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家胖子和另外几个朋友同时推荐了《绿皮书》,胖子跟我说现在国内和奥斯卡都同步了。昨天终于抽出来时间和生物哥看来电影,帮我顶住了时差,看完以后一觉睡到天亮。
如果没有去年圣诞节的road trip,我可能还没办法那么深入理解电影里讲到的那些地方。阿拉巴马,密西西比,还有路易斯安娜州那些空气中都能感觉到贫困的地方。电影发生在1960年代,其实离今天不到60年,60年谈不上沧海桑田,身临其境的时候,你一定能感觉到历史的存在感。同时你也一定会感叹人类社会真的已经进步了很多。
我看了一下网上对《绿皮书》的褒贬不一,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大家的背景对影片会有不同的理解非常的正常。其实能把这些严肃的话题用一种轻松的方式表达出来还是非常难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输出,尤其是对普罗大众,喜闻乐见是最好的方法。
电影里不仅刻画了黑人社会地位的尴尬,也很好得体现了白人下层在社会中的挣扎。我们看起来白人都是一样的,但是白人之间还有自己的区别。甚至在一个国家里,白人和白人之间也是有分别心的。在美国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和移民的地方,英国,法国,德国的白人,天然对意大利人,拉丁裔,还有爱尔兰人等有种鄙夷的赶脚。意大利人和拉丁裔也确实是看起来比较吵闹和处于社会底层的那些人,呵呵,其实他们中很多人看我们(泛指亚洲人)也觉得非常吵闹,非常low,还有觉得我们吃猫肉,等等。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白人都有这么强的刻板印象,也不是所有的有色人种就是受害者。在长期对黑人是被迫害对象的宣传下,包括印第安人,有些黑人会觉得自己就是应该占有特权。美国高校的招生也非常明显,华裔的孩子分要比白人,黑人,拉美人高几百分才有录取的可能,而最终他们还是在自己pk。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非洲裔美国人认为尼日利亚裔黑人又抢走了他们作为黑人的录取名额,所以大家的肤色都看似一个色了,说到根本利益的时候,还是有不同。
《绿皮书》里扮演Dr. Shirley的Mahershala Ali非常有气质,我印象最深的场景也许和很多人不太一样,就是当Tony选择在外面和几个黑人保安门童赌钱而不是进去参加高端社交活动,还理直气壮得说哥几个都在玩我为啥不能玩的时候,Dr. Shirley非常严肃地说“起码你有选择,他们没有。” 这个是我最震撼的地方,那些看门的黑人无论是从肤色上还是阶级上,都没有进入会场的资格。Tony虽然有选择,但他选择了放弃。Dr. Shirley本来没有选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了自己一个选择。所以他会放弃在纽约3倍的薪酬,到深入南部来表演,为了change people's hearts,也是他的选择。
当看到Dr. Shirley说“我不够黑,也不够白,也不够男人,那我到底是谁?”生物哥突然感伤的说,我们住在美国不是美国人,也越来越觉得在中国不接地气,我们到底是谁,我们的孩子是谁。身份的认同一直都是困扰移民后代的问题,我刚来美国的时候还对华裔挺亲切,后来发现热脸贴人家冷屁股,他们并不像我们想的一样。现在在美国住久了,回国的时候有人觉得我们也是美国人了,开始的时候我还解释一下,现在也懒得解释了。至于孩子们,这个时代造就了她们,我希望她们成为一个热爱中国,了解中国的国际人,心态和胸怀一定要开放,不然终将因狭隘被淘汰。
非常喜欢最后他在黑人饭店里弹萧邦,这里不会有人judge他的肤色是否适合弹奏古典大师的作品。不过很显然,Dr. Shirley对于经济基础和思维上的要求,都决定了他不会活在舒适区。
突然想到在永州参观的柳子庙,那是为了纪念柳宗元流放永州修建的纪念馆,历代文人骚客,多有感伤柳宗元之怀才不遇。有人说,柳宗元的际遇让柳宗元命运多舛,让有才华的他郁郁而终。其实我倒觉得这一切也许正是因为他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