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无物永驻,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楚门的世界》海报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楚门的二十年”,才知道这部老片子已经二十岁了。又找出来看了一遍,看出些不同的感受。

楚门从出生就生活在世界上最大的摄影棚里,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真人秀演员,而他的一举一动都被摄影机记录了下来,供世人观赏、评论。他的人生也是被安排好的,上学、工作、结婚,都是导演精心的设计,供世人观赏。他曾经对一切深信不疑,直到有一天,收音机故障,他听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监视着,原本毫无破绽的世界一下子就开始处处是漏洞。而溺死的父亲重新出现又被突然带走,更是让他对整个世界充满怀疑。

...

心念一动,天地变色。心中没有怀疑时这里是和平的天堂岛,而当他开始怀疑的时候,秘密就注定要被一步步揭开。摄制组的人虽然布置了种种障碍,但是最终,楚门还是选择了走入那扇蓝色的大门,走进那黑色的未知中去。

...

其实楚门从小就是个富有冒险精神的孩子,他的理想是做麦哲伦一样的人物。导演为了阻止他出远门(也就是发现真实的世界)的念头,安排了他父亲溺死的一场戏,好让楚门对大海充满畏惧。果然,后来的楚门见到大海就腿软。

但是一个人的本性是很难被遮掩的,对真实的渴望战胜了恐惧。在最后的出逃中,他独自驾驶一艘小船,在广袤的大海上航行,即便被大浪卷到水底,也始终不对导演屈服。最终,他到达了边界,他曾经以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原来只是墙壁。

...

...

最后一段戏是全剧的高潮。他沿着边界,找到了门,在他要踏出去的瞬间,那个控制了他三十年人生的导演开口了。他低声唤者他的名字——“Tureman”(真正的人),仿佛面对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对他来说,楚门就是他这一生最高的成就,最好的作品,拥有他心中最好的人生。他甚至给这个生活在谎言中的孩子起名为真正的人,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深夜无人时,他会在总控室,看着酣睡的楚门,抚摸屏幕上的他,如同抚摸自己的孩子。

...

而楚门回头望去,看到的是难以直视的阳光,漫天的云彩,和湛蓝的天空。他看不到导演,那个人高高在上,又仿佛无所不在,他掌控着别人的人生。导演在这个世界中扮演了外面的世界中的“神”。他看人,全知全能;人看他,不可知,不可见。他编织了一个世界给楚门,借鉴了大部分的真实世界的规则,但是在这个编织的世界之外,仍有真实的世界存在。

...


西方世界始终都有这样的文化撕裂的现象存在——“信”与“不信”。就算是中世纪教廷权威凌驾于一切的时代,也有一群炼金术士,试图不通过宗教内的路径,而通过“贤者之石”和其他研究方法,打通精神和物质的边界,探索出真理和终极。这群人甚至还在教廷里扎了根——那个时代精英最集中的地方。

而在现代,这种分裂就更为明显。一方面西方各个国家的主流宗教,不论基督、天主、东正,都在其体系中,宗教文化深入生活中方方面面,很多百姓都对宗教理论深信不疑;另一方面,诸如《黑客帝国》,《楚门的世界》一类的影片,却始终在讨论我们身边世界的真实性,以及探索真实的代价和奋斗。

...

导演说,“We accept the reality of the world which we are presented”,他认为人只会被动接受,因此楚门三十年都没有发现真相。但是就像《苏菲的世界》里那个关于兔子的比喻,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兔毛底端靠近皮肤的部分温暖而舒适,但是总有人要跑到兔毛尖端上,去看看真实的世界,哪怕那里寒冷又危险。因为人虽然只是一根芦苇,却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

这是人心惟危,是在人心中竖立唯一权威不许争鸣的必然反动。人是很奇特的,既希望有人能告诉自己一个令人安心的答案,但是也希望能自己探索出一个答案。西方精英中有“敌基督”的传统。所谓“敌基督”,就是替代基督,自己成神的意思。作为人类社会的精英,有自己探索终极的愿望,又在一神教的单一权威体系下,成为敌基督几乎是一种必然。

楚门就是这样一个人,虽然他只是个普通的保险销售,虽然他被一次次赶回兔毛里面去,被“亲人朋友”拉回去,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个好奇的孩子,希求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的愿望驱使着他一次次向上爬,去探索真实,找到边界。我想这是在说,每一个普通人心底里,都有着相似的种子。

...

而导演则代表了另一种人,自认为看透了世界的黑暗,觉得自己构造出的这个世界宁静美好,才是最佳的选择。可问题是,他从未给过楚门选择的机会。

而最终找到通往真实世界的入口时,外面是漆黑一片,黑暗代表着未知,那是楚门从未踏足、没有了解的世界。导演对他说,外面的世界只会有更多的欺骗,这里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楚门不置可否,只是回过头来,笑容灿烂的说出了那句每天早上都会说的话:“In case I don’t see ya,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 night.”

...

P.S. 还有一点想谈,在那些隐喻之外,电影的最后,除了Sylvia急匆匆披衣去寻楚门,其他的观众们只是发出了满足的欢呼,然后换了个台,继续去看其他的悲欢离合而已。

...