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荼蘼
在1月上線的古裝大劇裡,除了蟬聯登頂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外,便屬月初上線的《小女花不棄》和月中上線的《皓镧傳》最受關注了。隻是作為古裝劇迷的筆者不禁發現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擁有着曆史大格局的古裝權謀劇《皓镧傳》的口碑,竟輸給了架空曆史的古裝輕喜劇《小女花不棄》。是觀衆對前者同一人設、陣容産生了疲憊感,還是後者抓對了年輕受衆的少女心?此現象又給未來的制作方、平台方帶來了哪些啟示?
《小女花不棄》VS《皓镧傳》,受衆成為逆襲的關鍵

一個是由林依晨、張彬彬領銜主演,林柏宏+多位新人演員主演的周播劇《小女花不棄》,講述的是經商天賦異禀的“流浪少女”花不棄和行俠仗義的“蓮衣客”陳煜之間,從相遇到相識,再到相愛相助,一場關于抉擇與成長的“甜虐”進階之戀的故事。

一個是由吳謹言、茅子俊、聶遠、海鈴、甯靜、王志飛、譚卓等多位實力+人氣演員主演的《皓镧傳》,講述了從戰國晚期秦趙争鋒至秦王政鏟除了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集團始得親政這一曆史跨度的故事。
從主演陣容的人氣與故事格局來看,前者皆不如後者的聲響大;從劇情内容上來看,《皓镧傳》不僅延續了《延禧攻略》中女主“黑蓮花”的人設,就連複仇、逆襲、快節奏的爽感、鬥智鬥勇的權謀大戲、三角戀情、姐妹CP等一一不落。不僅劇情讓人看得大快人心,就連一周8集的更新節奏也是深得觀衆歡心。

來源:骨朵數據
可據骨朵數據截至1月26日的數據中顯示:在全網實時熱度上《小女花不棄》要略高于《皓镧傳》;并且在愛奇藝熱度趨勢上,兩者的平均熱度皆在7000以上,相差不大;而在豆瓣評分上,前者卻以6.2分高于後者的4.8分。出現如此狀況,筆者認為其最大的原因在于兩部劇針對的受衆出現偏差所造成。
根據兩部劇在百度數據上的受衆分析顯示,觀看《皓镧傳》的女性受衆占69%,最多年齡段占比為25-34歲56%、第二年齡段占比為35-49歲23%;反觀《小女花不棄》的女性受衆占比竟高達93%,最多年齡段占比為25-34歲52%、第二年齡段占比為19-24歲28%。

上圖為《小女花不棄》、下圖為《皓镧傳》
如果說《皓镧傳》是因劇集本身對曆史的“言情式”撰改、同一人設審美疲勞以及主角光環太強大等不足引發觀衆吐槽,那麼《小女花不棄》小格局裡情情愛愛的俗套劇情就更應備受诟病才對,可為何它的口碑還略勝一籌?是豆瓣評分造假了、還是水軍太多,筆者認為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從兩部劇的受衆分析來看,抓住年輕女性用戶的少女心才是《小女花不棄》逆襲的關鍵。
“取網絡精華,去傳統糟粕”,“少女心”助推台播劇改革
正如取得豆瓣7.4分的網劇《來到你的世界》、7分的《萌妃駕到》以及6.7分的《雙世寵妃Ⅱ》般,俘獲觀衆少女心便是它們的“殺手锏”。這些“中了毒的觀衆”不僅能讓劇集迎來熱度、捧紅演員,更能貢獻一波好評為口碑助力,而古裝輕喜劇《小女花不棄》無論是從題材、劇情還是人設上,皆滿足這群年輕受衆的口味。
題材上,古裝輕喜可謂是近年來網劇市場最流行的類型劇之一,如今《小女花不棄》能夠在古裝題材嚴審下順利上星,或許也在暗示着電視平台正在朝網絡受衆靠攏之意。從目前播出的表現來看,截至1月26日17點上映18天,網絡播放量達15.2億;收視率排在同時段的前兩名;豆瓣評分在及格線以上的綜合成績來看,這次電視平台選擇網絡年輕受衆偏愛的輕喜類型劇,算是小有成效。

劇情上,該劇堪稱“狗血劇情”大團圓。首先是女主的人物設定與林依晨2013年主演的《蘭陵王》如出一轍,同樣的“得聖女者,得天下”。劇情開場交代完人物關系後,女主便從流浪十多年的女乞丐搖身一變成當朝王爺的私生女,緊接着便是一路被各種敵人追殺,好不容易出現一個一直保護自己的心上人“蓮衣客”,最後卻發現他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心灰意冷下,原以為“假死”便能離開這個傷心地從新開始,誰曾想差點變成真死,好在主角光環強大,于是男二号化身神醫終于登場了,這一救便救下了自己的未婚妻……
聖女+天下有情人終成兄妹+假死+多男愛一女的瑪麗蘇戀情,就是如此俗套的《小女花不棄》,即使在沒有一線流量明星助陣的情況下,憑借快節奏的步伐、正合年輕受衆口味的劇情,便能讓觀衆追劇不停、催更不息,尤見一部劇精準定位目标受衆的重要性。當然該劇在題材與劇情都如此“網感”下,仍能實現台網雙赢,還離不開人設招喜的最佳助攻。

除了主角自帶的粉絲擁護外,劇中以莫若菲和朱壽兩個人物的設定最為圈粉。一個是女主花不棄真正“同父異母”的大哥莫若菲,不僅長相俊美、性格溫和、有經商神童之稱,對女主更是寵愛有加。不過由于飾演該角色的演員刑恩是一名女性,所以關于她在劇中到底是男是女的疑問成為該劇繼“女主身世之謎”後的另一大話題,不管她是“反串”還是“女扮男裝”,劇中這位莫大哥已然圈粉無數。
再是最新劇情裡,幫助女主順利認祖歸宗的朱府管家朱壽。第一次出場時,走起路來便是搖搖擺擺的妖娆狀,說話時表情更是豐富十足。尤其是當朱老太爺怒斥他們先斬後奏将花不棄帶回府上的橋段。一邊是朱老太爺耍潑生氣還不忘吃東西的模樣,一邊是管家哭訴着小姐十多年來曆經磨難賣萌的生動表情,倆主仆的逗趣日常惹得觀衆狂笑不止。

目前,極富“網感”的古裝輕喜劇《小女花不棄》能夠在口碑上維持及格線以上的水平;即使沒有一線流量,熱度也能居于台播劇前三甲;就連收視率都是排于同時段的前兩名來看,緊抓年輕受衆喜好不僅受益于視頻平台的發展,也是當前電視平台對台播劇進行改革創新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大片唱衰電視平台的聲響下,“取網絡精華,去傳統糟粕”,将台網特色進行一個适當的結合,或将是未來劇集的制作方與平台方最該注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