联合国安理会不下命令,哪个国家的维和部队也不能擅自行动。

06.影片围绕主题意义设计的主题线有哪些?

影片故事方面,《维和防暴队》则是用“发现与护送证人”主线,辅之以中国维和部队的日常工作内容。影片的故事讲的是护送证人的过程当中,遭遇恐怖分子的袭击,恐怖分子人数众多,并且占据有利地形,我方维和部队人员如何以少胜多的故事,这样的枪战冲突高潮戏份,在国内枪战片当中,属于场面顶级的。

07.电影最燃的部分是什么?

电影中最燃的部分应当是王一博的三次开枪。

第一次是果断开枪。恐怖分子的狙击手在广场上射杀平民,并且向我方维护部队人员挑衅,国际维和组织给出的指示则是保持镇定,不允许擅自开枪,而王一博面对挑衅果断开枪,打掉了这名狙击手的手指,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血性。

第二次是瞬间选择不开枪。我方展开人质营救任务,已经将恐怖分子包围,在无线设备当中,王一博发现人质中可能存在一个未成年人(误判),这个时刻他选择了不开枪,因为仁慈造成了战友受伤,但不对未成年人开枪是和平的底线,他这个选择呈现了人性的光辉。

第三次是影片最后恐怖分子的狙击手最终放下的狙击枪,没有射杀人质,这是一种枪战人员最终觉醒的讯号,是思考之后的止戈,是中国维和部队带来的影响与自我觉悟。

当我们把这些问题加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这个语篇设计其实就已经完成了,当然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可以依托英语学习活动观,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来进行排序。

最后我想说“如何我们班上的孩子们看了这部影片,他们是否会有所触动甚至改变呢?他们会有哪些改变呢?”这些都可以拿来做问题链的设计。

但我想说我观影的过程中遇到一个四年级的男孩,他一个人来看这部电影,而他的妈妈在看另一部电影,这个男孩告诉我他喜欢警察,他喜欢枪战,他觉得学好英语很重要,他觉得军装是最酷的衣服……

我和这个男孩聊了很多,我为他骄傲!

奉献一个彩蛋:我看完电影发现我的电影卡丢了,放映厅找了两遍没发现,于是想着去补办一个,结果在前台发现了我的电影卡,原来有人捡到后交给了前台,失而复得的感觉让我感到温暖,感谢热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