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快車謀殺案》的觀衆不外乎兩種:知道答案的,與不知道答案的。
對于我這樣一個阿加莎迷與原著黨來說,案情早已明了于心,所關注的更多是講故事的方法以及演員們的表演。從這兩個角度來說,這一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不太讓人滿意。
導演叙事的方法了無新意,懸念轉折顯得鋪陳不夠。原著中陪審團12人故弄玄虛營造口供迷局的情節被嚴重弱化,讓喜歡燒腦推理的觀衆喪失了偵探視角的樂趣。
同樣是關于複仇的結局,和借鑒本書橋段的《親切的金子》相比,先抑後揚的痛快淋漓感未能爆發,這也反映了肯尼思·布拉納與樸贊郁之間明顯的功力差距。
不過本片的攝影、構圖相當不錯,比之前若幹版都更華麗與新穎,即便當做風光片來看也是值回了票價。
演員方面,寄予厚望的德普的戲份過少,甚至讓觀衆無法建立起對他的仇恨感,所以也很難形成“複仇者聯盟”的代入感,對作案動機難以感同身受。沒有情感的共鳴,這部與衆不同的偵破片便魅力大減。
而肯尼思·布拉納扮演的波洛與前幾任相比在形體、舉止、面容、神采等方面都遜色不少,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看過若幹老版的觀衆很難對他産生好感。
畢竟衆多原著粉的心目中,赫爾克裡·波洛應該是一個動腦不動手,矮矮胖胖,有着雞蛋腦袋與工整八字胡的古闆家夥。而布拉納的臉部輪廓棱角分明,顯得過于強勢與幹練了,減弱了波洛那種大智若愚、扮豬吃虎的滑稽感。
其他的明星配角們倒是個個出彩,充分體現出了戲精功底,為本片增色不少。隻可惜他們之間的互動太少,沒有留下太多飙戲的空間。
從影片留下的彩蛋(尼羅河線索)來看,制片方的野心不小,準備把阿加莎的諸多經典逐個翻拍。對于波洛粉來說,這無疑是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放下雞蛋裡挑骨頭的執念,未來還是很有盼頭的。
不過對于熟悉原著的書迷來說,波洛和柯南等衆多名偵探一樣,是一個号稱死神的家夥。也就是說他出現在哪兒,哪兒就會發生命案,他總是身處兇案現場,從不例外。
而片尾那個警察竟然千裡迢迢來找他并告知尼羅河上發生了命案,這是個什麼鬼?這不是福爾摩斯的套路麼?“小小的灰色腦細胞”可是要在與兇犯同行的察言觀色中才能高速運轉起來,事後現場獵狗般尋找蛛絲馬迹可不是波洛一向的風格。
翻拍經典是件苦差事,雖然在宣傳與票房上不用太操心,但在口碑上想要更上一層樓可就壓力山大了。本片創作團隊在勇攀高峰的路途上任重道遠,漫漫其修遠兮,爾将上下而求索……
祝他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漸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