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罗是个不太关注体育赛事的人。

小时候,每当长辈打开CCTV5,我都会感到索然无趣。

长大后,即便是北京奥运会,我的印象也并没有多深。

为什么?

老粉皆知,我不仅因病导致先天性瘫痪。

就连浑身肌肉,也严重无力,几乎不能动弹。

...

因此——

看体育赛事,看肉体之间的搏斗时,我很难做到感同身受。

不管选手展现出的技巧多么花哨,我都很难与之产生共鸣。

就像一个先天性的,毫无听觉的聋人。

无论你如何比划手语,他都很难真正明白,音乐是一种怎样的东西。

...

好在,有一门伟大的语言,能无障碍地翻译任何情绪和感觉。

这门伟大的语言,叫做「视听语言」,也就是俗称的「电影」。

这个国庆档,陈可辛用一部电影,翻译了一群女性的人生故事。

透过银幕,我不仅体会到了,什么是女排精神。

我还明白了,时代之于我们每个人的价值和意义。

《夺冠》
原名《中国女排》

...

豆瓣7.3。

对国产片来说,已经很高了?

我却觉得,低的似乎不太公平。

因为,相同类型下——

俄罗斯的《绝杀慕尼黑》是8.2,美国的《光荣之路》是8.6。

而客观地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都不觉得《夺冠》比另外两部逊色。

...

到底为何,相同的类型,相近的质量,《夺冠》的评分却相对低很多?

在我看来,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文化不自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二:大部分观众,并没能准确看懂这部电影。

...

作为电影作品,《夺冠》最想表达的东西是什么?

运动?

竞技?

不止这些。

电影开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现场。

面对新晋崛起的美国女排,中国女排打得苦不堪言。

...

眼看就要被淘汰,中国女排的教练(黄渤 饰)向球员们讲了一番话:

“我们现在该做的是什么?该做的是一分一分给我把球咬回来!”

“球可以输,人不能输!”

不是告诉大家如何破敌,也没有鼓舞众人的士气。

注意——

讲话时,教练慷慨激昂,可他身后的球员却神情凝重,内心似乎充满了压力。

...

中国女排的教练,为何要向球员施压?

比赛开始前,他曾接到领导的电话。

“压力就是动力。”——这是他跟领导讲的最后一句话。

也就是说。

在他看来,向球员施压,才能让球员产生动力,将自身潜能发挥到最大化。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另一边,作为美国女排的教练,巩俐饰演的郎平,神态松弛又自然。

...

与对手不同,郎平并没有向队员施压,没有传递焦虑感。

赛点到来之际,比赛暂停,队员们都在等待郎平的训话。

然而,郎平的作派却丝毫不像领导,只是淡淡地说道:

“我没什么好对你们说的。”

“这是你们的比赛!”

旋即,郎平潇洒转身,把场地留给了美国女排。

美国女排的球员们情绪暴涨,只有兴奋,没有紧张。

没多久,随着一记暴扣,中国女排惨遭淘汰,美国女排取得了胜利。

...

此后,美国女排一扫往日灰暗,成为了世界一流强队。

此后,中国女排沦为世界二线,迎来了四年的低谷期。

为何会这样?

中美大战前夜,中国女排的教练,带着球员去了趟KTV。

教练想给球员打气,于是开始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神曲《爱拼才会赢》。

...

和比赛时讲话的状态一样,教练唱得慷慨激昂。

可球员们听的时候,眼神中却充斥着尴尬和迷茫。

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哪怕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好运,歹运,总嘛要照起工来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这些在贫困年代感动无数人的歌词,在不缺吃穿的她们看来,根本无法理解。

说白了,球员们都是成长于新世纪的孩子。

可教练的思维方式,却仍然停留在八十年代。

全都怪他太迂腐?

我不同意这样说。

只是那个时代的印记,在他身上烙得太深刻。

...

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三十年前,当他以陪打教练的身份,来到中国女排训练基地时——

他眼前看到的第一幅画面,是两名身姿优雅、曲线完美的排球女神。

...

不用我说,你也知道——

这两名排球女神,同时也是两个雕刻作品。

而,雕刻作品,在成为雕刻作品之前,只不过是杂乱不堪的石头而已。

就像改革开放初期,尚未取得过辉煌成绩,尚且毫不起眼的中国女排。

...

石头,是如何成为雕刻作品的?

第一步:开荒。

所谓开荒,就是剔除会影响作品美感的,多余的碎石烂头。

换做成教排球,则是剔除会阻碍球员进步的,多余的劣根性。

就像电影里,吴刚饰演的老教练所说:

“你今天偷懒一次,以后就会偷懒一百次,人是有惰性的。”

“在球场上,你只要偷一次懒,输掉的就可能是整个比赛。”

面对球员的劣根性,老教练毫不客气地拿起了工具,大刀阔斧挥了过去。

...

第二步:打细。

剔除掉多余部分,得到作品的大致轮廓后,雕刻师接下来要做的是打细。

所谓打细,是要协调作品整体,精益求精地对每一个细节进行全面雕刻。

换做成教排球,则是要排好兵布好阵,让每一位球员都能最大化地发挥能力。

就像电影里,郎平刚进中国女排时,老教练不准她摸球,只让她天天练举重。

几个月过去,成功举起两百斤的哑铃后,郎平果然成为了一名力量巨大的主攻手。

...

最终步:反复打磨。

何谓反复打磨?

就是不停死磕。

作为写作界的工匠,我本人深知,若想做到这四个字,要经历多少孤独和苦楚。

比如,表面上,你眼前的这篇文章,目前只有两千四百多字和十几张图。

但实际上,关于《夺冠》,我已经写了四千多字,做了四十多张图。

换句话说,你现在看到的优质内容,是我反复审阅二十多遍,才最终删改而成的。

不是一般的训练
而是千百万次 上亿次不断重复的训练

...

这,就是石头成为雕刻作品的过程。

这,就是普通球员成为排球女神的过程。

读到此处,也许有人会问:值得么?

我想说,无关值得与否,而是必须去做。

因为,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是有些人唯一的出路。

对于肌肉无力,只有手指可以缓慢敲击键盘的我来说,写作就是唯一的出路。

对于无法考大学,梦想超越海曼(美国女排明星)的郎平来说,打球就是唯一的出路。

...

而,对于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尚未被世界看见的中国来说——

只有赢得各种竞赛,得到光荣和瞩目,才能找回民族自信,找到出路。

《夺冠》最触动我的一幕,是老教练告诉球员,自己为何要这样死磕。

几年前,老教练去国外出差。

住在宾馆里,望着眼前的高楼大厦,他感到无比的惊诧。

冰箱,彩电,洗衣机……各种先进设备,都在提醒他,西方多发达,中国多落后。

是的,他自卑了。

但却并没有屈服。

有人喜欢现实
有人活在梦中
还有人将梦想变成现实

...

...

事实上,在发达的国家,女排训练是由教练和电脑共同完成的。

培训时,教练会先用高帧率的摄影机,拍下球员的每一帧动作。

之后,教练会得到一幅,标注了球员每一处关节和骨骼信息的人形模拟图。

最终,电脑会根据球员的个人数据,演算出适宜的方案,供教练分析取用。

就像李现饰演的国家体委科教司的王干事,对老教练说的:

未来体育
靠的不是人脑
是科技

...

那么,老教练为何不使用科技?

因为穷。

因为穷,所以没有选择权。

因为穷,所以必须以人的力量去对抗万物。

正如同,宫崎骏凭一堆画笔,对抗了可以自动用电脑模拟人物动作的迪士尼。

老教练凭一堆排球,凭日以继夜的观察和上亿次的拍打,对抗了强大的数据。

我们这么干
计算机能计算出来吗?

...

1979年,中国女排击败东洋魔女,取得了亚洲杯的最终胜利。

看到陈可辛复刻的夺冠画面,我不禁泪流满面。

那种感觉,就像亲眼看到了愚公移山。

就像亲眼看到了,第一次扭转命运时的我自己。

...

但。

愚公移山,真的是永恒的真理吗?

...

2016年,宫崎骏宣布,自己正在制作动画长片《毛虫的破绽》。

与之前的作品不同,《毛虫的破绽》将破天荒地采用CG技术。

这位坚持了半个多世纪手绘艺术的动画之神,决定作出变革了。

理由?

使用CG技术,不仅能瞬间造出万根毛发,帮助动画师快速完成工作。

还可以设置风力,控制毛发的摆动,让画面看起来更加真实而生动。

面对先进的科技,一直用画笔创作的宫崎骏放下了架子,不禁汗颜了。

...

和吉卜力一样,新世纪的中国女排,也同样需要一场变革。

2013年,留美归来的郎平正式挂帅,成为了中国女排的新教练。

带着从海外汲取到的宏观视野,她开始了对中国女排的改造工作。

使用电脑分析数据,聘请各个国家的多名副教练,球员人数扩增到上百名……

凭借当下中国强大的国力,她可以动用的资源,近乎于无限。

中国女排,再也不用勒紧裤腰带,在艰苦的环境中奋斗了。

...

资源,变成了对等的。

比赛,变成了公平的。

然而水平,却并没有上升。

几个月后,中国女排连连失利。

甚至在亚锦赛上,迎来了三十多年间的最差成绩。

...

什么原因?

曾经,球员拼命训练,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国家的荣誉,为了民族的自信。

现在,中国愈发富裕,几乎人人都能吃饱穿暖,很多年轻人身上都洋溢着自信。

百姓不再单纯需要靠奥运会来找回尊严,球员不再单纯需要靠打比赛来换饭吃。

训练中心,郎平召集了所有球员,问:你们爱排球吗?

...

没多久,一名球员就站出来,真诚地回答:不爱。

语毕,球员转身离开国家队,决定去重新考大学。

你看——

在这个时代,年轻人的选择太多了。

因为选择太多了,所以愚公移山这种事,变得越来越不值得。

因为选择太多了,所以反而不知道该追求什么,变得越来越迷茫,越来越困惑。

...

看《夺冠》的时候,相信很多年轻观众和我一样,对下面这段对话的共鸣最深刻。

郎平问球员朱婷(朱婷 饰)——

“你为什么打球?”

“为我爸妈。”

“那你永远也打不出来,再想。”

“成为你。”

“那你就搞错了。”

...

是的。

郎平用国内外的经验,为中国女排雕刻好了躯壳。

却惟独还没雕刻好,球员的眼睛和魂魄。

以至于,她手下最强有力的主攻,连自己为何而战都不清楚。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使这代人摆脱迷茫,寻找到缺失的信仰?

我不想再剧透了。

我只能说,与上一代的他们不同——

我们这代人,除了需要老师引导之外,还必须进行自我雕刻。

...

不爱什么,热爱什么……

逃离什么,追求什么……

一切的一切,都要由我们亲自去探索。

换句话说——

我们乘着他们种下的树,休息好了之后,必须要去思考,选择自己的路。

...

也许会暂时迷失,也许会反复走错。

但别忘了。

这些选择,都是他们不曾享有的自由。

这些选择,都是他们牺牲了自己,为我们换来的财富。

...

...

添加公众号:

luowj1996

不定期推送有独立思考的高质量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