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徒LaReligieuse(1966) 安娜凯莉娜之修女传(台)/信教的女人/修女/TheNun

导演:雅克·里维特

编剧:让·格吕约尔/丹尼斯·狄德罗/雅克·里维特

主演:安娜·卡里娜/莉泽洛特·普尔韦尔/米切林内·普雷斯利

语言:法语

类型:剧情

上映日期:1966-05-06(戛纳电影节)/1967-07-26(法国)

法国 135分钟

女教徒LaReligieuse(1966)的剧情介绍

在18世纪的法国,女孩苏珊娜被迫违背自己的意愿宣誓成为修女。三位上级嬷嬷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对待她,从母性的关心,到虐待狂的迫害,到同性的欲望。在这部忠实改编自启蒙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DenisDiderot)对宗教滥用的猛烈抨击的作品中,苏珊娜的美德给每个人都带来了灾难。

女教徒LaReligieuse(1966)的短评

  • vivi

    3.5 真觉得狄德罗这部小说该给布努埃尔拍。跟2013版相比,Anna Karina真是完胜Pauline Etienne,其他所有角色都是陪衬,安娜的眼神又纯真又放荡,表演真心赞啊。2013版是配角更出彩,女主太稚嫩。“永远不要怀疑一个真心爱你的人”这句话简直人生最大欺诈之一。

  • 眠去

    几乎全是远景啊,连张特写都没有

  • Danny

    想到文本是出自狄德罗的小说,就有趣味多了。狄德罗不仅是百科全书派代表,还是法国大革命里的一个重要人物。法国大革命之于路易十六时期的风格,新古典主义之于洛可可,想来文本无非是号召民众回归一种更具moral(道德感),其实并非是反抗宗教,更多是一种呼吁社会重构道德风潮,回归宗教信仰,对忠贞德行的一种赞美。对照,同时期萨德的《纯洁的眼泪》,就更有对照的意味。总之,电影很好地还原了狄德罗笔下的那种新古典主义的简洁之美。想来在68前夕拍摄这样主题的电影,法国社会处于一种风云变幻时代,当时年代重新对文本的解读,也显得有趣。安娜的表演也让女主显得可信。回归到文本,suzanne这个名字在神话里,也是纯情少女被老男人色诱强奸或者被偷看洗澡的女主,似乎从狄德罗为女主取上这个名字时,就注定了一场道德悲剧。

  • censored dump

    影城1厅。4.5/5,字幕机一塌糊涂但片子真棒,一个虔诚到不愿假装calling的灵魂,如何被抛入规训的修罗场,如何以精神的纯真,暴露身为女性的“原罪”——没有成为主体的选择,只能是服从、把玩、训诫的客体。即便从修道院的实体走出,修道院仍然作为隐喻,投射在社会结构,“这件长袍已经深入骨髓了”,这种视野当然是历史性的,所以会有不断的牢笼构图,压抑的室内机位,风声鸟鸣的环境声,以及满篇灰冷中律师出现时的暖色。但安娜又演出了“故事”的肉身,是我看过她最有深度的角色,同时像是异教徒、诱惑者和受难的圣徒(感觉只有阿佳妮能演出来),无人与她同道,因为她试图选择不存在的选项。

  • 1

    有许多东西未充分表现出来,可能是演技欠缺,也可能是里维特缺乏独特的阐释,技术是正常的,但在此类题材中实在算是平庸之作,无甚夺人之处;里维特可能只想靠结尾来挽救他这部拍得非常短的冗长作品

打开App,看更多热门短评

女教徒LaReligieuse(1966)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