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本片的第一觀感 是一種失望的割裂感

割裂感來自兩點

第一是對佳恩的人物處理 第二來自影片後半段的崩塌

在我看來 本片可以以佳恩之死為分界線 佳恩去世之前的觀感明顯強于後半段

包括鏡頭跟随兩人騎摩托經過馬來西亞的每個街頭 阿邦和阿迪在街邊切菜 阿邦在菜市場的數次眼神特寫 那是活在底層下無比卑微的情緒

那種時刻萦繞在阿邦生活中的不安感非常強烈 沒有身份 就相當于沒穿衣服

無法存錢 無法辦理任何證件 無法作為一個“人”而活着

我當然很喜歡吳慷仁的演技 尤其是在獄中和法師的手語對話 他無法發聲 所以手語的動作強烈程度 以及他的眼神就集合了這個人物此時此刻的所有情緒

那種小心翼翼 無所适從 卑微到底的情緒直接通過畫面中強烈的張力釋放了出來

我可以從阿邦的眼神中 直接感受到對于生活的絕望 人在這樣的高壓環境下 是無法保持自我的

可是 我很難接受對佳恩這個人物的處理

我看過導演的幕後采訪 他希望展現的是一種“好人可能也沒有好報”的情況 說白了就是希望現實感更濃郁一點

我能理解導演的想法 可這樣的人物處理 太殘忍了點

首先 作為經常幫助兩兄弟的社工 長期的幫助就算沒有什麼進展 但也不會出現每次阿迪見到佳恩都一臉嫌棄的樣子

第二 兩人交談時阿迪對見爸爸非常抵觸 佳恩希望阿迪可以去見 就說了句你真自私 這也直接成為了佳恩的死因 可是影片全程并沒有交代阿迪為什麼不願意去見他爸爸的原因

而這個沒有出現的原因 居然成為了佳恩的死因

這在劇情上是我非常無法接受的 佳恩這個角色可以有現實性和死亡的處理 但不應該這樣去架空設計

當我看見阿迪失手殺了佳恩 以及後面吳慷仁補殺佳恩後 我前面對影片的好感開始消失

前半段影片營造出的那種壓抑 艱苦 絕望中尋找希望的感覺從這一刻開始讓我覺得似乎不見了

那是一種非常奇怪的感覺 隻需要對一個人物的處理 影片裡那些優秀的攝影 色彩 風格都被抵消掉了 對角色的如此設計 讓我無法對它保持更好的觀感

其次 割裂感在于後半段的貪多求全

影片以一對兄弟的視角 講述了身處馬來西亞底層人群 沒有身份證明 艱難存活的故事

我本來以為 影片會更多聚焦于外部壓力 這種壓力或許來自馬來西亞政府 來自警察 來自議員 來自社會 前半段的走向也是這樣設計的

可是在佳恩死後 劇情走向了弟弟找律師希望幫阿邦翻案上這個奇怪的方向

如果這是一部現實主義電影 那麼觀感就很割裂 它的現實感應該是要聚焦于社會層面 從一個大方向 去打擊底層人群 再通過阿迪或阿邦的視角去展現 并對這種情況做出回應

可是後半段再無這些外部壓力 隻剩下兩兄弟的互相自責 外部壓力變成了内部壓力 影片的張力瞬間消失

如果這是一部講述兄弟兩人情感的劇情電影 那麼佳恩這個人物就很多餘 而且是兩兄弟聯手殺了佳恩 那些難民的設定也都成了虛幻

我在影片前半段的那種緊繃感和緊張感在後半段都消失了

個人認為導演和編劇對故事情節的設計非常降分

如果是将佳恩的死以一種外部壓力展現 影片的張力和沖擊感會更加強烈 阿邦再以底層視角去碰撞 去沖擊才更有意義

另外 佳恩以這樣一個方式死亡 對觀衆 對那些真正的難民來說 都太殘忍了

最後 吳慷仁以本片奪得金馬影帝 我相信他是值得的

他的膚色 眼神 體态 動作 手語 都讓我在觀看電影時感受到了一種平靜的爆發力 那是他融入角色 融入那個社會和群體後所展現的力量 通過鏡頭可以直觀的感受到那種感覺

我在深夜看完這部影片後 時常會想

阿迪找到了工作 換了發型 人也努力了起來

阿邦雖然三天後就要死刑 可他也似乎從自責中走了出來

可是 佳恩呢?

還有電影裡那些交了錢卻沒找到工作的難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