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眼千年難忘,他日相見,又何妨。”
《白蛇:緣起》
以前如果對國産動漫有偏見的話,今年的這幾部國産動漫可謂是重振旗鼓。最近在春節前上映的《白蛇:緣起》更是讓我見證了一部美與感動的好片。相比最早的《哪吒腦海》、《大鬧天宮》等經典國漫,再到後來的《大魚海棠》、《大聖歸來》等好的小生動漫作品來說,本片無論從從拍攝的質感和制作設計上來說都毫不遜色。

但是可惜的是本片在上映初期,并沒有大手筆的做一番宣傳,這對于國漫沒有興趣的大衆影迷來說,還是很難安利的。但是上映幾天的表現,即使票房不是很理想,但是大衆的口碑評價,還是把這部片子推向了高分的行列。觀衆對追光工作室的認識,更是得到了肯定。
從電影一開場白色的大幅度的渲染,就讓人感受到了電影所呈現的一種色彩美。白蛇作為整個故事的核心人物,從一開始就讓觀衆體現了這種自然的美感,無論從色彩的變換還是白蛇人物細節的呈現,都讓人盡收眼底又意猶未盡。但是這種人設的風格,從白蛇亮相的第一個瞬間就是眼睛的描畫,然而這不得不讓我有種,她偏向迪士尼風格的面部塑造的感覺。但是人物的美感與自然的國風山水融合到一起,到後期也顯得自然了。

“白蛇”作為我們人盡皆知的角色,他的故事也被大陸的影視化作品呈現了太多種形式。然而本片對于故事的設定不再是喜聞樂見的“許仙之緣”,主要是如片名一樣,講述了“白蛇”與“許仙”前世發生的故事。這樣一種特殊的設計,全新的理念對于觀衆更是一種包袱,讓人不禁去感受這個故事到底是怎樣的?
然而作為神話故事的載體,相比其他中國神話動漫作品,本片的劇情設計是創新的,人物設計是創新的。由此可見國漫的電影團隊在不斷的完善與壯大,但是反觀之前徐克導演的白蛇系列作品,這部片子的劇情多半是圍繞了“小白”與“小宣”的愛情進行闡述,這些亘古不變的主題沒有問題,但是對于人物情緒的銜接有點粗糙,就像國師與國師徒弟的出場設定略顯粗糙。但是這部片子的整體讓觀衆有了好的視聽感覺,這些缺點就顯得也那麼微不足道了。

反複觀影的我,給我最直接的感受依然是震撼與感動。或許有一種俗套就叫做經典。白蛇的每一幀,都讓我感受到了她的美,國漫的美。不禁讓人偶爾起雞皮疙瘩。說到整體的劇情,有人在網上讨論這部片子不适合小孩看,因為其中的劇情有些成人化。然而在這部片子制作之初,就本着是一部成人片子的角度去出發。诠釋的更是因為“珠钗”而引起的一系列故事。整片無疑宣揚的是這種經典白蛇傳說的愛情,更是一種對美好的隐喻。

我似乎在觀影後也在思考,如果這部片子的劇情換做真人的演繹會有如此的效果嗎?但是想想國内如果把劇中這種崇山峻嶺,世外桃源的美幻景色用特效表達出來是否就是敗筆了。以及如此美麗動人的角色演繹,是否真的能有演員得以駕馭真正的诠釋出這樣的誇張與大膽。有些作為動漫形式的設計,就是為了讓觀衆認識到不同的電影形式,也許這種題材就适合于動漫。

這種題材所呈現的劇情必然免不了“誇張”。然而有些人總會拿一些橋段來浪費筆墨,比如他們飛行、法器的運用、反派的陣法等。我覺的相比中國的神話體系,這些推動劇情發展的細節誇張成分,正是組成這部片子“美”的一個成分。别說你沒有一分鐘認真的投入到屏幕上,我是不信這樣的說法。

總體來說,在劇情的制作角度還是之前說的整體性是完美的。但是如果跟經典的白蛇來比,這部片子的結尾也是讓許多人的心裡小鹿亂撞。映入眼簾的西湖,似乎把觀衆都帶到了之前對白蛇的認知,讓觀衆知道原來接下來就是自己知道的戲份一樣。然而當“姑娘,你的珠钗掉了”說出來,相信大多數人都洋溢了美好的微笑。不得不誇的就是全場的bgm,原以為創新的劇本摒棄掉了以往的音樂。但是在結尾那首我們耳邊的曲子,又一次的打動了觀衆。

最後,至于有的觀衆問會不會有下一部。在彩蛋想要呈現的故事中,還記的殺死漁夫的那條“常盤”蛇妖嗎,我認為是他的出現牽連着第二部的開始,也就是正傳。最後真心希望大家即使的去電影院感受下國漫的氣氛,這部電影值得你去思考與審美。
-酒叔
喜歡可以關注我哦~ 你們的支持,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