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部近期看过的印度电影

文/山吧舞酒

〈一〉《大篷车》(1971年)

...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印度影片《大篷车》讲述的是孟买一家大工厂主的独生女儿苏妮塔,新婚之夜忽然发现新郎拉詹正是杀害她父亲的凶手。于是,她逃出洞房,去向知情人莫妮卡求助。苏妮塔逃脱后,拉詹为了斩草除根,侵吞她父亲的遗产,四处追寻她的下落。谁知莫妮卡是拉詹的同谋。苏妮塔又去找父亲的生前好友卡拉马长德求助。

        在躲避拉詹追杀的逃亡之路上,苏妮塔巧遇莫汉,隐匿在吉普赛人的大蓬车队里。共同的生活逐渐使她和莫汉产生了感情,可是也引起了吉普赛女郎、舞星妮莎的嫉妒和怀恨。有一次,妮莎企图逼走苏妮塔,不肯登台表演,迫使苏妮塔不得不冒名顶替。她身着滑稽的服装,唱着不伦不类的词曲,虽然出尽了洋相,但却获得了演出成功。然而妮莎并非是一个自私、偏狭的姑娘,吉普赛人豪放、粗犷、乐于助人的天性,终于使她为了莫汉的幸福,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卡拉马长德也遭拉詹暗算,求助无门的苏妮塔在这紧要关头却被拉詹抓住……     

        最后,莫汉为了救苏妮塔,与拉詹展开了殊死搏斗,勇敢的吉普赛舞女妮莎为了挡住射向莫汉的子弹,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及时赶到的吉普赛人终于将拉詹送进了他自掘的坟墓里。苏妮塔报了父仇,怀着对吉普赛人的眷念,毅然舍弃优裕的家庭,继续随着大蓬车队过着欢快的流浪生活。

      这部电影的剧情很有新意,堪称一波三折,出人意料。几段歌舞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欢乐活泼,动感激扬。当年的《文汇报》(1980年10月16日)曾评价《大篷车》:“影片同情贫苦和社会地位低下的吉卜塞人,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乐观、正直和不畏强暴的可贵品质,把富有资财但作恶多端的拉加恩作为主要的反面人物来揭露和鞭挞,同情的显然是以莫汗为代表的劳动人民,因此《大篷车》不失为一部积极的、健康的影片。”

        在这里,顺便普及一个知识点——吉普赛人(英国人称其为吉卜赛人,法国人称其为波希米亚人,俄罗斯人称其为茨冈人),著名跨境民族,以卖艺为生,大约1500年前吉普赛人从印度迁徙到欧洲。吉普赛人则自称为罗姆人,在吉普赛人语中,“罗姆”的原意是“人”。罗姆人是一个在欧洲迁徙了一千年的少数民族,经常面临着歧视和迫害。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大约有1200万到1500万人,其中70%生活在东欧(美国大约有100万罗姆人)。

...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起跑线》(2017年)

...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该片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小就获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巅峰而绞尽脑汁择校的故事。

      印度德里一年一度的最盛大比赛即将开始——幼儿园招生,1400所将要发放报名表的学校当中,排名前五的名校入学名额相当紧俏,很多父母从怀孕时就做准备,却也有服装店老板拉吉和妻子米塔这样临时抱佛脚的父母。米塔坚持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夫妻俩试图跻身上流社会、试图托关系走后门、试图获得神明保佑,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使用非常手段,想尽办法追逐高耸的入学门槛。而当他们费劲心思终于要将女儿送进名校时,事情却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影片对不合理的教育体系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同时对小人物寄予了同情和抚慰,产生了大量的笑料,由始至终在欢乐的氛围中。片中出现的每一个角色都非常鲜活,性格清晰,面目分明。幽默的台词和喜剧多变的风格使得这部电影有别于以往的同类教育题材视角。让观众在笑的同时,也会感同身受,对自身的价值观产生反思。

...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调音师》(2018年)

...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片的故事灵感来自于2010年的同名法国短片,讲述了一个假扮盲人的钢琴调音师阿卡什在意外成为一起凶案的“目击证人”后,所遭遇的种种出其不意的经历的故事。

      经过: 一个假装盲人的钢琴师阿卡什,意外闯入捉奸现场并目睹女主人西米和其情夫曼诺拉清理男主人普拉默尸体,离开凶案现场后的阿卡什,在“盲”和“不盲”之间犹豫,却没想到蛇蝎主妇西米和她的情夫早已先人一步。西米先是来到阿卡什打工的餐厅,当着阿卡什和餐厅老板的面扮演了一出“老公居然在结婚纪念日放我鸽子”的戏码,后更是直接来到阿卡什家中,对他百般试探,尖叫面具、当面下毒,甚至直接掏出手枪,阿卡什不堪折磨举双手投降,所遭遇的种种出其不意的经历。

      本片虽然借了调音师的基础编故事,但过于刻意,情节和逻辑上不合理的地方实在不少,总的来说,有些言过其实。

...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完)


谢谢您的阅读!
感谢您的点赞!
您的光临是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