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TheArk(2020)的剧情介绍
这部作品以克制的黑白画面观察这个家庭、他们与母亲的处境、疫情造成的后果以及彼此之间的斗争。自尊心和对立的世界观最终使兄妹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但他们仍然没有从母亲那边让步。
对于家庭内部情况的呈现仍然是最重要的不分,但观众能不断地从新冠引发的危机和由此产生的限制中捕捉一些瞬间。通过这种方式,该片巧妙地将一场私人家庭危机与一场全球性紧急事件交织在一起,并在微观和宏观层面显示了它们对人类生活的相互影响。
方舟TheArk(2020)的影评
在我为数不多的观影记录里比较另类的一部。各片段几乎是没怎么修饰的原材料,连手机镜头对焦的抖动也保留下。虽然个人感觉新闻播报的穿插显得刻意,但很真实地反应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小家庭面对重大疾病与生死的挣扎。人财两空是常事。绝望的连击后 ...
在微博首页刷到了这条于是来看了。在封城期间听到医院里的疫情广播感觉挺微妙的,过去了两年了疫情依旧没有好。前面的部分我简直梦回2018年的医院,我也是那样握着她的手,那么瘦,至今触感都深刻。我觉得这是一个客观甚至冷漠的纪录片,把医院里 ...
其实和新冠疫情没多大关系,就是一个将死之人和她的家庭。老人沉重缓慢的呼吸、微弱但是无休止的呻吟、卡在嗓子眼里的浓痰、如布匹撕裂声一般的咳嗽、瘦成棍子的小腿、像鱼的腮盖一样跟随呼吸一鼓一瘪一开一合的两腮和喉部、抓住什么东西就狠狠攥住不 ...
“姥姥”是绝对的主角,但也是绝对的他者。在片中“姥姥”的呻吟和哀號,究竟是一种死亡来临时,生的意志的体现呢?还是无意识地想要在子孙心里留下不被遗忘的印记?我一直想体会导演“方舟”的用意,可惜没有太大的感觉,直到看到导演访谈对话。我想 ...
第一次是在午饭的时候打开了这部电影结果不到两分钟就关上了,太沉重了,不管是色彩还是基调都太沉重了,缓了几天才敢打开它,安安静静的把它看完。对姥姥的去世表示很遗憾,但有时候死亡也是一种解脱。面对衰老和疾病,个人是渺小的,家庭是难以跨越 ...
我想我仿佛能理解为什么不让在影院上映了,在分级制度没有建立之前,让每个普通人通过纪录片的形式直面自己今后可能面临的结局无疑是很残酷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种承受能力,这部影片几乎是每个中国普通家庭的缩影,但是至少影片中老人的子女都有兄 ...
生命与生命之外的声音——导演魏丹纪录片《方舟》分享会活动嘉宾魏丹 李愿 刘泽宇活动主持刘奇活动时间2022年8月20日(周六)19:30--21:00活动主办南京圆桌派纪录片《方舟》(The Ark)由青年导演魏丹创作,该片入围荷兰 ...
我笨嘴拙舌,很多事不知道如何开口,也不太能找到诉说对象,借《方舟》兀自地抒发一下吧。不懂拍摄手法,无法赏析,不过也只能放在这个栏目下了,勿怪。黑白影像中的老人盯着观者的时候,我实在没忍住。老人浑身上下插满痛苦的管子,她瘦骨嶙峋,无法 ...
画面开始的那一幕,我太熟悉了……不止那一幕,那些鼻饲管、氧气管、输液管错落叠搭的样子,那些吸痰、清洁口腔、拍背的日常操作,那些痰咳不出来后伴随呼吸一起发出的粗重卡痰声,那些不知道是疼痛还是喘不上气而持续不断的呻吟声,那日渐消瘦最终皮 ...
公众号后台收到了魏丹导演的私信,他公开了自己的纪录长片《方舟》的正片资源,希望我们能帮助他让更多的人看见。于是我看完了这部非常私人化的影片,甚至找到了当年看《囚》和《吉祥如意》一般的感受。不得不说它确实值得被看见。有些故事,因为真实 ...
3.5,关于国内基督教家庭的电影本来就少,这种非虚构的更是几乎没有,也因此带来了同类题材里难得一见的关于信仰的讨论。整体还是拍的比较拙,有一些很刻意的处理,但同样是关于家里老人去世、兄弟姊妹间的争吵,比《吉祥如意》要真诚太多
这种十分个人的影像作品很难冷血地去评论其中的人物、技巧和冲突什么的。对人生苦境的展示想必许多人都亲身经历过。所以我只能吐槽一下宗教了。遵循律法就能得幸福,不遵循就被诅咒或者得不到幸福,恰好是我们不去信这种神的原因。
人物神采、情绪抓得很好,故事发生的背景新闻“画外音”介入,以及关于宗教的讨论恰到好处,形成一种荒凉的语境;凝视死亡,直视残忍,是不容易的,只有经历过亲人病故才能做到感同身受,让我想起自己的家事。本片可以和王兵的《方绣英》类比观看。亲人的一场大病就足以拖垮中国很多家庭,让很多人精神崩溃,作为观众,我感受到了这种蝼蚁般的无能为力。
机器有节奏的嗡嗡声,老人痛苦的呻吟声,亲属们的低语哭泣声,共同构成了死神迫近的声音。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
7.5/10 从导演镜头到家人手机录屏,不仅是展现家庭状况,而是代表性地展现kino内外的包装、表演艺术
用理性克制的iPhone镜头记录正在发生的现实,却丝毫不放弃对形式美感的追求。1:1的画幅,黑白色处理,是对技术局限的规避,也是超越,电影是局限的艺术。老人过世后儿女关于选用民俗还是基督教式葬礼的争论是悲痛的宣泄,也是对信仰与命运的终极质询。画幅由此处展开,犹如上帝敞开了全知全能的视角,旁观这一出一大家子为自己是否存在而争论不休的人间悲喜剧。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人显得尤其脆弱,中国传统大家庭结构下的亲情与孝道,个体在临终前的尊严与死后的去处,真实的病痛与矛盾的信仰,作者将这些宏大的命题放入巴赫的D小调管风琴协奏曲中,任由观者的思想与眼泪一同流淌。爱是人到中年事事不如意的舅舅烙在逝去的老母亲额头上的吻,是持摄影机的人在葬礼上竭力克制哭泣时的沉重呼吸。
应该让更多人看到
按说对这种私人影像不该过多苛责,但前后两半部分的割裂感太明显。至于所谓新冠疫情,也只是作为新闻画外音而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