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當代語境的切入角度,卻隻是淺淺劃過一刀,無法達到探至病竈的深度。劇本的潛力隻在前半部呈現,在已經缺少戲劇性與複雜度的環境下,威脅的險要與深刻蕩然無存,成為似乎得以被任何其他病症替代的驅動工具,後段彼此的相處交流過程更是淪為最平淡無奇的溫馨樣闆。
儘管如此,前半部依然提出了一種新的人際關係的樣貌,在心理健康低下成為一種普遍但無法示之於人的現代病時,面對這樣的當代環境,我們究竟該如何對待他人,又期望能得到怎樣的治療呢?本作構築了一個烏托邦的人際互動場所,在包容缺陷與尊重對方感受的前提下,坦誠地交換心理困境,詢問對方的界線,時而越過加厚的堤防關懷對方,主動提供幫助。讓個體能夠成為被尊重獨立又是值得被愛的存在。我們可以不深入觸及對方的靈魂,不徹底介入對方的生活,可以僅僅是握手一般地傳遞微小、卻持久的溫度,在需要時讓對方陪伴,不需要時遠離人群,若即若離,但絕對是一隻手臂可以觸及的距離。
我們追求著的人際關係,就像是黎明前的夜晚一樣,在完整的理解之前,有著星星一樣的曦微存在支撐著希望,維繫我們之間的關係是如同維生素般維持生命體徵的最低要求,就算不完美也沒關係,隻要它能使我們脈搏繼續跳動,彷彿黑夜裡的星空一樣閃爍。
黎明前的關係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一種延續與遲滯
敘事結構很巧妙,第一幕出現的所有令人困惑的互動關係、物件與人物,都會在之後倒敘的過程中補充完整原因。這是一種以分手後的狀態結果來推理之前相處的細節的懸念敘事結構,很獨特,第一次看見把謎題解答放在「生活習慣的延續」這點上。但最關鍵的兩 ...
生活的方法論
這是一部提供方法論的電影。如何讓生活具備自身的完備?本片提供了兩種姿勢:觀看與勞動。觀看,意味著對世界的重新認識,當我們追隨男主停駐的目光時,彷彿也跟著經歷了一場觀看的儀式。透過這種儀式,強化讓自己平靜的暗示,當動作足夠緩慢,凝視的 ...
詛咒的無差別性與閣樓的恐怖
經典歸經典,但以現代眼光來看並不恐怖,氛圍營造得也不算出色,故事劇情與主旨更是無趣。劇情採用非線性敘事,講述與這間咒怨之屋扯上關聯之人之後一系列惡夢般的遭遇與下場。但劇情也就如此,並沒有更深刻地挖掘人物,數十人的死亡也沒有指向某一核 ...
大師之作
精彩的情節發展與結構,大師級的色彩、構圖、鏡頭銜接、剪輯節奏,畫面永遠是豐富不單調的,導演十分擅長構建張力十足的場景,荒謬氣質的黑色幽默使整部片擺脫了傳統復仇故事過於深沉壓抑的苦難、殘忍情緒性的堆砌,以一種遊戲的態度拆解復仇的本質。 ...
一種城市道路系統景觀裡的青春
乾淨的、清晰的、直視本質的類末世青春物語。一種城市道路系統景觀裡的青春。極具作者性的長鏡頭、構圖、畫面資訊調控,猶如電子音樂般空靈澄澈,充滿新時代特立獨行的氣質。在近未來,國家權力機關與監控體系逐漸滲透日常,那些時不時出現的警告廣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