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被害者》是奈飞近年做的华语剧集里得分较高的一部片。

悬疑情节和灵魂挎问都挺到位,但是如其每集开头的提示字幕所言:因为有涉及血腥及自杀情节,不适合对此有抵触的人观看。

...

同《我们与恶的距离》一样,《谁是被害者》是以现实主义为卖点杀出来的爆款台剧。

个人认为,这两部片在很多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都是以刑事案件做为由头开场。

《与恶》是无差别群杀事件,《被害者》则是重口味的溶尸案、连环案。

又比如,它们都有媒体介入推动剧情发展的设定。它们的女主都是记者。

当然,它们的女主不是为了谈恋爱而存在,她们存在的意义是用女性的视角去观察、去共情。顺带也探讨了媒体在社会事件中应该如何定位。

但最重要的,它们关注的都是现代人荒芜的心理世界。

...

《与恶》探讨了所谓“反社会人格”的成因,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小心翼翼活着的人们,又该如何面对凶手、面对亲人无辜死去的漫长岁月。

《被害者》则直接问出了天问——谁是被害者?

在功利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被害者、每个人都是施害者。

我们对彼此的淡漠、我们不擅表达;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丧失的同情心、同理心……无不在碾压着我们,碾压着比我们更弱小的人们。

因为涉及到剧透,我不会做过多的剧情陈述,只是记录自己看片之后的些许感想——

也许大家都看过关于“自杀群”的新闻。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自杀”的话题;

应该大多数人的反应是:好死不如赖活;活着就有希望、死了就什么都没有。

还有,那些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大家又是怎么看的?也许很多人觉得他们不过是无病呻吟,是闲出来的;如果迫于生活,哪有空抑郁?

…… ……

可是当这个群体越来越大的时候,有没有人想一想为什么,有没有人想一想,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的漠视,才让他们丧失了对生的欲望?

这也是《与恶》抛出的问题:如果身边的人多一点关怀,是不是所谓的“反社会人格”就没有形成的机会?那么一切悲剧就不会发生?

实际上,如果不涉及到自己认识的人,(从生死哲学的角度看),我对自杀行为没有太大的抵触。

好几年前,我蛮喜欢的一个韩国男演员自杀,当时我和我朋友说,其实一个人不能选择如何生,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死亡时间和方式,也还蛮好的。

(当然,如果这个事发生在我身边认识的人身上,我肯定接受不了。)

我没有想到,这句话竟然原原本本地出现在《谁是被害者》中。

几个被伤害的人,几个感觉自己活不下去的人,就是在这句话的蛊惑下,“互相帮忙”,走向死亡。

看上去是完成彼此的遗愿,可是,他们真的得到解脱了吗?谁能说他们赴死之时,是毫无怨恨的?

不,正是因为他们得不到,正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希望才会去走这一步,他们的选择实际上是最为无奈的选择。

那个自以为在“帮”他们的“大魔头”,一直觉得自己是对的,她根本不觉得自己有错,但却在被女主戳中内心后甩手而去。

他们每个人,都代表着一种现代人可能面对的心理危机,或轻或重:

不为大众理解的“异类”,

事业上的失败者,

被资本欺凌的弱者,

被同胞兄弟窃取成果的“枪手”;

做错过事却不被原谅也不能原谅自己的负疚者;

以一已之力孤身反抗恶的理想主义者;

亲情缺失者……

每个人,都是我们一生中可能面对的种种不平等、不对等,有的人走出来了,有的人走不出来。

关键是,我们应该如何走?

剧的末尾,给了标准答案:生,远比死要勇敢;所以我们要勇敢地活着,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

明知道以台剧的尿性一定会是以温情结束,但是我看到女主一个一个采访当事人的过往,记下他们的点滴、他们小小的愿望,他们本来应该拥有的小幸福——

一向铁心肠的我竟然眼中有泪意,忍不住也叹一了声:活着,真好。

(PS:相关题材推荐:英剧《被害人》)


...

最后的吐槽是:

以小清新和狗血著名的台剧竟然连接着拍出都市现实主义剧集,我是有点意外的。

反观我们的“都市”“职场”剧,除了甜宠之外,好像什么都没有,即便号称“职场”,也往往离地很远,男女主都只负责恋爱,最多撕叉,不怎么正经工作。

可能很多人在反驳,人生都这么苦了,去剧集里找甜宠有什么不对。

当然没有不对。

但我一直反对的是,不能只有“甜宠”,那不是甜宠,那是麻木。

特别是好多小女孩拿着总裁文的描写去要求男盆友要怎么怎么;然后就有骗子披着总裁文的外衣,轻易让她们上当的事——真真是恨其不争。

借用兔妈的一句话“你不遇上个把渣男,怎么知道珍惜后来的美好”。

如果没有看到生活中的难与苦,你也尝不出当下的幸与甘。

我们不应该刻意地去逃避这个世界上有黑暗。

因为没有黑暗,就显不出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