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評選一位影史最帥吸血鬼,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1994年《夜訪吸血鬼》裡的湯姆.克魯斯。

這部電影由原著作者安妮.賴斯親自操刀編劇,集合了顔值巅峰期的湯姆.克魯斯和布拉德.皮特,以及童星階段的克斯汀.鄧斯特,三人共同演繹出吸血鬼影史上的經典名篇。

...

《夜訪吸血鬼》是安妮.賴斯“吸血鬼編年史”系列的第一部,也是最經典的那部,這部小說直接複活了哥特文學,讓吸血鬼故事從一個相對三俗的文學品類上升至具有深刻内涵的藝術高度,堪稱吸血鬼文學史上的裡程碑之作。

近期,AMC電視台推出劇版《夜訪吸血鬼》,由《風騷律師》的制作人坐鎮,保證劇版精緻華美的影像風格。這次劇版不僅僅是對經典電影的複刻,更是AMC電視台與文學女王:安妮.賴斯的強強聯合。

...

《風騷律師》已經完結,毒師宇宙的開發告一段落,而《行屍走肉》也馬上就大結局了,AMC電視台早早買下安妮.賴斯“吸血鬼編年史”系列和“梅菲爾女巫”系列的版權,并邀請安妮.賴斯全程參與到劇作開發中,緻力于打造出一個集吸血鬼、女巫、魔鬼、精靈、狼人于一體的“永生宇宙”。

《夜訪吸血鬼》劇版就是這個宇宙的第一部作品,由亞力珊德拉.達達裡奧主演的《梅菲爾女巫》的預告片也已經上線,劇集将于2023年1月5日開播。

...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探究《夜訪吸血鬼》的迷幻世界,并詳細講述作者-安妮.賴斯的創作背景以及她的情感投射。

一:《夜訪吸血鬼》-吸血鬼與人類的愛欲界限。

影版《夜訪吸血鬼》發生在18世紀,劇版将時間改到1910年一戰前夕,并将路易的人設改成了黑人,由《權遊》裡的“灰蟲子”扮演。

這兩處改動在劇版播出前曾引發很大争議,劇版頂着壓力,以其精緻細膩的影像,優雅有深度的台詞和對1910時代的精彩複刻等細節征服觀衆,赢得8.4的高分,路易、萊斯特、克勞迪亞三大主角被塑造的鮮活立體。

...

事實證明,時間與人設的改動主要是服務于劇情,路易的身份和他所處的時代增加了故事的張力。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布拉德.皮特非常不滿影版《夜訪吸血鬼》的“路易”,這或許也是劇版改人設的原因之一。

接下來咱們就談談劇版三大主角的塑造:

1路易-從人類走向吸血鬼……

...

劇版的主視角是“路易”,采取的是對談模式,2022年的故事線和1910年的回憶線交叉叙述,在路易與記者的對談中,幽暗深邃的吸血鬼世界逐步浮現。

在記者眼裡,2022年的路易已經是個功成名就的吸血鬼,他擁有龐大的信徒團隊,并在迪拜建造了奢華的大廈作為自己栖居的宮殿,他就像神明一般俯視着人類社會。

...

可老練的記者始終對這件事充滿警惕,他質疑路易講述的真實性,更質疑路易自曝身世真正目的。

記者與路易的交鋒,反映的是人類與吸血鬼之間的族群張力,這種張力集中體現在“心境”上,而1910年故事線展現的正是路易變成吸血鬼的“心裡蛻變過程”。

這個過程将人物在兩個世界之間的搖擺、猶疑、掙紮、撕裂诠釋的淋漓盡緻:當他身為人類時,社會上的種種壓迫歧視讓他充滿憤怒不甘;可當他成為吸血鬼後,又留戀人類社會的世情百态,尤其難以割舍家庭與親情。

...

作為觀衆我們不禁好奇,路易到底經曆了哪些變故才讓他徹底從心理上割斷對人類的羁絆,變成如今“半神”的狀态?

我們也好奇已經完全适應吸血鬼身份的路易,為何還要冒着破壞族群的風險,将吸血鬼的秘密公之于衆?

這一切疑問都和路易的真命天子-萊斯特有關。

2萊斯特-稱職的導師與癫狂的愛人。

...

萊斯特是整個系列的靈魂人物,與路易不同,他早已适應吸血鬼的身份,也更熟悉吸血鬼的生存法則,他狩獵人類就如吃飯喝水一樣尋常,他已經完全擺脫人類社會的羁絆,形成自己獨有的價值系統。

他唯一需要克服的就是永生帶來的孤獨。

...

在原著裡,萊斯特是一名演員,他想了解世界所以去了巴黎,然後在那裡被轉變。因此表演、藝術和巴黎對于萊斯特來講有特殊意義。

表演是萊斯特的本命,以前他需要表演來獲得榮光,現在他需要表演來蒙蔽和隐藏;而藝術是萊斯特唯一欣賞人類的東西,這是人類世界對他的回聲;巴黎則是萊斯特的噩夢起源,在那裡他喪失了整個“人生”。

...

人們普遍認為,吸血鬼作為撒旦的仆人存活在世界上,巨大的羞愧心理會讓轉化者陷入存在主義危機。

萊斯特曾擁有整個人生,但轉化奪走了一切,所以他一直試圖奪回主導權并用自己的方式定義吸血鬼文化:

他跳出人類視野,探讨愛欲與永生的關系;他質疑宗教神明,經常以生死拷問信仰的本質;他活的太久了,隻能靠文學、音樂等藝術來派遣内心的寂寥;他試圖把所有事都做得像藝術一樣有趣,包括殺戮,這樣他的生命就仿佛有了意義。

...

萊斯特一直想要陪伴,也一直在尋找那種能經曆時間考驗的伴侶,他永無止境的渴望與相愛之人厮守,這份渴望(痛苦)持續了數個世紀,當他碰到路易時,迅速被他的壓抑與憤怒所吸引,這正是自己飽受折磨的心理狀态,那一刻他感受到了某種共鳴。

然而,萊斯特的經曆太複雜了,漫長的永生讓他的心理變得焦慮、扭曲,他是稱職的導師也是癫狂的愛人,他太渴望理解,可沒人能達到他的高度;他太渴望被愛但又缺乏傳統意義上的表達方式,殺戮是他能想到最好的示愛語言。

...

他接受愛和反饋愛的方式都是暴力性的,虐待性的,他不知道怎麼能讓伴侶接納自己的想法(伴侶經曆所限,跟不上自己的認知),也或許他害怕别人不愛他本來的樣子,總之他常常通過催促、強迫的方式來要求别人的愛,這是他悲劇的根源。

劇中,當路易為了逃避萊斯特躲進教堂時,萊斯特用最野蠻、最具攻擊性,也最殘忍的方式殺死牧師,将吸血鬼的本真赤裸裸的展示出來,這場殺戮是萊斯特的“示愛宣言”:

你見過我最差的那面了,你還會愛我嗎?你還會陪我到永恒嗎?

...

不得不說萊斯特的行為模式,有點過于極端了,路易作為有閱曆的成年人尚且很難接受,而克勞迪亞作為一名青春期少女,完全不明白吸血鬼與永生意味着什麼,萊斯特激進的教育方式最終導緻三人崩盤。

3克勞迪亞-難以磨滅的吸血鬼詛咒。

...

影版《夜訪吸血鬼》裡,克勞迪亞是個5歲小孩,劇版給改成了16歲的青春期少女,電影版的反差感更強烈,不過讓5歲的小孩經曆愛欲和殺戮太過殘忍了,劇版的改編側重于青春期的躁動,更合乎情理,而且劇版把主動轉化克勞迪亞的責任放在路易身上,加深了二者的羁絆。

路易在一場火災裡救了頻死的克勞迪亞,這場火災是他引起的。他當時正處在人類變成吸血鬼的震蕩階段,家人的疏遠,萊斯特的高壓和白人高官的壓榨讓他心神交瘁,他壓抑不住怒火殺死了一名市議員,引發白人群體對黑人社區的暴亂。

...

轉化克勞迪亞的要求,即是路易救贖心靈的願望,也是緩和與萊斯特之間的矛盾,三人組成了奇特的吸血鬼之家。

然而克勞迪亞隻是緩解了“萊、路”之間的矛盾,正如感情破裂的夫妻即便要了孩子也難逃分手的結局,吸血鬼的家庭關系則更加脆弱複雜。

心理上日漸成年的克勞迪亞逐漸展露出對愛人的渴求,她無法控制自己的沖動,失手殺死了心愛的男孩,吸血鬼的興奮期結束,難以磨滅的詛咒開始了,克勞迪亞由此陷入瘋癫狀态。

...

克勞迪亞的覺醒讓萊、路陷入到更大的危機,路易天性善良,與克勞迪亞的進程更接近,還承載着“父親”的責任,自然更容易倒向克勞迪亞,可萊斯特花費數個世紀才等來的愛人,怎麼可以輕易放手。

三大主角陷入不死不休的争奪,人類與吸血鬼的糾纏,人性與獸性的對抗,愛欲與永生的探讨盡在故事之中。

二:永生宇宙-文學女王:安妮.賴斯的創作投射。

...

《夜訪吸血鬼》最初隻是短篇小說,寫于1969年,直到1973年時才擴寫成長篇,并在接下來的25年間接連寫出十二部作品,編織出一部上至遠古下至20世紀的“吸血鬼編年史”,這部史詩與“梅菲爾女巫”系列共同承載了超自然國度的奢靡、愛欲、絕望與狂夢。

安妮賴斯創作《夜訪吸血鬼》時,美國社會正經曆兩個大事件:一個是越戰,一個是籍于反戰思想的擴大化,引發的“嬉皮士文化浪潮”,其本質就是反傳統、反主流的文化解放運動。

這場運動最為人熟知的口号是:要做愛,不要作戰。

...

所以《夜訪吸血鬼》契合了當時的“性革命”背景,書裡涉及大量關于愛欲的拷問與現實思索,對人與人之間的情愛關系有非常細膩的描繪。

其次,安妮.賴斯将自己的情感體驗帶入到《夜訪吸血鬼》當中,很多影迷可能不知道,書中路易、萊斯特和克勞迪亞的生日,對應的正是安妮.賴斯自己,安妮賴斯的丈夫和安妮賴斯的女兒的生日。

...

她之所以将《夜訪吸血鬼》擴寫成長篇,也是因為自己的女兒因血液疾病夭折了,她遭遇了無法釋懷的痛苦,隻能通過創作來緬懷至親,用哥特文學特有的憂郁氛圍來撫慰心靈的哀傷。

由此可見,所有偉大作品都是作者用心血澆灌而來。

安妮.賴斯在2021年12月11日去世,那時候劇版《夜訪吸血鬼》已經快制作完成,她生前曾激動地說:

“我一直夢想看到我筆下的兩個世界相融合,這樣制作人就可以探索吸血鬼和女巫廣闊而相互關聯的宇宙,這個夢想變成了現實,這是我漫長職業生涯中最重要、最激動人心的合作。”

緬懷這位吸血鬼文學女王。文章首發未來電影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