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和《天才基本法》配角演員重合度真高……我能記住的就有六個。
榮梓杉和梁靜長得挺像的。就是他這角色從成片來看,我确信從編到演這一條線上沒有主創懂國産動畫産業。所以我看的時候雖然這部分不算生氣,但是這部分看得最尴尬。
局長女兒角色存在的原因可能隻是為了出來說幾句犯忌的話然後被局長爸爸糾正吧……
沈嚴今年這兩部劇都很下本兒,但是《天才基本法》最多是在青島租用體育館來拍一場計算機比賽,而《大考》可以做到用齊腰深的水淹沒小鎮和學校的部分區域,這不是隻花錢就能解決的。
但是有這麼大面子的戲,畫面裡所有商标被糊上了就算了,标識牌被糊也算了,但是你一個關于二〇年高考的劇,必然會出現的試卷和文件的紙面怎麼也給糊上了?就這麼怕出事嗎?看着太難受了。
四個男生角色的演員裡嗓音條件最好的居然是個學木偶表演的……然後這演員演的農村子弟的劇情我最來氣。他家窮,村也窮,疫情來了需要上網課可他沒手機,但是編劇給配備了一個富二代同學,給他買了一個手機;村裡沒有網絡基站,編劇先是給村邊上安排了個有WiFi的火車站,然後再讓電信公司為了這麼一個網課學生給村裡建了基站。
每次這個設定上最容易出事的農村學生一有悲劇走向的苗頭,就非常及時地被好政策掐滅了,一點尋短見的機會都不給啊……但是快結局的時候,來了一場考前一個月的沖刺大會,為什麼偏偏這時候給這學生身上安了一個張錫峰式的演講?這是為什麼?他倆情況明明不一樣啊……
最後再說一個技術上的小瑕疵。最後一集,高考生因為洪水原因留宿在考點學校的宿舍,然後到了晚上高一高二的學生給高三考生加油打氣,大家都把掏出手機打開了閃光燈,用揮舞熒光棒的方式晃動手機。但是同一個機位的兩個鏡頭上,閃光燈的光暈前後不一緻,前一個鏡頭還是橫向的光暈,後一個鏡頭就變成豎向的了……這是後期沒做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