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Подземље(1995)的剧情介绍
地下Подземље(1995)的影评
一直断断续续,我也是看完了!一是时长原因,六个小时是我之前从未有过的经历,二是资源画质的问题,就一直拖着。1:也算是感受了一次库斯图里卡的影像力量了了,六小时接收的信息和情绪实在太多,最后三十分钟的感动和震撼是独一无二的2:放荡不羁 ...
跟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没什么好说的,好看的想死。(我匮乏的语言刨掉网络用语不会说话了)一开始以为只是讲战争的,感觉导演很喜欢用动物,开场就用动物园来描述战争的残忍,还有贯穿整片的乐队,真的也很棒。多次讽刺人性,中间开始反转,插入地下的 ...
库斯图里卡在采访中表示,地下拍摄的初衷是想让他人理解南斯拉夫分裂的历史和其中蕴含的民族情感。阿尔都塞提出一种症候阅读,想要了解一个作品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与其说是看它说了什么,不如说看它没说什么。在文本意味深长的沉默中,在它的空隙和省 ...
朋友们(罗马尼亚)索雷斯库 高兴/译我们自杀吧,我对朋友们说,今天,我们聊得这么痛快,感觉又这么忧伤,如此共同的完美,以后再也难以企及,失去这一时刻,会很可惜。我觉得浴室里最具悲剧色彩,我们来学学开明的罗马绅士,他们一 ...
1. 女性、婚礼、性、欲望库斯图里卡的电影总会出现婚礼的镜头,婚礼伴随着音乐,人们在婚礼上开始纵欲,舞蹈、性等等,婚礼让人们的欲望达到高潮。婚礼似乎一直在延迟,或者被破坏,如《黑猫白猫》中的婚礼,《地下》中小黑和娜塔莉亚的婚礼。婚礼 ...
摘录自彼得·汉德克《多瑙河、萨瓦河、摩拉瓦河和德里纳河冬日之行或给予塞尔维亚的正义》出发的前夜,我去凡尔赛宫附近的电影院看了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的《地下》。我很赞赏这个来自萨拉热窝的波斯尼亚人以前拍的电影,比如《流浪者之歌》《亚利桑那 ...
《地下》是一部极少在剧情简介阶段便需要进行拉片式清点的“极端”文本,除了精致独一的叙事手法与影像技巧外,其所承载的历史素材又因时常背处时代漩涡而象征遗憾。因此,即算在斩获95年戛纳金棕榈奖的情况下,其所经历的评议也常会囿于政治批判而 ...
昨天我在电影资料馆看了《地下》,其实最初得知影片长达三小时心底是十分抗拒的,甚至没化妆就出门了,路过便利店还不放心地购买了酸奶和软糖以备不时之需。没想到电影非常好看,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结尾处所有角色在与世隔绝的小岛上欢歌笑语的场景让 ...
《流浪者之歌》试图以青年贝尔汉为透镜折射吉普赛民族与巴尔干大地无法拯救的命运;《亚利桑那之梦》我们只看见大她者,看不见土地与人的联系,结局作者也缱绻旧梦中惟有发现自身的无解——飞鱼离开水的悬置状态;终于在《地下》中营造火红的舞女绕着 ...
天人之作。库斯图里卡脑子里各种奇异的想象太让人着迷了,你会感受到。在湖上看日出,“为什么这么美,真感动”足足有四五次我们以为一定是perfect ending 了,他居然还能继续放下去,要想把对一个国家的情感浓缩到一部电影里头,还真是欲罢不能啊。 大陆断开了
原来当年看的是这个片子..嗯,强赞。地下兵工厂世界,最后超现实,死人活人一起跳舞。地下有一个复杂到无匹的世界,那里战争还在继续。地下是阶段性及超越的,无穷的高潮让观众如癫如狂——要知道,最初只是奸商的自私,最初只是革命者的梦想啊,到最后变成了世间万物、爱、恨、及一切。
我觉得语言已经不足以形容这片子的牛逼了。。。其实随便在哪里掐断都是结局,然后情节还在朝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最牛逼的幽默果然都是最悲伤的...我靠。我在说什么。。库斯图里卡真是奇才。那个怎么甩都甩不掉的乐队!!
一个悍匪,一个恶棍,一个荡妇,三人就撑起一场荒谬的革命
应该不会有哪部片子比它更百年孤独——暗流包覆地下,难民组成国家,时间徘徊不前,炮弹是不停歇的雨水。它那么鲜艳,那么充满活力,观众和角色一起疯狂地笑啊,笑到泪水流尽,起火燃烧。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在婚礼的音乐里,脱离了这个时代,漂入历史的远海中。
发现没有印象中那么好……所有人都像嘈杂的音乐和解放的动物园一样癫狂(请告诉我真不是因为资料馆音响太差的缘故),女主角演得很出彩。虽然是一出无比深情的荒诞闹剧,但,但很多隐喻都过于直白。举个例子,轮椅着火转圈那场,耶稣像倒挂,白马乱跑……
相比之前看的几部《亚利桑纳之梦》《生命是个奇迹》的癫狂,这部相对收敛克制了一些,适可而止。真的是在又冷又饿又困的状态下,看不了太多库斯图里卡的电影,而《地下》是个例外,这部里那些安静的片段,更值得回味。
这种拍法很聪明,可以有限剪裁和无限添加素材。但荒唐嘈闹的戏份实在太多,全篇幅少有不闹的戏,看到两个小时后耐心尽失,几个演员倒是十足给力,尤其是娜塔莉佳,奉上了绝对完美的表演 @资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