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0
第一部坂本龍一,此前一直對他不甚了解-隻知曉其皮毛,殊不知他居然也是塔可夫斯基影迷,也不隻是一個隻會寫點鋼琴曲的現代作曲家。

影片展現給我們的是一個全面真實的人,而非一個遙不可及的大師風貌。他的音樂和人生是平行交織的音軌。影片大緻從倒叙開始沿着生涯時間線梳理,人物期間雖有成長和轉變,如中年後開始關注環保和社會政治問題,但似乎自年輕時就是嚴肅認真又腼腆可愛的優秀匠師。

當他說到想做出像老塔的《飛向太空》那樣的音樂時,瞬間理解了他所尋求的意境,也對塔可夫斯基的電影聲音有了更深的感覺。
最有感觸的段落是在自然中采樣-探索、尋覓、發現、創造聲音的過程,就像《記憶》那樣既神秘又有趣。雖然技術不斷進步,但音樂(和其他藝術一樣)有時是一種回溯的運動。

對于電影中後期制作的音效甚至是電子的無聲源音樂,我的态度總是有些微妙,一方面感覺虛假、另一方面則也受到震撼。但我現在更能體會那種經過采樣、合成的最自然也最接近永恒的聲音。同樣地,對于鋼琴的聲音我也是既喜愛又容易膩煩,一方面它簡潔靈動,另一方面似乎又過于飄忽,就像他說的“是輕盈短暫的”,那麼相反的永恒之音則是-管風琴?聲音是影像的重要維度、空間,毫無疑問,坂本龍一的音樂是兼具電子性和電影性-他說“他要為一部沒有拍攝的電影做配樂”。

ps.有點可惜的是後程小睡了近半個小時,起來正好結束。補完。
他長相酷似我的一位同學和一位博主俠客。
維度 ★(1-10) 級别
個人感受(觀看價值) 8.0
思想/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8.2
叙事水平(文學/文本價值) 8.0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視聽效果) 7.9
25.7.30小西天2号廳
我的影評合集:Aleph-我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