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暗線太多,擠壓了單一線的鋪陳。講述人的異化,卻無意塑造人物,也毫無關係性的描寫。把人物當作說理的工具,但這理講得也粗糙,旨在展示,而非探討。
本作應該想做的是京極夏彥類型的妖怪推理,以物怪作為引子,實則揭露人性謎底,物怪是作為那漸漸麻木、順從的感覺。
真正值得讚嘆的是其演出風格。一種異質而令人不安的演出。幾個重複的鏡頭移動,人物在平靜走路時突出的背動,反覆強調三角形形狀,極其飽和對比的大膽色彩使用。電影的異質,體現在它把怪誕的表現給正當化,人物自然行走其中,觀眾必須將那些怪誕的演出當作是這個世界的軌道運行,就像物語系列的無機質演出。
另一個異質來自於封閉空間裡的機關展示。大奧內部像是一個處處詭異而懷藏秘密的詭計建築,充斥著劇烈衝擊的對比色彩,眼花撩亂的細節,高壓、不平衡的人際關係,怪異的儀式。我們隨鏡頭多次穿梭大奧的場景,反覆看見其內部構造,在華麗的表面之下,卻似乎總藏著什麼秘密,彷彿大奧是一棟活著的建築,來自四面八方的壓迫感,使人不得不提防周遭,沒有一個空間值得信任。
整部電影無時無刻都在騷動。透過頻繁地切鏡,相似性轉場,產生「動」的延續。這種騷動暗示著大奧裡的秘密,以及物怪的潛伏。透過無數個動,維持觀眾的注意力,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就看完全部了。由小動累積成大動,使觀感逐漸來到高潮,最後歸於平靜,全劇結束。雖然劇情塞太多,導緻故事顯得一般,但在敘事方面,倒是維持著高水準。
異質絢爛的演出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黎明前的關係
有趣、當代語境的切入角度,卻隻是淺淺劃過一刀,無法達到探至病竈的深度。劇本的潛力隻在前半部呈現,在已經缺少戲劇性與複雜度的環境下,威脅的險要與深刻蕩然無存,成為似乎得以被任何其他病症替代的驅動工具,後段彼此的相處交流過程更是淪為最平 ...
詛咒的無差別性與閣樓的恐怖
經典歸經典,但以現代眼光來看並不恐怖,氛圍營造得也不算出色,故事劇情與主旨更是無趣。劇情採用非線性敘事,講述與這間咒怨之屋扯上關聯之人之後一系列惡夢般的遭遇與下場。但劇情也就如此,並沒有更深刻地挖掘人物,數十人的死亡也沒有指向某一核 ...
大師之作
精彩的情節發展與結構,大師級的色彩、構圖、鏡頭銜接、剪輯節奏,畫面永遠是豐富不單調的,導演十分擅長構建張力十足的場景,荒謬氣質的黑色幽默使整部片擺脫了傳統復仇故事過於深沉壓抑的苦難、殘忍情緒性的堆砌,以一種遊戲的態度拆解復仇的本質。 ...
一種城市道路系統景觀裡的青春
乾淨的、清晰的、直視本質的類末世青春物語。一種城市道路系統景觀裡的青春。極具作者性的長鏡頭、構圖、畫面資訊調控,猶如電子音樂般空靈澄澈,充滿新時代特立獨行的氣質。在近未來,國家權力機關與監控體系逐漸滲透日常,那些時不時出現的警告廣播 ...
絢麗複雜的裝置
一台龐大、複雜、精密的裝置。試圖把奧本海默這一生的意圖、信念、崩毀,與這詭譎多變且複雜的政治局勢起起浮浮。社會的詳細運作原理,那些高密度的專有名詞、人名與政治事件,用繁複而面積廣闊的設定,製造一個眼花撩亂的奇觀,衝擊觀眾,讓他們無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