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面花了這麼多啰嗦筆墨,無非是想為接下來的讨論奠定一個自認為合理的基礎,并以此來為結局的設置和主要人物的突變正名,接下來将着力圍繞被诟病最多的三個劇情點進行讨論:

...

一、丹妮莉絲的黑化

      龍母丹妮莉絲的黑化直接導緻萬千粉絲們期盼的“光明結局”之破滅,應是最為诟病的設定。但細細分析,其實也不無道理,甚至應是對這殘酷瘋狂的世界最後謝幕的一場最盛大“慶典”。

      最終季裡,丹妮率多斯拉克部族與無垢者浩浩大軍跨越大洋,來到維斯特洛大陸北境,參與這場事關人族存亡的異鬼大戰,而不是直接摧毀瑟曦的君臨,無非兩大原因:一是出于對雪諾的愛,甘願為了對一個男人熱烈的愛,奉獻出全部的光和熱,去支持愛人偉大的生存之戰。二是出于政治目的,想要用龍族大軍摧枯拉朽的力量展現君臨天下之威儀,就像統治東邊那片廣袤的大陸一樣,讓維斯特洛人敬畏臣服,不戰而屈人之兵,死心塌地接受擁有正統王族血脈之政權的統治。

...

       

...

      殊不知,大戰雖以人類獲勝而告終,人心卻并未臣服,以珊莎為首的北境便對她各種排擠,瑟曦的君臨更是直接火力全開地敵對。曾經她所信任、或者說她希望能信任的人一個個“背叛”了她,雪諾龍家血統的公開化直接威脅着她的帝位。衆叛親離的她感到無助、孤立、憤怒、失望、痛苦,而又一條龍與最信賴的彌桑黛之橫死更讓她悲痛欲絕,她對這個世界徹底失望,對自己的登基近乎絕望。既然這個世界已經抛棄了她,那她何不以一己之力去摧毀所有,去重新構建。讓這世界燃燒吧!燒盡所有的爾虞我詐和陰謀詭計,用龍焰去打碎這暴君之輪,用母儀天下的純粹去打造一個簡單美好的新世界。Burn them all!像極了那個體内與她同樣流着龍家瘋狂之血的“瘋王”伊裡斯。

...

      說到這裡,首先想要為被同樣诟病的“心機婊”珊莎正個名。作為臨冬城領主的珊莎,為何處處與龍母作對,絲毫沒有臣服之心,而北境的諸侯也都是如此?基于一開始對這個世界構架的闡述,不難想到,北境從一開始被史塔克家族統治以來,便近似于狼家的私人領地,北境的所有諸侯隻認史塔克,不認君臨,不會輕易臣服于史塔克家族以外的任何勢力。

...

      北境的統治,從一開始便是相對獨立于君臨之存在,這跟古歐洲及中國春秋戰國的封建制極為相似。而不光北境,維斯特洛大陸的所有諸侯都隻與君臨存在着松散的從屬關系。反觀龍母一開始統治的東邊厄索斯大陸,其權力結構則更傾向于絕對集權的帝國制。

...

      兩種不同統治構架,導緻兩個大陸截然不同的政治意識形态必然産生強烈龃龉。對于珊莎,她當然更情願同樣擁有龍家血脈卻擁有相同意識形态的“親人”雪諾來一統天下,怎會僅憑一戰之恩,便心甘情願臣服于一個外族蠻夷?而丹妮那種一廂情願的君臨天下雄霸四方的帝國夙願,被殘酷的現實所打敗,換來的必然會是失望、痛苦與瘋狂。

     

...

...

      當然,筆者僅隻是努力為人物事件的前因後果框架正名,并不否定由于編導的鋪墊能力不足以及事件醞釀深度不夠,導緻種種事件的起承轉合倉促突兀,以緻讓故事的發展顯得過于跳脫,失于合理,而角色的轉變之唐突更是讓人不可信服。但個人認為,這應是一種深深的遺憾,而不應被訴諸爛尾之深淵。

                      ……To be continu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