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戰争題材,入手基本從幾個方面,宏大戰争場面、人物光輝形象、内心深處刻畫……

人物方面又有大人物、小人物,關鍵決策者、不見經傳的普通一兵又抑或糾結矛盾身處戰争中的反戰者……

印象最深刻《諾曼底大風暴》(另譯《艾帥與登陸日》),描寫了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威爾的深思熟慮,深夜裡劃亮的火柴和走出指揮所艙門時的驟雨,能夠讓人把戰争勝利狂歡和運籌帷幄的壓力糾結鍊接起來。

...

勝利從來來之不易,尤其是偉大的勝利

對戰争中的人物内心刻畫最細緻的我認為是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主人公的被動的一舉成名和發生在現場的難以名狀的真實之間讓他一度低沉消極,幸好有一個愛他的姐姐以及愛神突然的降臨加之自身的掙紮思索,比利林恩最終走出矛盾的牢籠……

...

比利因為一個隐藏的攝像頭一戰成名

比之《美國往事》的講故事的反思模式,《比利》更能讓人通過走進主人公内心通過思考産生共鳴得出結論。

...

這張海報是外在與内心無比糾結的比利的真實寫照

主題電影在中國電影史上占有濃墨重彩的篇章,在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70周年之際,《英雄兒女》4K修複版上映,再現英雄歲月。影片中的人物和故事基本都有原型,血肉之軀和鋼鐵意志譜寫出一部部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作為主題電影,人物内心的挖掘顯然讓位于民族大義家國情懷。

...

原著是巴金的《團圓》

...

王成形象由數位英雄原型組成

再有向《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等以團隊作戰為底本的描述,《赤壁》《三國》《斯巴達》等古代戰争

也有以記錄戰争為思路的《我的長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