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无物永驻,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海边的曼彻斯特》以一个海边城市为悲伤开始的舞台。

...

一般提到曼彻斯特,大家先想起来的都是英国北部那个斐名世界的工业城市、足球之城、英国摇滚的诞生地。但这部电影讲的曼彻斯特城,实际上是位于一座美国麻萨诸塞州的沿海小城镇。

...

电影前三十分钟的故事用大量慢调性运镜的镜头,加上大量阴郁的弦乐和钢琴的安排,为我们刻画了男主的生活:他待人冷漠,整日面无表情地面对铲雪、修水管、通马桶等一成不变的工作,他无动于衷的面对女雇主的性暗示;在酒吧里,只是因为别人多看了他几眼,便大打出手;而回到家,他便瘫软在沙发里。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会问,这个男人发生过什么?为何常常摆出一副局外人的样子?

...

当影片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一切的谜底终于揭开:电影一共有两条时间线,一条是现实中男主李经历哥哥去世,与侄子之间的生活,另一条是男主追溯往昔的回忆线。

故事开始,李收到了哥哥的死讯,在办公室里,律师向李宣读了哥哥的遗嘱。遗嘱中,哥哥将儿子帕特里克交给了李来抚养。听到这一消息的李,一脸错愕,李想起了曾经自己的过失,自己也不可能再担起这样的责任。所以他并不相信哥哥做出这样的安排,此时李看向窗外,双眼有些迷离,电影闪回到多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回忆中。

...

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里,李正步行前往离家不远的小卖部买啤酒,可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房子着火了。飞奔回家后得知,消防员只救出了他的妻子,三个孩子却葬身火海。而起火的原因,正是他走前往壁炉里多放的几根木柴。李看着三个孩子的尸体被发现、装袋、抬走,他被彻底击溃了。从此陷入了漫长的自我惩罚中。愤怒的妻子最终选择离开,而万念俱灰的李,一个人去了波士顿,活成了现在的样子。在这段闪回中,回忆与现实不断地交替重演,观众能看到李坐在律师办公室里不安而痛苦的神情,也能看到那个伴着忧伤的夜晚。

...

那晚过后李似乎患上创伤后遗症,他生活永远停在了悲剧发生的第二天。他时常感到愤怒,但很多时候,他并不知道该怨谁,也只得怨向自己。不想面对阳光,不想面对地面上正常的生活,就算在波士顿,李也选择居住在半地下室的小空间,以封闭和麻木试图自我赎罪。

遗憾大约占了真实人生的一半长度


随后镜头转到被带去警局的李,在警官的询问下,李静静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当警官通知他可以走的时候,李不敢相信自己无罪可定。警官解释道,虽然是你的过失导致了这个不可挽回的结果,但我们无法因此定你的罪。时下的李,想过在警察局夺枪自杀,可见从他内心来看,是希望有人站出来痛斥他,这就是你犯下的罪,你要为此负罪终生。可是,现实无情的剥夺了他赎罪的机会,悔恨和无奈,就像是一团精准定位的乌云,笼罩在这个中年男人的身上,让他变得愈加木然。从此李并没有再次选择了结自己,选择离开了曼彻斯特,同时关闭了内心所有的门窗,把自己锁在悲伤的深海里。

直到得知了哥哥去世,他获得了侄子的抚养权,才打破了他的生活。叔侄之间的相处,年龄之间的代沟,监护权的责任,每一个层面,都在让李重拾为人父的信心。但值得欣慰的是,当侄子加入他的生活之后,成为了李心路历程上一盏微弱的灯塔,侄子的出现慢慢的稀释他悲伤。

...

影片中导演运用大量白描去铺陈情绪,使得总有一种温润的力量,无形之中传递给了观众。例如李失去孩子,侄子得知父亲的死讯,都没有失声痛哭亦或是明显的悲伤动作,但这种无处发泄的痛苦却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远比大哭一场更显压抑。失去亲人的痛苦往往在离开后的日常生活中,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心如刀绞。对此影片中有个细节足以说明,李每次搬家都要精心包裹的三个相框,但导演自始至终也未表明这三张相片,但从这欲言又止的镜头中不难猜出相片里是曾经完整的一家人。

...

而那段前妻和李之间不期而遇的对话,成为了电影悲伤的爆发点,前妻试图融化他们过往的伤疤,李依旧没有原谅自己。从此两人在悲伤的两条路上,越走越远。我想这些情况李是清楚的,前妻也是明白的。但也许前妻将李身上的悲伤褪去后,也会对他们曾经共同埋下的种子无法左右吧,放不下,悲伤就只能永存心中。

...

在曼彻斯特冬日里


导演肯尼思对《海边曼彻斯特》的剧本可谓用尽心血,足足写了两年之久。看起来整个故事结构松散,切断成数个片段,但通体来看每一个片段又是互为一体。导演用克制而细腻的叙事,道出了那些现实中无法达成和解的悲痛。这种平淡的素趣,也无比接近于大众真实的生活。悲伤对于叔叔李而言,是一种深层次的东西,过往的不堪回首就像幽灵一般从未离开他的生活。而悲伤对侄子帕特里克来说,就是对生活无休止的反抗。如何面对悲伤,甚至重新站立起来面对未来,却是比悲伤本身更艰难。我猜想这正是影片后半段所要讨论的议题。

...

让我们回到李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睡着了。恍惚间,他看到孩子们正围坐在自己身边。小女儿问他:“爸爸,你没有发现我们烧起来了吗?”李抚摸着女儿的脸:“亲爱的,很抱歉,我真的没有。”未等女儿说话,一记刺耳的警报声把李惊醒,才发现自己忘了关掉厨房的灶火。刚才那只是幻想,李哭了,这在他全片中唯一一次哭泣,双手掩面,很短暂,很克制。

侄子这边,在医院见到父亲冰冷的遗体后,他并没有表现出过度的悲伤,而是照常生活着,至少看起来无比的正常。直到有一天,当他打开冰箱,里面冰冻的鸡肉掉了下来。那一刻的他再次抑制不住情绪崩溃大哭。当事后李询问其原因时,帕特里克回答到,我突然想起了他,我不想让他冰冷地躺在那里。影片中帕特里克曾经问叔叔,父亲的遗体看起来是不是像睡着了一样。李说,这一点也不像睡着了,不过就是一具尸体而已。

不难看出,此时的李仿佛失去了七情六欲,对于死亡已经失去了恐惧,无论怎样哀悼思念,也无法弥补这种失去破坏的安慰。而帕特里克对死亡的理解,显然要更年轻,他还并不理解这一切所发生的,只是希望父亲早日安葬,能够睡在春天温暖的土地下。

我觉得这部电影给如何通过细微的生活纹理如实地代入进现实生活,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怎样将作品去戏剧化,去发掘人性的幽微起伏,并制造真实的戏剧性,这个尺度其实很难把握。用力过小,难免会平淡;而用力过猛,又会显得造作。这就需要编剧有极强的感知力,对生活体察入微,但同时又懂得克制,抛砖引玉,往事就循着线头,慢慢地展开。

I can't beat it

最终,侄子没有离开曼彻斯特,而是在李的安排下,到了爸爸的朋友家寄住;而李也没能走出过去的创伤,依旧选择回到了自己在波士顿的地下室,依旧用远离曼彻斯特的方式来逃避自己的过去。

看到这里,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影片开头,可是温情与滥情的区别,也就体现在这里:虽然似乎一切都还是重复原来的样子,就像一年中的四季交替虽然一时间没有什么改变,但身边细微的变化与温暖总会让我们发现寒冬已经渡过。叔侄俩也从片头开始的互相置气,不断的争执,到之后一起相伴回家的默契,叔侄俩互相陪伴,如同静水流深,将爱与关心,传递至各自的内心深处。

...

此时,叔侄俩早已成了彼此生命中重要的那个人,当李走出了波士顿的地下室,便希望侄子即使住在曼彻斯特,也能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而侄子一开始对去波士顿生活怀有很大的抵触,却在得知自己不能和一起李搬走时感到失落。

只是侄子帕特里克问到李为什么不能留在曼彻斯特,他说:“我受不了这样”。

此时的天空灰蒙蒙的,小镇的地面覆盖着皑皑白雪,人与人之间平淡无奇,舒缓的配乐中透露出一丝伤感。故事结尾李也没有救赎,没有解脱,但这种不圆满恰恰诠释了何为人生。李在波士顿静静地沉溺在挥之不去的抑郁中。在故事不断推进中,我们时常看到了光,霎时又好似什么都没有。风景在变、季节在变、人在变,遗憾的是对于发生过的事,却不会再有变化。

春去冬来,冬去春又来。只要我们没有到达生命的终点,故事就不会有结局。即使我们熬过了漫长的冬夜,明天依旧不一定是阳光普照。那些从未与过去和解的人,无论怎样,也许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原谅,甚于无奈,只能钻回到自己的保护壳里。但当李发现,那些犯过的错并不会因为已经发生过而不再出现,也算苦难生了新芽。

...


影片的最后,李和侄子,又像以前一样一起钓鱼。海水占了大半个画面,就像沉浸在心底的悲伤。也许它不会过去,但我们只能往前走。对于李来说,这一次的回城之旅,无论彼时多么快乐,他终究还是要离开这里,可是就算他逃得再远,他也逃离不了自己,也无法忘记那个大火咆哮的黑夜。也许留在波士顿会让自己有一丝勇气来面对第二天的阳光。所以,李才说出了那句让所有人心碎的台词:

“I can't beat it.”

想要轻率地了结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是几乎不现实的,也没有任何一种力量,可以催促一个人从伤痛里尽早地走出来。有些伤痛,一旦承受,你注定一生都要带着它,去走下一段不知道还有多长的路。也许就是我们在面对真实生活时,所意味的一切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