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愛這土地愛的深沉。
前兩天一個微博熱搜引起了我的興趣,“最美的青春又沒播”,點進去看到一條微博,博主說他爸爸一向不愛看電視,但是最近一直很迷中央一套黃金檔的電視劇《最美的青春》,那兩天都沒有播出,于是他爸爸把電話打到了給中央電視台。
之後又往下翻,看到很多說這部電視劇好看的博文。這部電視劇是講啥的?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在豆瓣搜了一下,這部電視劇講述的是塞罕壩林場的故事。在更深的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點開了電視劇主頁,結果一發不可收拾,沒想到這部講述植樹的主旋律電視劇竟然那麼好看。

01
電視劇是以上世紀60年代為背景,為了減少京津冀地區的風沙危害,國家指定由林業部和河北省在塞罕壩建設機械林場,抵禦渾善達克和科爾沁沙地南侵。以馮程覃雪梅等人為代表的第一代植樹人紮根塞罕壩,他們不畏艱險,在最艱苦的地方奉獻着自己的青春歲月。
那個年代是一個單純的年代,人們想的沒有那麼多,有的更多的是一腔熱情。馮程從北方林業大學,還是大學老師,可是他來到了這個地方,這個地方也是他的家鄉。
來自全國各地的八位大學生,雖然他們不全是自願前來,可是在之後的相處工作中,他們也漸漸地建立了友誼,愛情也在悄悄發芽。 大學生,先遣隊,一起在塞罕壩上度過了難忘而又艱難的一年。
起初壩上隻有一個人,隻有馮程,他一個人在壩上呆了三年,雖然種樹都失敗了,可是這三年的時光他全是一個人度過的,陪伴他的,隻有他的狗“星期六”,這三年的時光,他要面臨的困難太多了,可是他一直都堅持着,他一直做得很好。
什麼處境是最艱難的?
馮程上壩的三年間他的身邊空無一人,沒有人可以和他說話,沒有人可以分享他的喜悅,他有的,隻有樹,隻有一條狗,隻有想要種活樹的信念,還有極端的環境。
曆史上的塞罕壩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在遼、金時期稱作“千裡松林”, 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可是由于戰争等人為因素的影響,這裡不再有豐美的水草,不再有茂密的森林,不再有會唱歌的小鳥,也不再有美麗的梅花鹿。

這裡變成了高原荒漠。
讓會唱歌的小鳥回來,讓美麗的梅花鹿回來,讓豐美的水草茂密的森林回來,讓塞罕壩重新變成“天堂”,這就是馮程的心願,也是支撐他一個人在條件惡劣的壩上一呆就是三年的精神支柱。
02
八位大學生上壩以後,馮程有很深的抵觸情緒,他認為大學生們隻是來這裡鍍金的,并不會留在這個艱苦的地方。這時的他又知識分子的清高,有知識分子的自以為是,他公開和覃雪梅“開戰”,不願意接受這些大學生,可是當林場領導想把他帶下壩看病時他屈服了,因為他要留在壩上,他要種樹。
前期的馮程是有一些令人讨厭的,他動不動就大喊大叫,不尊重别人,自以為是,清高又孤傲,可是他為了種樹而留在壩上,能忍旁人所不能忍,他的堅持,他的毅力,他的信念,都是讓人敬佩的,為了種樹,他把自己折騰成了一個“野人”。

起初的馮程,是一個背着手風琴穿的幹幹淨淨臉也白白淨淨的文藝青年,可是在壩上的時光硬是把他變成了一個胡子拉碴的糙漢子。而他的不修邊幅,也是因為他的誓言,因為他誓要在壩上種成樹的信念!
在塞罕壩上,條件極其惡劣,這裡被國際專家判了“死刑”,不可能種活樹,這裡不具備樹木生長的條件。可是馮程那一番熱血澎湃的演講把國際專家怼得啞口無言,因為他愛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這裡是他的家鄉,這裡是塞罕壩人的家鄉!
那個年代的人和我們是不一樣的,他們是純粹的,他們是有信仰的,他們深深愛着自己的國家,他們深深愛着這片土地,他們願意為了這片土地奉獻終身!
大雪封山,斷糧被困,他們彼此鼓勵,沒有放棄生的希望,因為他們還想為這個國家做些什麼,他們不願意就這樣死去。



一張張年輕的面孔,代表着國家的希望,國家的未來,他們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用自己最美的青春去澆灌塞罕壩的荒漠,用自己的革命熱情為祖國的綠化事業添磚加瓦。
衆人對塞罕壩的植樹熱情,對綠化事業的愛好,以及那個年代人們的淳樸,是這部電視劇的最大看點。後面幾集中馮程和覃雪梅在衆人的撮合下在一起了,那個場景,真的好純。

那個年代人們的感情都是最純真的。
03
青春,應該是什麼樣的?奮鬥,為了一個崇高的目标奮鬥的青春是美麗的,是美好的,他們的青春都是最美的,因為他們心中裝着國家,裝着這片土地,這是他們的母親。
那個年代的青春,是美好的,單單是看着就讓人熱血沸騰了。物質匮乏的年代,人們心中所想大多簡單,他們為了自己的目标在前進,純粹而又美好。
青春,一定要有定式嗎?
從古至今,我們經曆了那麼多朝代,有過不同的時代,每一個時代都有那個時代的年輕人,他們也都有自己的青春。也許發生的事情不一樣,可是青春都是一樣的,美好而又令人向往,以至于最終也許失去了還會懷念。
我們處在何種年代,這不是最重要的問題,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内心的堅守,我們要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新時代的青年,奮發向上,開創自己的事業,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這就是美好的青春。
無論在哪個年代,奮鬥的青春都最美!
04
覃雪梅在作為勞動模範進行全國巡講時她在自己的母校發表了一場讓我印象深刻的演講,這場演講,她隻講了一個人,馮程。



我們需要純粹一點,做人做事都需要純粹一點。
一個人有了純粹的信仰,他是令人敬佩的,有了純粹的信仰,并且能為了信仰去奮鬥,去抛灑熱血,這樣的人是值得我們記憶的。
在塞罕壩植樹人的努力下,現在的塞罕壩早已變成了馮程心中的樣子,水草豐美,森林茂密,鳥獸成群,會唱歌的鳥兒回來了,美麗的梅花鹿也回來了。

塞罕壩的四季


05
想吐槽劇中的武延生,他就像是一個bug,明明那麼壞,衆人也都看到了他的品德有失,可他們對待他的态度卻并沒有什麼改變,更讓我不能理解的是覃雪梅,她是一個特别有覺悟的人,可是為什麼對待武延生她竟然能如此寬容?難道随意污蔑他人都是小事?
武延生更像是一個反襯主角偉大形象的反面教材,他也是整個故事的一個很大的矛盾點。這個反面人物被他塑造得入木三分,讓人恨得牙癢癢。這也是一種成功吧。
在29集武延生離開了塞罕壩,希望他在電視劇結束前都不要再出現了,這個人物實在太可恨了。
現在電視劇也已接近尾聲,塞罕壩林場已經初具規模,而馮程等一幹人的感情也各自有了歸宿,挺好。
這樣一部主旋律電視劇竟然還很好看,也是出乎意料,我想,是因為電視劇想要表達的和我們的心中所想是有共同之處的吧。
我們的青春的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